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公布農地入市將加速
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一項與房地產市場以及土地改革等密切相關的制度終于正式出爐。
昨日(12月22日),國務院公布《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明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內容由征求意見稿中的30條細化至35條。
《條例》的發布是否意味著房產稅漸行漸近?中指院常務副院長黃瑜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動產登記工作最重要的意義,在于建立全國統一的信息管理基礎平臺,這一平臺的建立,不僅可以實現多部門間審批以及申請流程的簡化,更重要的是,這為我國未來完善房地產稅體系、個人住房信息系統、個人信用體系等一系列長效工作提供基礎。
同時,近日一項網絡調查顯示,近九成受訪者支持條例出臺后“以房查人”反腐。不過專家認為,《條例》屬于私法范疇,包括公務人員財產申報制度在內的 “陽光立法”屬于公法范疇。物權法所說的不動產信息“公開”,是指對不動產交易利害關系人,不同于公法意義上的“公示”、“公告”。
黃瑜表示,以土地為核心的登記方式,將進一步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動農地入市。
30條內容細化至35條
國務院昨日公布的《條例》與8月15日的征求意見稿相比,主體框架保持一致,分為總則、不動產登記簿、登記程序、登記信息共享與保護、法律責任及附則六項內容。具體來看,《條例》在多個細則方面有所調整,原30條內容細化至35條。
其中,《條例》對不動產的基本概念作出了界定。該條例第5條規定:“下列不動產權利,依照本條例的規定辦理登記:(一)集體土地所有權;(二)房屋等建筑物、構筑物所有權;(三)森林、林木所有權;(四)耕地、林地、草地等土地承包經營權;(五)建設用地使用權;(六)宅基地使用權;(七)海域使用權;(八)地役權;(九)抵押權;(十)法律規定需要登記的其他不動產權利。”
國土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條例》明確,不動產權利人已經依法享有的不動產權利,不因登記機構和登記程序的改變而受到影響;本條例實施前依法頒發的各類不動產權屬證書和制作的不動產登記簿繼續有效。
登記信息共享與保護為此次變動最大的部分,由征求意見稿的4條內容細化至6條內容。此次《條例》最新提出,“不動產登記機構登記錯誤給他人造成損害,或者當事人提供虛假材料申請登記給他人造成損害的,依照《物權法》的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黃瑜分析說,這使得不動產登記工作具備法律保障,也保證了對不動產財產的法律保護,有利于不動產登記工作的依法開展。
關于登記資料查詢,條例主要規定:一是查詢主體,按照物權法的有關規定,權利人和利害關系人,有關國家機關可以依法查詢、復制與調查處理事項有關的登記資料。同時第二十八條中也明確指出“未經權利人同意,不得泄露查詢獲得的不動產登記資料”,強化了對于國家、個人的不動產信息的保護,較征求意見稿更加嚴密,范圍也更加廣泛。
“很多人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設想,他們希望不動產信息能夠充分公開,讓大家都能夠查詢。從法理上來講,這是有缺陷的。”社科院學者孫憲忠表示,為什么要建立登記的制度,對哪些人要公開,實際上跟物權法和市場交易和秩序是密切相關的。
但“公示”、“公告”有社會監督性質,說明涉及公共利益事項,大伙要睜大眼睛,防止損害公共利益現象發生。世界各國“陽光立法”針對的是官員,有強力的執法權,可以無孔不入,但不適用普通民眾。
短期對房地產市場影響不大
不動產登記制度被推至前臺后,很多人的第一聯想便是房產稅。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嚴躍進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征稅角度看,不動產登記會使得征稅更具有科學性和針對性,或者說在一個完備的不動產登記信息制度下,征稅的有效性在增加。
事實上,由于今年房價步入下跌區間,房產稅提法已趨于弱化,建立全面、詳盡的不動產檔案更為重要。
今年3月,不動產登記工作第一次部際聯席會議指出,將“用3年時間全面建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用4年時間運行統一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這意味著不動產統一登記真正作用于房地產市場尚需時日。
黃瑜認為,短期來看,由于條例執行對象為發生交易、轉讓或抵押行為的不動產,并未涉及存量房地產,在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全面運行、房地產稅體系建立完善前,購房者觀望情緒或將加重,投資性購房者大量拋售的可能性較小。
《條例》出臺對農村土地更具意義。以農村承包地為大頭,農村宅基地、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流轉、改革,會使農村土地“活”起來,使農民獲得更多財產權。而這些改革的前提,就是明確的權屬關系,也就是不動產統一登記。
黃瑜表示,以土地為核心的登記方式,將進一步完善集體土地產權,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動農地入市。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