新浪財經訊 12月30日消息,近日長江“長江商學院中國企業經營狀況指數”(下稱長江商學院BCI)12月數據發布,為50.5,維持在創業以來的低估位置,這反映出長江商學院樣本企業對未來經營環境態度相當謹慎,我國宏觀經濟下行的風險依舊嚴峻。
總體趨勢
圖1可見,本月的中國企業經營狀況指數(BCI)保持了上月下降的趨勢,由11月的51.2降為12月的50.5。2013年12月至2014年7月,BCI曾連續7個月下滑,7月份的指數甚至跌破了50。2014年8月和9月該指數有所反彈,但目前又滑至接近50的水平。
從今年的數據來看,BCI出現了明顯的下滑。1月的BCI為61.9,12月為50.5,這中間的數字雖有反復,但總體下滑的趨勢非常清晰。這與目前市場對經濟的整體感受保持了一致。
四項分指數
長江商學院BCI由四個分指數以算術平均的方式構成,這四個分指數分別為企業銷售前瞻指數、企業利潤前瞻指數、企業融資環境指數和企業庫存前瞻指數。
12月企業銷售前瞻指數69.1(圖表2),較11月數據67.5略有上升,高于50為榮枯線,表明多數樣本企業對未來6個月的銷售預期仍比較樂觀。
企業利潤前瞻指數53.8(圖表3),較11月數據52.6有微幅上漲,雖高于50榮枯線,但從指數總體趨勢來看,企業對利潤預期態度顯得較為謹慎。
企業融資環境12月數據為41.4,11月數據36.3(圖表4),雖然有明顯上升,但仍低于50榮枯線。表明當下企業的融資環境與去年相比不佳。由于我們的樣本中民營企業占多數,因此該指數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民營企業的融資狀況。
企業庫存前瞻指數12月數據為37.6,較11月數據48.4大幅下降(圖表5),低于50榮枯線。由于受到宏觀經濟下行風險的影響,企業對去庫存預期急轉直下,庫存積壓問題仍然較為嚴重。
其他并列指數
除了長江商學院BCI之外,我們還在問卷中詢問了企業對成本、價格、投資和招工情況的預期,并由此形成了以下與長江商學院BCI并列的指數。
12月企業用工成本前瞻指數由和企業總成本前瞻指數分別為88.3和84.3(圖表6),均處高位。這兩個成本前瞻指數衡量的是企業對未來6個月成本變化的預期,這意味著大多數企業認為未來6個月的成本與去年同期相比會上升。
12月消費品價格前瞻指數數據顯示為53.9(圖表7),較11月數據48.3有明顯上升,前階段所面臨的通縮風險在央行[微博]降息、釋放流動性等一系列動作下得到一定的緩解。然而中間品價格前瞻指數本月數據顯示為32.5,較11月數據42.6出現大幅下降,工業領域狀況不佳。
企業投資前瞻指數12月數據68.9,11月數據為65.3(圖表8),數據高于50榮枯點,它表示大多數企業在未來6個月里仍會加大對固定資產的投資。
企業招工前瞻指數12月數據為65.7(圖表9),高于50榮枯線,這說明大多數企業依然在著力擴張人力。投資和勞動力是產出組成的重要因素,從兩大指數的樂觀性來看,企業目前還有較為明確的投資和招工意向,這說明在對宏觀經濟抱持謹慎態度下,企業家們仍有擴大生產的意向。
總結
綜合以上指數來看,目前我國的宏觀經濟下行風險依舊存在。而對于民營和中小企業來說,在經濟增速下滑的大環境下,“融資難、庫存大、成本高”這三大問題也給企業運營提出了很大的挑戰。雖然央行降息可以緩解融資壓力、降低通縮風險,對復蘇實體經濟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對于企業自身來說,更要借力于此,主動、加緊向效率更高的生產型或消費型服務業進行轉型,在投資上審時度勢,分散經營風險,并對政府持續出臺的各種經濟改革政策需做出及時反應。
值得注意的是,長江商學院BCI的樣本群體是長江商學院在校學員和校友的所屬企業的高管,最終得到的指數數據反映了企業家們對未來6個月的經營預期,在制作方法上與PMI有些類似。調研團隊稱,參與調研的樣本是國內各行業業績較好的企業,競爭力顯著高于它們所在行業的企業平均水平(50)。(圖10)
以下為長江商學院經濟學教授李偉的詳細解讀:
本月的中國企業經營狀況指數(BCI)保持了上月下降的趨勢,由11月的51.2降為12月的50.5。2013年12月至2014年7月,BCI曾連續7個月下滑,7月份的指數甚至跌破了50。2014年8月和9月該指數有所反彈,但目前又滑至接近50的水平。
現在來看構成BCI的4個分指數,銷售前瞻指數由上月的67.5微升至本月的69.1,企業家對未來6個月的銷售預期依然向好,企業利潤前瞻指數從11月的52.6微升至本月的53.8,企業融資環境指數為41.4,比上月的36.3有所上升,企業庫存前瞻指數由48.4大跌至至本月的37.6。4個分指數中,有3個小幅上升,1個大幅下跌。企業庫存前瞻指數的下跌導致BCI整體出現下跌的狀況。
從今年的數據來看,BCI出現了明顯的下滑。1月的BCI為61.9,12月為50.5,這中間的數字雖有反復,但總體下滑的趨勢非常清晰。這與目前市場對經濟的整體感受保持了一致。今年政府制定的GDP增長目標是7.5%,前3個季度的GDP增速為7.4%,GDP增長全年的目標應該可以實現。即使不能實現,估計最后的數據離政府的目標也會非常接近。
然而,市場認為2015年的中國GDP增速可能會進一步下滑。例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微博](IMF[微博])10月發布報告認為,明年中國GDP增速將放緩至7.1%(IMF認為今年會維持在7.4%)。IMF認為明年中國經濟增長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信貸增長放緩持續影響投資,同時房地產發展持續滯緩。
實際上,政府在今年很早的時候就意識到經濟增長可能會較為疲軟,因此加大了投資力度。根據媒體報道,截至2014年11月末,國家發改委批復穩增長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項目資金總額近1.2萬億元。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事件是,經濟學家林毅夫認為中國經濟未來20年保持8%的增速是完全可能的,但他也強調這個增速的前提是深化改革,繼續推進市場經濟體制改革、行政體制改革。例如,林毅夫認為除了幾個軍工企業,其他領域都應該全部放開,完成市場化改革。
在短期內,政府依然采取了過去促增長的老辦法,即加大投資力度,尤其是政府主導的基礎設施投資,希望以此來提振經濟增長。但從長期來看,無論是政府還是民間,無論是看好還是看衰中國經濟的人士,各方大多認為中國經濟的增長潛力依然可觀,但這需要通過改革、提高經濟效率來實現。也就是說,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并非加大投資,而是在不追加投資的情況下通過提高全要素生產率(TFP)來獲取經濟增長。
前文已經說過,12月企業在銷售、利潤和融資方面的數據有所上揚,但庫存狀況惡化。目前企業的銷售和利潤狀況尚可,因此庫存增多似乎是可以承受的,但庫存的增加會對企業的現金流產生較大的影響。在正反兩種力量的交織作用下,未來數月企業的經營狀況會如何演變,目前還需時日進一步觀察。
我們再看看其他指數的狀況,企業用工成本前瞻指數有所上升,從上月的87升至本月88.3,總成本前瞻指數由81.4升至84.3。企業成本端的指數上上下下,但長期處于高位。在我們看來,這顯示中國經濟正在處于巨大的轉型之中,勞動力成本和企業經營總成本的快速上升正在消磨中國低成本的制造模式。隨著成本的不斷上升,一些低端的制造業必然會轉往越南等成本更低的國家,屆時中國將面對兩種可能:要么是提高勞動力的素質,轉向附加值更高的產業,要么是陷入經濟停滯。換句話說,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在于目前是否可以培養出足夠多的高素質勞動力,以應對未來的挑戰。
企業消費品價格前瞻指數本月出現明顯反彈,由11月的48.3升至12月的53.9,一舉邁過了50的榮枯線。11月的消費品價格指數(CPI)同比增速為1.4%,自5月以來,該指數已連續6個月下跌。根據我們的數據,企業消費品價格前瞻指數從5月到8月連續下跌,但在此之后有起有落,并不穩定,不過與去年相比,該指數總體上還是有明顯的下降。
中間品價格前瞻指數本月繼續大跌,11月與10月相比,該指數下跌了7.9,本月與11月相比,該指數又下跌了10.1,目前該指數僅為32.5。依此來看,工業品的價格目前非常低迷,產能過剩的情形沒有實質性的改觀。另外,根據官方的數據,11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為-0.27%,跌幅進一步擴大,而且該指數長時間為負數,上次PPI為正數還是2012年2月的事情。
無論是官方數據,還是我們計算所得的價格前瞻指數(消費品價格的狀況相對好一些,但在趨勢上也不樂觀),兩者都表明目前的中國經濟存在一定的通縮風險,尤其是在工業領域。通縮將會加重企業的債務負擔,增加其經營困難,也會降低地方政府的償債能力。與之相聯系的是,很多銀行貸款可能會因此而轉為不良資產,這對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將是很大的考驗。如果通縮的態勢得以持續,金融機構將更加惜貸,債務問題將變得非常嚴重,這會對中國的經濟增長構成相當大的風險。
企業招工前瞻指數本月有所上升,由上月的64.7升至本月的65.7。企業投資前瞻指數明顯上升,由65.3升至68.9。與前面的指數相比,這兩個指數總是會讓人對中國經濟產生一定的樂觀情緒。因為無論中國企業面臨何種困難,譬如說成本上升、庫存增加或產能過剩,但它們依然在投資和招工。增加投資意味著企業家對未來依然看好,招工則表明中國經濟增速的放緩并未帶來就業方面的問題,從這一點來說,認為經濟增速下滑將危及就業的說法是缺乏證據的。
最后是企業競爭力指數,該指數衡量的是企業在該行業所處的地位,指數越高,其在該行業中的地位越高。本月該指數為68.1,比上月66.6有所上升,依然維持在高位,由于我們的調查對象主要是長江商學院的校友企業,因此這表明所涉企業的狀況是好于所在行業企業平均水平的。換句話說,目前中國企業的運營狀況應該會比我們反映的數據要差一些。
附注:
1、調查介紹
2011年6月,長江商學院開始籌備制作“中國企業經營狀況指數”。該項目計劃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來搜集企業運營的一手數據,并進而制作出一系列反映中國宏觀經濟整體運行態勢的指數,其調查對象為長江商學院來自企業的學員。
2011年7月開始,在李偉教授的指導下,案例中心與經濟研究中心開始了前期的問卷制作和測試等工作。2011年9月,第1次問卷調查順利展開,此后至2014年12月,案例中心與經濟研究中心在學員中進行了37輪問卷調查。截至目前,案例中心與經濟研究中心總共公布了32次數據調研結果,其時間跨度為2012年的5月至2014年12月。
2、指標解釋
本報告所涉指數均為擴散指數,而且其中絕大部分為前瞻指數,因此具有較強的預測作用。指數以50為分界點,50以上代表改善或變好,50以下代表惡化或變差,這與PMI指數的標準相同。
在問卷中我們會詢問企業的產品是面向消費者還是生產者,同時會詢問企業其主要產品的價格在未來6個月的變化趨勢。綜合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我們可以統計出消費品和中間品價格在未來的變化趨勢,前者的價格變化趨勢指數就是消費品價格前瞻指數,后者的價格變化趨勢指數就是中間品價格前瞻指數。
在問卷中我們會詢問企業在所涉行業中的狀況,即受訪企業與所在行業的整體狀況相比,是更好、更差,還是差不多,然后根據作答計算出企業競爭力指數。該指數越高,代表樣本企業超過行業整體狀況的比例越高。
3、計算方法
在調查中,我們詢問所有調查對象(抽樣總體),他們企業的某一經營狀況指標(例如銷售額)在未來6個月與去年同期相比,是“改善”(變好),“不變”(相同)或“惡化”(變差)。根據回收的數據,我們計算出“變好”“相同”或“變差”回答的百分比。然后對每個問題分別計算擴散指數,即回答“上升”(變好)的百分比加上“不變”(相同)百分比的一半。
在所有指數中,長江商學院BCI是最重要的指數,該指數來源于銷售、利潤、融資環境和庫存這4個分指數的算術平均值。由于調查中分指數的構成有過多次調整,因此前后數據口徑有所不同,不能簡單比較。不過該指數的具體計算方式始終保持一致,即先計算每份問卷的企業經營狀況指數,然后再計算該輪所有問卷的企業經營狀況指數,計算方法均為算術平均。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