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導讀:北京APEC會議取得的眾多成果,無疑將會對亞太經濟格局、所有成員共同利益,乃至世界經濟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北京APEC,亞太夢想從這里起飛。
【封面故事】北京APEC亞太夢從這里起飛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張璐晶 陳惟杉 張偉|北京報道
隨著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閉幕,北京APEC圓滿收官。
11月11日下午,習近平主席在致會議閉幕辭、出席記者會時,分別對會議達成的重要共識和取得的豐碩成果進行了總結、介紹。
習近平指出,這次會議,通過了兩份成果文件,進一步明確了亞太地區經濟合作的發展方向、目標、舉措。同時,會議決定啟動亞太自由貿易區進程,實施全球價值鏈、供應鏈等領域合作,批準亞太經合組織互聯互通藍圖,確立了在2025年前實現加強硬件、軟件和人員交流互聯互通的遠景目標……
滿滿當當的共識,實實在在的決定,令世界看到了APEC成員的共同信心,也看出了主辦方的主導力、推動力和執行力。
11月13日,APEC會議周結束之際,外交部部長王毅接受媒體采訪并介紹了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及相關國事活動的成果。
王毅指出,北京APEC會議展現出五大特色:著力破解亞太國際關系和APEC發展的難題;培育伙伴精神,建設伙伴關系;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中方發揮了引領作用;北京APEC貼近民眾,服務民眾。
王毅表示,北京APEC會議概括起來有八大成果:明確了未來亞太合作的方向與目標;作出了啟動亞太自貿區進程的重大決定;勾畫了建設亞太互聯互通網絡的新藍圖;找到了支撐亞太經濟發展的五大新支柱;開辟了一系列全球性問題的合作新領域;舉辦了亞太經合組織東道主伙伴對話會;促進了中國與亞太主要國家雙邊關系的新發展;廣泛宣示中國內外政策,贏得更多國際理解和支持。
北京APEC會議取得的眾多成果,無疑將會對亞太經濟格局、所有成員共同利益,乃至世界經濟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北京APEC,亞太夢想從這里起飛。
習主席首倡亞太夢想:共同發展、繁榮、進步
11月9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2014年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并作題為《謀求持久發展 共筑亞太夢想》的主旨演講。
習近平在會上首次提出“亞太夢想”。他表示,時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亞太發展前景取決于今天的決斷和行動。我們有責任為本地區人民創造和實現亞太夢想。
習近平提出,這個亞太夢想就是堅持亞太大家庭精神和命運共同體意識,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共同致力于亞太繁榮進步;就是繼續引領世界發展大勢,為人類福祉作出更大貢獻;就是讓經濟更有活力、貿易更加自由、投資更加便利、道路更加暢順,人與人交往更加密切;就是讓人民過上更加安寧、富足的生活,讓孩子們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我們要為實現這一目標作出更大的努力。
而在APEC第二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閉幕辭中,習近平再次提到“亞太夢想”。習近平表示,我們決心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發揚互信、包容、合作、共贏的精神,共建面向未來的亞太伙伴關系,打造發展創新、增長聯動、利益融合的開放型亞太經濟格局,為實現共同發展、繁榮、進步的亞太夢想而不懈努力。
11月13日,APEC會議周結束之際,外交部部長王毅向記者表示,北京APEC會議概括起來有八大成果,其中第一個就是明確了未來亞太合作的方向與目標。王毅稱,亞太伙伴關系和亞太夢想的確立,是亞太區域合作和亞太地區處理國家關系理念的重大進步,也為亞太地區長遠發展和共同繁榮勾畫了新愿景,指引了新方向,注入了新動力。
中國太平洋經濟合作全國委員會會長唐國強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表示,“亞太夢想”的提出是本屆APEC會議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唐國強稱,亞太地區目前處于發展的十字路口,實現“亞太夢想”不只是中國一國的愿望,而應該是亞太人民的共同愿望。他認為,亞太夢想的實現需要亞太各國在三個方面做出相應的努力,一是共同樹立亞太地區“大家庭精神”,通過和平發展促進亞太地區共同繁榮與進步;二是構建“大市場格局”,達到發展創新、增長聯動、利益融合的開放性經濟局面;三是努力創建成員交流的環境氛圍,增加了解增進友誼,志同道合、求同存異地實現亞太命運共同體的建設。
北京綱領:為推動亞太地區合作注入新動力
本屆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通過了兩份成果文件:《北京綱領:構建融合、創新、互聯的亞太——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宣言》和《共建面向未來的亞太伙伴關系——亞太經合組織成立25周年聲明》。
習近平強調,文件進一步明確了亞太的發展方向、目的、舉措。習近平表示,《共建面向未來的亞太伙伴關系——亞太經合組織成立25周年聲明》是亞太經合組織歷史上第一份紀念性聲明。我們相信這份《聲明》將為亞太經合組織合作提供強有力的戰略指引,鞏固亞太經合組織地位,發揮在亞太經濟合作中的引領和協調作用。
在《北京綱領》所記錄的眾多本屆APEC會議所達成的共識與成果中,有三個部分的內容尤為突出,分別是亞太自貿區北京路線圖,亞太地區經濟創新發展、改革與增長共識以及亞太經合組織互聯互通藍圖。
唐國強表示,“《北京綱領》中確立的這三個議題是一個整體,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其中啟動亞太自貿區進程,是為亞太地區今后合作指明方向;推動經濟創新發展、改革與增長,是為亞太地區長遠發展謀求新的動力與增長點;制定互聯互通藍圖,則是為亞太地區全方位互聯互通打造堅實基礎。
唐國強特別向記者強調,《北京綱領》的共識與倡議,有著具體的落實方案,是實在的行動計劃。他表示,無論是亞太自貿區路線圖,創新發展議題下的五大支柱(經濟改革、新經濟、創新增長、包容性支持、城鎮化),還是互聯互通藍圖,都具備明確的實施細節與時間節點,而《北京綱領》也為未來25年APEC的發展勾畫了藍圖。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際研究學部主任張蘊嶺表示,《北京綱領》最重要的意義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繼續推動亞太地區開放的進程。因為經濟不好時最容易產生保護主義,最容易產生貿易爭端,所以要確定這樣一種開放發展的大概念。第二,習主席在講話中一再強調,我們是個大家庭,是命運共同體,亞太地區要建立這種面向未來的伙伴關系。面向未來的伙伴關系的含義就是我們要進行合作,因此《北京綱領》實際上是推動亞太地區發展很重要的綱領性文件。
北京路線圖:正式啟動亞太自貿區進程
《亞太經合組織推動實現亞太自由貿易區路線圖》在本屆APEC期間獲得通過。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進程正式啟動,被外界普遍認為是此次APEC會議最為矚目的成果。
習近平強調,區域經濟一體化是亞太地區長期保持強勁增長的原動力,亞太經合組織應該繼續在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中發揮引領和協調作用,為亞太經濟一體化謀劃新愿景,共同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經濟合作架構。
“我們決定啟動亞太自由貿易區進程,批準亞太經合組織推動實現亞太自由貿易區路線圖,這是我們朝著實現亞太自由貿易區方向邁出的歷史性一步,標志著亞太自由貿易區進程的正式啟動,體現了亞太經合組織成員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信心和決心”,習近平表示,這是一個載入史冊的決定,將把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提升到新的更高水平,也將使太平洋兩岸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經濟體廣泛受益,為亞太經濟增長和各成員發展注入新活力。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過去專家們都使用“激活”一詞來形容APEC區域經濟一體化合作,此次北京會議則明確打響了啟動FTAAP進程的“發令槍”。
FTAAP或突破“意大利面碗”困境
其實,自APEC成立以來,就一直在探索區域內經貿合作的各種可能,1994年,《茂物宣言》首次提出貿易與投資自由化時間表,即“茂物目標”;1995年,《大阪行動議程》要求各成員落實貿易與投資自由化承諾;2001年,《上海共識》重申各經濟體實現“茂物目標”承諾。
而在APEC的框架下構建亞太自貿區的倡議,是2004年加拿大首先提出的,2006年在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的大力支持下正式納入APEC議程。今年4月,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博鰲亞洲論壇提議對亞太自貿區進程進行可行性研究;5月,APEC貿易部長會議同意制定《APEC推動實現亞太自貿區路線圖》。
與此同時,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亞太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發展迅猛,形成了各種雙邊、小多邊和多邊自貿安排重疊交織的格局。
唐國強表示,目前亞太地區面臨碎片化的趨勢,而這也被稱為“意大利面碗”困境(指在自由貿易區激增的情況下,區域貿易結盟的現象猶如意大利面般相互糾結,其中貿易規則復雜的程度與部分具有保護色彩的措施,對于多邊貿易體系可能有負面影響),而此次APEC會議就實現亞太自貿區的路線圖達成共識,這對亞太經濟一體化,突破“意大利面碗”困境具有重大意義。
而亞太自貿區將如何處理與現行合作機制的關系也成為外界關注的重點,對此,“北京路線圖”中提出,“亞太自貿區應使區域和雙邊貿易安排帶來的負面影響最小化,并建立在已有和正在談判中的區域貿易安排基礎之上。”
對于亞太自貿區具體的實現方式,APEC秘書處執行主任艾倫·博拉爾德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什么時候可能實現亞太自貿區,如何實現它,通過何種途徑實現,這是一項處于進展中的工作,需要不斷完善。
FTAAP未來的紅利
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表示,有關研究報告顯示,如果建成亞太自貿區,其帶來的經濟收益將遠遠超過任何一個現有的區域自由貿易安排。亞太自貿區的愿景早已有之,但何時啟動幾經磨合,來之不易,這是中國人的融合思維、和諧文化在外交難題上的成功運用,體現了APEC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信心和決心,將“打破亞太內部的封閉之門,敞開面向世界的開放之門”,整合融通現有自貿安排,降低各種自貿協定重疊化、碎片化風險,必將把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提升到新的更高水平。
中國APEC發展理事會理事長張力軍表示,亞太自貿區的推進將會降低關稅和所謂的非關稅貿易壁壘,使區域內的商品、知識、物質、人文流動都會更加低成本、高效率和便捷化。這對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將是非常大的機遇。
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近日發表報告預測,如果FTAAP協定能夠在2025年達成,將給全球經濟帶來2.4萬億美元的“大蛋糕”。
當前,APEC成員貿易和經濟分別占世界的48%和57%,人口占全球的40%。這意味著,亞太自貿區一旦形成,其規模將超過美歐正在談判的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關系,成為全球最大的自貿區。
APEC部分經濟體的首腦也對于亞太自貿區的建設表達了支持,秘魯總統烏馬拉表示,秘魯支持推動亞太自貿區建設,支持多邊貿易體制。他說,秘魯受益于APEC關稅削減政策,同時秘魯與中國等國家簽訂的自貿協定等一系列推動貿易便利化的舉措,大大促進了秘魯經濟的發展,“秘魯1998年加入APEC后,同APEC各經濟體間的貿易增長了561%,年均增速達13%。”
北京“共識”:找到支撐亞太經濟發展的五大新支柱
此次APEC會議還通過了《亞太經合組織經濟創新發展、改革與增長共識》,決定以經濟改革、新經濟、創新增長、包容性支持、城鎮化作為五大支柱,加強政策協調和對話,推進務實合作、經驗分享、能力建設,實現創新、改革、增長三者之間良性循環,進一步鞏固亞太的全球經濟引擎地位。與會經濟體決心共同探索適合自身實際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加強交流互鑒,豐富亞太發展新理念新思路,形成多元發展、齊頭并進的局面。
王毅表示,北京APEC會議的成果之一就是找到了支撐亞太經濟發展的五大新支柱。會議一致認為,世界經濟已經進入后國際金融危機時期的深度調整階段,亞太發展取決于創新和改革。各方贊同習近平主席提出的“通過創新尋求新的增長點,通過改革建立開放型經濟體系,通過增長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問題”。
張力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此次會議把創新提到了經濟增長的引擎高度來推動,各經濟體領導人一致認為創新是今后發展的重大驅動力,在此基礎上,今后APEC會做出一系列更詳細的安排,包括鼓勵經濟體內部進行創新分享,同時啟動創新基金的支持,把創新成果放在資本市場聯通等。《北京綱領》在“促進經濟創新發展、改革與增長”方面做出承諾:決心建立科學、技術和創新領域的務實、高效和強有力的伙伴關系,決心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活動的支持,創造有益環境,推廣商業道德實踐,提升國際市場運營能力。
“創新發展本身是和創業聯通的,中國鼓勵全民創業,大的趨勢也是相符合的。”張力軍說,“今后,創新將在方方面面影響到老百姓的生活,創新是改變明天的鑰匙,這次會議在創新方面達成的共識,將引領大家共同創造條件去打開創新的明日之門。”
互聯互通藍圖:夯實亞太長遠發展基礎
本次APEC會議,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成為重要議程。有媒體統計,在本次APEC會議期間,習近平主席曾9次提及亞太地區互聯互通。
本次會議批準了《亞太經合組織互聯互通藍圖》這一里程碑式文件,決心在2025年前實現加強硬件、軟件和人員交流互聯互通的遠景目標,并完成共同確立的具體指標。將按照藍圖構想,加大投入,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復合型亞太互聯互通網絡,為實現亞太長遠發展夯實互聯互通的基礎。
張力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亞太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和互聯互通是今年構建亞太合作伙伴關系的一個重要藍圖。互聯互通合作藍圖目的,是在亞太地區內部解決基礎設施建設的融資、跨境教育、人員往來、規制建設等問題,統稱為軟聯通問題。在去年印尼巴厘島的會議上,已經通過了APEC互聯互通框架,也通過了APEC基礎設施投資建設若干年計劃。這兩個計劃實際上解決了硬件建設藍圖,但沒有解決軟件建設藍圖。今年軟件建設的藍圖解決了以后,亞太地區的互聯互通建設就能形成一個全方位、多層次、復合型的宏觀設計,讓亞太地區經濟繼續保持世界經濟發展引擎的作用。
亞太互聯互通的紅利
《亞太經合組織互聯互通藍圖》中提出,鼓勵各經濟體采取更加便利的移民政策,基于利益共享和互利,切實促進區域內包括商務人員、游客、科研人員、學生、勞務人員的流動。支持第八屆亞太經合組織旅游部長會議提出的努力實現到2025年APEC成員國際旅游人數超過8億人次的目標。
對此,張力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互聯互通和基礎設施建設將會帶來眾多市場需求,會有更多合作項目上馬,毫無疑問會帶動就業,使得老百姓工資更高,生活水平更好,隨著整個區域一體化的建成,各種商品在區域內的成本流動將會更低,老百姓可以享受到更加低成本的一些來自不同經濟體的特色商品。
世界經濟論壇的報告指出,“如果世界各國都能降低供應鏈壁壘,由此達到全球最佳實踐水平的一半,全球GDP就可以增長4.7%,世界貿易增加14.5%,遠遠超過取消所有進口關稅所帶來到好處。相比之下,全面取消關稅只能使全球GDP增長0.7%,世界貿易量增加10.1%。”
麥肯錫也指出,如果將現有的基礎設施潛能提高60%,就能節省40%的指出,相當于每年節省一萬億美元的開支,或者相當于花30萬億美元建設價值48億美元的基礎設施。世界銀行[微博]報告指出,供應鏈互聯互通的效率每提高10個百分點,就能給APEC的實際GDP增加210億美元,創造成千上萬個工作機會。
基礎設施建設成為突破口
亞洲開發銀行的研究指出,亞洲地區落后的基礎設施對經濟增長造成的桎梏日益嚴重,亞洲地區的不少經濟體要擺脫中等收入陷阱就需要在基礎設施方面進行投資。從2010年到2020年亞洲在能源、電信與交通基礎設施方面需要82200億美元的投資。
對于互聯互通的實現路徑,11月8日于北京舉辦的加強互聯互通伙伴關系對話會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要“以交通基礎設施為突破,實現亞洲互聯互通的早期收獲,優先部署中國同鄰國的鐵路、公路項目”。
10月28日,中國與阿富汗首腦會談舉行,中方承諾今后4年將向阿富汗提供總計20億元人民幣的無償援助,幫助阿富汗開發油田和礦山,并承諾參與阿富汗基礎設施建設。11月,巴基斯坦總理謝里夫訪華,外界預計中巴將簽署超過300億美元基礎設施項目合約,協議將包括從中國新疆修建一條直達巴基斯坦瓜港的公路,總長將有數千公里。
而在今年6月泛亞高鐵已經開工,線路從云南西部鉆山建一條長約30公里的隧道通往緬甸,再從緬甸向東,伸出一條支線去往泰國,另一條主線則經由老撾、越南、馬來西亞通往新加坡。
根據世界銀行的研究,對基礎設施投資每增加10%,GDP將增長一個百分點。根據中國的實踐,每一億元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大概能夠帶動3.5億元的社會總產出,并直接創造近2000個就業崗位。
以建設融資平臺為抓手,打破亞洲互聯互通瓶頸
如何在推動互聯互通的過程中,特別是基礎設施建設的過程中解決資金來源的問題成為本屆APEC會議期間的重要議題。
在11月8日舉行的加強互聯互通伙伴關系對話會上,習近平主席提出,以建設融資平臺為抓手,打破亞洲互聯互通的瓶頸;并宣布,中國將出資400億美元成立絲路基金。“絲路基金是開放的,歡迎亞洲域內外的投資者積極參與。”
11月9日,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習近平主席出席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習近平主席指出,中國經濟同亞太和世界經濟的相互聯系、相互依存不斷加深。中國將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也要努力使自身發展更好惠及亞太和世界。并宣布,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籌建工作已經邁出實質性一步,創始成員國不久前在北京簽署了政府間諒解備忘錄。中國還將出資400億美元成立絲路基金,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資源開發、產業合作等有關項目提供投融資支持。“我們愿同大家一道努力,推動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及早投入運作,成為各方在互聯互通、金融等領域開展合作的新平臺。”
11月11日下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4年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記者會上表示,會議決定拓展基礎設施投融資領域務實合作,推廣公私合作伙伴關系模式,幫助本地區破解資金瓶頸。
亞投行和絲路基金等全新多邊金融機構的籌建和出現,也成為北京APEC會議期間的熱議話題。
專家認為,新的多邊金融機構的創建者在經濟治理理念上與西方國家存在差異,必將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國際金融治理理念的多元化和民主化。而更加多元包容的理念,使這些機構能夠更有效地彌補新興市場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缺口。以亞投行為例,這個平臺能將本地區高儲蓄率國家的存款直接導向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本區域內資本的有效配置,推動地區經濟增長,促進私營經濟發展并改善就業。
北京反腐敗宣言:推動亞太地區國際反腐合
北京APEC會議的一項重要成果就是部長會議上關于反腐的宣言。
11月8日,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在介紹亞太經合組織第26屆部長級會議成果時表示,在中方推動下,今年APEC加大了反腐敗合作。通過了《北京反腐敗宣言》,成立APEC反腐敗執法合作網絡,在亞太加大追逃、追贓合作,攜手打擊跨境腐敗行為。
次日,中紀委監察部網站發文稱,此宣言為“第一個由中國主導起草的國際性的反腐敗宣言”,并指出其核心內容為加強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合作。宣言的主體部分共8條,包括以更加靈活的手段追贓,加強信息共享,進一步發掘運用現有國際合作倡議等內容。
“宣言”中最為務實的部分,莫過于APEC反腐敗執法合作網絡(ACT-NET)的建立,宣言提出,將設立秘書處以負責網絡的日常運行,并期待“這一網絡早日建設成為亞太地區反腐敗與執法機構間分享信息與交流經驗、技術的非正式合作機制,從而為偵測、調查并起訴腐敗、賄賂、洗錢與非法貿易提供便利”。
中紀委監察部官網發布消息稱,ACT-NET日前正式運作,其隸屬于APEC反腐敗工作組,組織結構包括主席、聯絡人與秘書處,其中主席由每年APEC反腐敗工作組的主席擔任,由于中國為今年APEC輪值主席,這意味著中國監察部于今年擔任主席。
此外,ACT-NET的聯絡人來自于APEC各經濟體反腐敗和執法機構,中方聯絡人員分別來自監察部、最高檢、公安部、司法部與中國人民銀行[微博]。
ACT-NET的工作包括建立日常聯絡機制,及時分享執法合作信息,開展對腐敗、賄賂、洗錢、非法貿易犯罪的調查、起訴和資產返還方面的務實合作,并分享有益經驗,加強相關培訓。據了解,今年12月就將在中國舉辦面向亞太地區的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研討班。
其實,早在三個月之前,中方便開始醞釀此次“反腐宣言”的內容,并籌備建立ACT-NET。8月,2014年APEC第三次高官會及相關會議在北京召開,13日至15日, APEC反腐敗系列會議集中召開,其間,與APEC反腐敗工作組第19次會議同時召開的還有ACT-NET第一次會議,而正是在這次會議上ACT-NET職權范圍文件得以通過。
中紀委副書記、監察部部長、國家預防腐敗局局長黃樹賢在2014年APEC會議第三次高官會議期間強調,要把追逃追贓作為反腐敗國際合作的重點內容,黃樹賢表示,“各經濟體應盡快就案件信息交換、腐敗資產返還等事宜展開對話與磋商,不斷提升國際合作水平。”
而美國APEC高官王曉岷曾在會后的記者會上表示:“美國在反腐敗和反貪污領域與中國有著密切的合作。就像聯合國[微博]和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一樣,APEC也要制定一個APEC內部21個經濟體都認可的反腐敗原則。打個比方,美國的公司必須要遵守一定的規則,比如送禮,什么能接受,什么不能接受。”
APEC 25年
《中國經濟周刊》 編輯 何方竹|整理
1989年
1989年11月5日至7日,澳大利亞、美國、日本、韓國、新西蘭、加拿大及當時的東盟六國在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舉行APEC首屆部長級會議,標志APEC正式成立。
自成立以來,特別是在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成為固定機制之后,亞太經合組織在促進區域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方面不斷取得進展,在推動全球和地區經濟增長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1993年
美國西雅圖會議
承諾深化亞太大家庭精神,為地區人民爭取穩定、安全和繁榮。
1994年
印度尼西亞茂物會議
確立了亞太經合組織實現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的目標,提出了兩個時間表,即發達成員于2010年前、發展中成員于2020年前實現這一目標。
1995年
日本大阪會議
通過了大阪行動議程,確定將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經濟技術合作作為亞太經合組織合作的兩個輪子,要求APEC成員制定推進區域貿易投資自由化的單邊行動計劃和集體行動計劃。
1996年
菲律賓蘇比克會議
確立了以自主自愿、協商一致為特點的亞太經合組織合作方式,呼吁各方給予經濟技術合作應有的重視,并把私營部門納入APEC進程。
1997年
加拿大溫哥華會議
承諾逐年改進和完善單邊行動計劃,并接納越南、俄羅斯和秘魯為APEC新成員。
1998年
馬來西亞吉隆坡會議
決定通過建立社會保險網、完善金融體制、加強貿易投資流動、科技和人力資源開發、加強與工商界聯系等措施,夯實亞太面向21世紀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1999年
新西蘭奧克蘭會議
提出了發達成員在2005年、發展中成員在2010年實現無紙化貿易的目標,批準了APEC商務旅行卡計劃。
2000年
文萊斯里巴加灣會議
通過了《新經濟行動議程》,強調了信息技術為主的新經濟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同意采用電子版單邊行動計劃。
2001年
中國上海會議
推動亞太經合組織在多邊貿易體制發展、人力資源能力建設、電子APEC、新經濟及反恐合作等多個領域取得積極進展,達成了旨在加速實現茂物目標的上海共識。
2002年
墨西哥洛斯卡沃斯會議
著眼于討論擴大經濟增長和發展合作的利益,實現APEC遠景目標,通過了《APEC地區安全貿易倡議》。
2003年
泰國曼谷會議
強調在知識經濟、金融體系和經濟結構改革等領域加大投入,承諾在人類安全領域開展務實合作,批準了《APEC抗擊非典行動計劃》。
2004年
智利圣地亞哥會議
重申了推進經濟結構改革的意向,并提出了應對恐怖主義的合作措施。
2005年
韓國釜山會議
完成了對茂物目標的中期審評,制定了旨在實現茂物目標的“釜山路線圖”。
2006年
越南河內會議
又進一步制定了實現“釜山路線圖”的行動計劃。
2007年
澳大利亞悉尼會議
深入討論了氣候變化問題,通過了《關于氣候變化、能源安全和清潔發展的悉尼宣言》。
2008年
秘魯利馬會議
深入討論了全球和地區經濟形勢、國際金融危機等問題,發表了《領導人宣言》和《關于國際經濟金融形勢的聲明》。
2009年
新加坡會議
深入討論了經濟增長、多邊貿易體制、區域經濟一體化、氣候變化等問題,發表了《“倡導新的增長方式,構建21世紀互聯互通的亞太”領導人聲明》。
2010年
日本會議
深入討論了區域經濟一體化、制定經濟增長新戰略等議題,通過了《領導人宣言:茂物及后茂物時代的橫濱愿景》等四個成果文件。
2011年
美國檀香山會議
圍繞“緊密聯系的區域經濟”的主題,重點圍繞亞太經濟增長、規制合作、能源安全等議題展開討論,發表了《檀香山宣言—邁向緊密聯系的區域經濟》。
2012年
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會議
重點討論了貿易投資自由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加強糧食安全、建立可靠的供應鏈、加強創新增長合作等議題,發表了《融合謀發展,創新促繁榮——APEC第二十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宣言》。
2013年
印尼巴厘島會議
重點討論了茂物目標、互聯互通、可持續和公平增長等議題,發表了《活力亞太,全球引擎—APEC第二十一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宣言》和《支持多邊貿易體制和世界貿易組織[微博]第九屆部長級會議聲明》。
“一帶一路”建設有利于世界和諧發展
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 張燕生
關于我國新時期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國際上總會存在各種不同的聲音。
一種是持懷疑態度,擔心中國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工具,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為手段稱霸世界,推行新殖民主義。
一種是持支持態度,認為中國與沿線發展中國家共建“一帶一路”,有利于沿線國家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有利于區域南南合作、共享發展,有利于南北互動,開展全方位國際合作。
還有的是擔心中國是否會遵循國際標準,是否會兼顧自身利益與東道國利益,是否會履行社會責任和保護環境。
事實上,30年前,鄧小平就提出了三個重要論斷:一是鄧小平說,“對外開放,我們還有一些人沒有弄清楚,以為只是對西方開放,其實我們是三個方面的開放”。可見,擴大對發展中國家和轉型中國家開放是新時期我國加強全方位國際合作、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的戰略要求。二是鄧小平說,“要顧全兩個大局”,一個大局是沿海地區率先加快對外開放的大局,另一個大局是中西部地區開放開發,東部沿海地區也要服從這個大局。可見,東中西互動,舉全國之力,建設“一帶一路”,是新時期促進向西開放和西部開發的戰略大局。三是鄧小平說,“開放是兩個內容,一個對內開放,一個對外開放”。“對內開放就是改革”。可見,新時期全面深化改革和推動高水平開放是一個硬幣的兩面,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30年過去了,中國改革開放站在了歷史新起點上。201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構想。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建立開發性金融機構,加快同周邊國家和區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這就明確了我國新時期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的指導意義與主要任務,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就成為新時期我國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的戰略支點,西部地區也開始進入全方位開放新格局的戰略前沿。
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
首先,我國無論從西部經過中亞、俄羅斯至歐洲,進入波羅的海;經過中亞、西亞進入地中海;經過南亞進入印度洋,還是從東部進入太平洋,一旦進入海洋,中國將融入整個世界。
其次,我國與沿線國家之間的合作是全方位的,既包括增強與周邊新興經濟體、轉型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之間的全面經濟和技術合作,探索共享發展的南南合作新模式;也包括不斷深化與西方發達國家之間的開放合作,成為對標國際高標準體制的新一輪高標準改革的新起點。
再次,西部地區是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戰略合作帶,是重要通道、平臺、載體、能力建設的直接利益攸關區域;中部地區是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戰略支撐帶,是重大裝備制造、綜合物流、人才開發的后援基地和共同“走出去”基地;東部地區是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戰略提升帶,既是高端人才、先進技術、優質商品、現代服務和能力建設的重要策源地,又是離岸貿易、金融、投資、貨幣的重要運籌地。統籌東中西,運用全國之力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是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的重要基礎。
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原有體制難以支撐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需要構建新體制。
一是過去以鼓勵出口和招商引資為主的外向型模式不能再繼續下去了,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將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創造新的開放環境。要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形成國內投資和消費高效率協調增長的長效機制,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和地區創造更多的進口需求、對外投資和發展機遇。同時實施經濟國際化戰略,推進人才國際化、資本國際化、產業國際化、市場國際化和城市國際化的進程,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創造更加國際化、多元和包容的發展環境。
二是過去的不平衡戰略不能再繼續下去了,構建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先進文化、和諧社會、生態文明五位一體的新體制,將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創造新的制度環境。
三是過去靠政府推動發展的模式不能再繼續下去了,構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新體制,將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創造新的市場環境。其重要特點就是更加公平、規范、透明、有序、法治。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就要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把法無授權不可為和法無禁止皆可為落實,使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在法治軌道和規范秩序基礎上推進和發展。
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走出去”培育國際合作與競爭新優勢
我國將通過資本輸出的方式,帶動我國全球貿易布局、投資布局、生產布局的重新調整。如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我國將以資源型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為重點,在沿線國家發展“三頭在外”(能源在外、資源在外、市場在外)的產業,并進而帶動產品、設備和勞務輸出。
另一方面,積極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增強合作,逐步建設跨境生產和貿易供應鏈。大力發展本地貿易、離岸貿易、電子商務等多種貿易模式。突破內陸沿邊地區發展貿易投資的局限,創造更好的投資和貿易環境,吸引國內及全球最優秀的采購網絡、分銷網絡、結算體系,與沿線國家企業和個人一道,共同擴大雙向貿易和投資規模,增加當地就業、稅收和經濟增加值貢獻。
研究表明,2014—2020年間,中國累計向國外提供的進口商機將達17萬億美元,對外直接投資存量將突破1.2萬億美元,將為世界其他國家貢獻700萬個新增就業崗位,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將達到27%。
中國“一帶一路”建設,將用實際行動證明:中國正在給沿線國家和地區帶來新的合作機遇和發展前景。
亞太自貿區建設啟動APEC經濟合作的新征程
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國際合作室主任 張建平
亞太自貿區(FTAAP)的全面戰略研究將為亞太地區一體化產生重要推動作用。作為亞太地區最高級別的國際經濟合作平臺,APEC可以成為推動亞太自貿區建設的平臺;其建設過程和最終結果也必將從金融支持、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改革創新與增長、貿易投資自由化與便利化等多個層級的逐級推進,才能促進APEC經濟合作邁上一個新的臺階,最終走向亞太自貿區。本次APEC啟動亞太自貿區進程,開啟了APEC經濟合作的一個新征程。
亞太自貿區是所有經濟體的共同需求
首先,自貿區的建設是促進亞太地區實現更加高效的資源配置、形成生產分工網絡的條件要求。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中,由于科技不斷進步和交通運輸和通訊手段不斷改進,基于垂直專業化分工的全球價值鏈和供應鏈合作已經成為國際分工與合作的主流模式。例如,美國擁有蘋果手機的品牌、設計、技術和芯片,日本負責生產部分芯片、內存和屏幕,韓國提供內存和屏幕,中國臺灣提供部分組件,中國主要負責加工組裝就是典型案例。著名的東亞生產網絡就是全球價值鏈的發展結果。亞太經濟體已一致認識到未來亞太的創新與包容性發展目標的實現,需要依賴全球供應鏈的不斷擴展,從而使所有亞太經濟體,特別是那些發展中、欠發達、最不發達經濟體能夠融入到區域性網絡中,從而獲得寶貴的發展機遇,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和發展能力不足問題。因此,亞太經濟體加強全球價值鏈合作是有戰略眼光、有洞察力的重大舉措,也是實現共享發展成果、達到合作共贏目標的必經之路。
今年5月的亞太經合組織貿易部長會議提出,2015年前使區域供應鏈績效指數提高10%,將使區域內貿易投資環境、生活環境等均發生明顯改善和優化,對其他地區吸引力顯著增強。要實現這一目標,有賴于各成員間相互投資的增加,投資環境的改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以及投資的進一步自由化和便利化。
其次,亞太自貿區是緩解當前全球經濟貿易碎片化、提高亞太地區綜合競爭力的要求。目前雙邊、多邊自貿區數量和類型越來越多,這樣的發展態勢實際上反映出亞太各經濟體之間希望通過自由貿易協定,推進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和便利化進程,共享增長和發展的強烈動機。然而發達經濟體、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經濟體都有不同的訴求。當今世界的經貿格局正面臨碎片化的趨勢,雙邊和多邊自貿區泛濫,導致了所謂“意大利面條碗”現象,各自貿區各自不同的規則給企業投資和貿易反而帶來了更大的困難。推進亞太自由貿易區的建設能夠更大程度的推進亞太區域一體化進程,從而使我們的經濟合作效率更高,使各經濟體都能從自貿區當中獲得利益。
FTAAP設立的意義,首先是將消除這種碎片化效應,其次有助于亞太經濟體在更大范圍的合作平臺上優化資源配置和開展合作,有助于亞太在全球競爭力的提升。FTAAP也將包容區域內所有的雙邊、三邊和巨型FTA(自由貿易協定),使所有亞太經濟體融入到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中,成為亞太合作的建設性伙伴之一。未來FTAAP的規則將趨于規范,標準將逐步提升,既照顧到發達經濟體的高標準要求,同時也兼顧發展中經濟體的現實條件。
亞太自貿區的路線圖復雜,需要深入研究論證
在全球經貿日益碎片化、政治經濟形勢日益復雜的條件下,亞太自貿區的路線圖制定將會是極其復雜和具有挑戰性的,因而其可行性研究需要深入地探討論證。
一方面,由于發展差距過大,亞太地區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給自貿區的建設帶來挑戰。最近這十幾年的發展過程當中,亞太地區成為全球經濟增長引擎的作用越來越顯著。然而由于目前全球經濟復蘇乏力,在亞太的很多發展中經濟體受全球市場波動的影響很大。同時,一些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的變化導致很多新興經濟體市場出現了如外資出逃、貨幣貶值等很多負面因素。很多發展中經濟體正面臨從出口導向型向創新型的經濟增長模式轉型的壓力,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許多發展中經濟體不可能在一夜之間適應發達經濟體提出的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的高標準和嚴要求。發達經濟體要深刻認識到發展與合作的艱巨性、挑戰性和階段性。拔苗助長將會導致區域發展與區域合作夭折。另一方面,上文提到的“意大利面碗”效應也增加了亞太自貿區建設的復雜性。亞太地區有很多不同類型的自貿區,有些自貿區之間的關系非常復雜。基于這些因素,中國提出希望能夠共同加強合作,構筑面向未來的亞太伙伴關系,實際上是希望能夠把這些問題都涵蓋進來,并且尋求一些解決的方案。
亞太自貿區的建設與推進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
在復雜的經濟環境和發展程度差異較大的條件下,亞太自貿區的積極意義只有在合理設計、充分協商的基礎上才能夠實現。貿易投資自由化是自貿區建設的核心內容,而融資條件、投資環境、分工網絡的建構則同樣是支撐自貿區的重要環節。因此亞太自貿區的建設與推進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將是最為重要的基礎。本次APEC將PPP推至基礎設施建設重要模式的高度,意在調動商業資本參與互聯互通建設。另一方面,區域金融治理的補充和完善,也將成為促進互聯互通的又一種重要金融支持。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為亞太自貿區的進一步推進提供新的開發性金融支持。雖然中國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在區域性的金融治理方面,中國沒有機會發揮自己的作用。在亞洲開發銀行中,日本是主導,中國只是一個參與的角色。而在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微博]中,中國的投票權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中國的外匯儲備、經濟實力,以及在基礎設施開發建設方面的優勢都無法得到充分發揮。亞投行,以及前不久由中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南非簽署成立的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將使我國這三方面的優勢得到綜合發揮,一方面能夠帶動自身發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和亞太地區其他經濟體形成共贏的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美國奧巴馬政府曾公開反對籌備亞投行,將其視為對現有金融秩序的挑戰,并稱其可能降低其他開發銀行的標準。而世界銀行行長金墉則表達了對亞投行的支持,他強調:“我個人認為,世界銀行可以與亞投行很好地共存。中國渴望世界銀行的專業人力資源,諸多方面符合彼此的利益關系。中國政府從很早以前便就此問題與世行展開協商,尤其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資金并不充足。”
在亞投行以及世行、亞行的金融支持下,亞太自貿區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將加速發展,而互聯互通又會進一步促進貿易與投資的自由化、便利化,推動各經濟體融入到全球供應鏈和區域生產網絡中來。這樣才能逐步縮小發展差距,共建未來。亞太自貿區的實現也有賴于此。
APEC與互聯互通
南開大學APEC研究中心主任 劉晨陽
自2013年以來,互聯互通成為了APEC合作的熱點之一。2014年的APEC會議將“加強全方位基礎設施和互聯互通建設”列為三大核心議題之一。該領域的合作涵蓋基礎設施建設、人員跨境流動,以及規制的協調與融合等多個層面,前景非常廣闊,將在構建新型亞太伙伴關系的進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APEC互聯互通合作的意義
當前,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持續深入發展,APEC成員通過不斷加強貿易與投資往來,逐漸形成了相互交織、高度依存的亞太區域生產和銷售網絡。然而,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和蔓延也暴露出APEC各成員乃至整個亞太地區經濟結構的深層次問題。目前,亞太經濟仍然處于深度調整期,既有復蘇跡象,也面臨基礎不穩、動力不足、速度不均的問題。如何在“后危機”時代拓展和深化區域合作,實現亞太經濟全面、均衡、可持續的增長目標成為了擺在APEC成員面前的共同課題,而深入推進亞太地區的互聯互通合作就成為一條有效的路徑。
首先,互聯互通可以強化亞太統一大市場的物質基礎。該領域的合作一方面可以鞏固APEC各成員在地理空間上和經濟上的統一性和整體性,促進和深化現有的貿易投資合作機會;另一方面也可以促進低收入的發展中經濟體更好地融入區域生產網絡體系中,開拓產品出口與經濟增長的新源泉,從而提升地區經濟競爭力。
其次,互聯互通合作有助于促進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可靠、高效的供應鏈已被證明是經濟穩定增長的核心要素之一。加強區域內供應鏈的聯通性和便捷性有助于提高APEC地區內的營商環境,增加物流環節的確定性和可預見性,同時在技術上確保更多企業能夠參與區域貿易。因此,互聯互通合作將在提升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質量與實效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第三,互聯互通合作符合APEC成員的共同利益。APEC發展中成員可以通過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而APEC發達成員則可以通過互聯互通合作完善全球商品生產網絡,進一步擴大在其他經濟體市場的影響力。因此,該領域的合作不僅有利于APEC各成員的經濟增長,而且可以挖掘成員之間的利益契合點,實現互利共贏。
互聯互通進展及面臨的挑戰
雖然APEC全面啟動互聯互通合作的時間不長,但無論是在戰略規劃層面,還是在具體合作領域,都已經取得了顯著的進展。
在物理性的互聯互通方面,APEC在2013年制定了《APEC互聯互通框架》和《APEC基礎設施建設和投資多年期計劃》這兩項戰略規劃文件,初步明確了APEC互聯互通合作的原則指針和行動綱領。此外,APEC還實施了《APEC供應鏈聯通性框架行動計劃》,力爭于2015年實現在時間、成本和不確定性方面將亞太地區的供應鏈績效改善10%的目標。
在人文互聯互通方面,APEC商務旅行卡計劃的實施無疑是最顯著的成果。目前,APEC 21個成員均已加入該計劃(美國、加拿大為過渡成員),持有旅行卡的商務人士可以享受三年有效期內多次免簽證出入境的待遇。此外,跨境旅游、文化交流、教育及人力資源開發也逐漸成為APEC推進人文互聯互通的重要領域。
在機制互聯互通方面,APEC的合作目標是推進規制改革的深化與升級,促進各成員內部經濟管理規制之間的協調與同步完善。目前,APEC主要是通過加強能力建設、分享信息、實施多邊認可協定、開展公眾咨詢、組建協調機制和加強標準一致化等方式來推進規制融合。
雖然APEC在互聯互通合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程度的進展,但是仍面臨著諸多困難與挑戰,距離實現本地區“無縫聯結”的遠景目標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第一,很多APEC成員的基礎條件還很薄弱。這不僅限于公路、鐵路、海運、航空、網絡通訊等硬件條件方面,而且還表現在制度規范和人才建設等軟件方面。尤其是規制融合方面的互聯互通合作,涉及到各成員相關法律法規的修訂,敏感度較高。
第二,APEC各成員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技術標準存在較大差異。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導致各成員對于互聯互通合作目標及優先領域的理解產生較大分歧,而不同的技術標準則可能使各成員間的鐵路、輸電線路等基礎設施難以順利對接。
第三,APEC的互聯互通合作仍然面臨著巨大的資金缺口。據亞洲開發銀行2013年的估計,未來十年僅亞洲用于修建電站、交通樞紐、電信設施和供水系統等基礎設施建設的費用就將超過8萬億美元,用于軟件條件升級的費用也將非常高昂。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APEC用于互聯互通的融資渠道還比較單一,融資額度有限,難以滿足快速發展的互聯互通建設要求。
互聯互通合作的前景
作為2014年APEC會議的核心議題之一,APEC各成員對加強互聯互通合作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取得了高度共識。為了進一步完善APEC互聯互通合作的整體框架,以確保該領域合作的可持續性,APEC積極推進制定《APEC互聯互通藍圖》,旨在構建硬件、軟件和人文交往三位一體,涵蓋整個亞太地區的全方位、多層次的復合型互聯互通格局。可以預見,隨著該藍圖的實施,APEC互聯互通合作將迎來嶄新的局面。
從前景來看,考慮到APEC成員數量眾多、經濟發展水平差異顯著的客觀情況,APEC在推進互聯互通合作的進程中應該始終堅持靈活、漸進、開放和包容的原則,以確保合作的實效性。
從實施條件來看,互聯互通合作的融資需求巨大,迫切需要提供充足、穩定、持久的資金支持,并做到更有效、更合理地安排和使用這些資金。因此,APEC應充分調動各方資源,多渠道、多方式地籌集建設資金,建立更加系統合理、便捷高效的投融資機制。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正在積極籌建中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未來將在改善本地區基礎設施融資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具體來說,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將為本地區的高儲蓄和部分經濟體的高外匯儲備提供新的投資工具和渠道,并發揮杠桿作用,撬動更多公共和市場資本。同時,通過與其他現有的多邊金融機構合作,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可以為區域性的大型基礎設施項目提供聯合融資。此外,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還可以發起成立信托基金,通過創新融資和推動公私合作制等方式,充分調動私人資本的參與。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