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國家發改委頻頻動用《反壟斷法》對多個領域數十家企業展開了反壟斷調查,橫掃包括奔馳、寶馬[微博]、奧迪等在內的諸多國際巨頭。不久前,發改委向12家日企開出了總額高達12.354億元人民幣的罰單,創出《反壟斷法》2008年8月1日生效實施以來的記錄。
發改委發起的這輪反壟斷風暴力度之大和規模之廣前所未有,中國經濟網匯總整理了《反壟斷法》實施以來的數個“第一”,以饗讀者:
中國《反壟斷法》實施后的第一案是北京兆信公司、惠科公司、網盟公司和恒信公司等四家防偽企業起訴國家質檢總局推廣產品質量電子監管網案,該案有上述四家企業起訴至北京市一中院。這起案件的結局頗具有戲劇性,2008年9月4日北京市一中院以“超過法定起訴期限”為由做出“不予受理”的裁定。
2008年11月18日,中國商務部發布公告,附限制性條件批準比利時英博啤酒集團斥資520億美金收購美國AB公司。這是《反壟斷法》生效實施以來的第一個獲得商務部批準并進行公告的經營者集中案件。
2008年9月3日匯源集團發布公告稱,可口可樂報價179億港元,將以現金方式收購該公司。2010年3月18日商務部正式宣布,根據中國反壟斷法禁止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此次并購案成為了《反壟斷法》實施以來首個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個未獲通過案例。
2011年5月,廣州多家零售企業表示收到聯合利華旗下產品漲價通知,國家發改委以散布漲價信息、引發部分地方搶購為由,對聯合利華開出200萬元的罰單。這是國家發改委依據《反壟斷法》開出的第一筆罰單。
2013年1月4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宣布,2001年至2006年,韓國三星[微博]、LG,中國臺灣地區奇美、友達、中華映管和瀚宇彩晶等6家企業合謀操縱液晶面板價格,在中國大陸實施價格壟斷行為。發展改革委已決定給予其嚴厲處罰,包括責令退還、沒收和罰款總金額達3.53億元。這是《反壟斷法》生效實施以來至該案發生時發改委依據該法發出的最大一筆罰單。
2013年2月19日,茅臺和五糧液因實施價格壟斷行為被國家發改委合計罰款4.49億元人民幣,其中,茅臺被罰2.47億元,是國家發改委針對單一企業開出的最大一筆罰單(截至案發時)。
2013年12月,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依法對違規亂收費的64家商業銀行分支機構實施經濟制裁總額8.25億元。其中,直接退還企業4.09億元,罰款4.16億元。這是國家發改委依據《反壟斷法》第一次對涉案企業實施綜合經濟制裁。
2014年8月20日,國家發改委披露,對日本住友等八家零部件企業(日立、電裝、愛三、三菱電機、三葉、矢崎、古河、住友)、日本精工等四家軸承企業(不二越、精工、捷太格特、NTN)價格壟斷行為依法進行處罰,合計罰款12.354億元人民幣。這是目前為止(2014年8月底)中國反壟斷執法部門開出的最高一筆罰單。(受資料所限本文提供的信息可能會有遺漏錯誤,歡迎讀者指正)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