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25日電 (記者 李曉喻)截至25日,中國已有多個省份決定加大投資力度應對下半年經濟下行壓力。分析人士認為,手握激發民間投資等“好牌”的地方政府,不必也不能將“微刺激”演化為“強刺激”。
記者梳理近期地方政府部署今年經濟發展“下半場”的會議發現,無論是山東、浙江等沿海經濟發達省份,還是湖北、四川等中西部地區,紛紛表示因工業效益不佳、市場需求乏力,下半年經濟下行壓力較大,須將“穩投資”作為“穩增長”的重要手段。
例如,河北省政府常務會議提出,要堅持“能快則快、能上則上”,攻堅項目建設,加大鐵路、高速公路、棚戶區改造等領域的投資力度。
浙江省也用“穩中有憂”一詞來形容未來經濟走勢,表示將“決戰三季度、沖刺四季度”,加大基礎設施、產業項目等領域的投資力度,以確保完成全年目標。
分析人士認為,加大投資特別是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力度,除見效快外,還能贏得政策優勢,利好民生,是“一石三鳥”之舉。
但地方政府雄心勃勃的投資計劃背后亦存在隱憂。
其一是資金來源。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指出,中國往年財政支出多集中在下半年,但由于今年上半年支出進度明顯加快,受預算約束,下半年支出難以大幅增長;作為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土地出讓收入也因房地產市場不景氣而增速下滑。在此情況下,未來地方政府推動投資力不從心,投資增長后勁不足。
其二,“穩增長”被理解為“穩投資”時,地方政府的政策方向也令人擔憂。地方政府會否為了完成全年經濟增長目標的“硬任務”,將中央主導的“微刺激”放大成“強刺激”,重蹈2009年“4萬億”的覆轍?
這并非捕風捉影的猜測。有媒體報道稱,目前各地的計劃投資總額已經超過10萬億元人民幣。
“強刺激絕對不可能!眹倚畔⒅行慕洕A測部主任祝寶良表示,目前貨幣政策、財政政策這兩大“總閘門”守得很穩,在此情況下,地方政府絕無推行“強刺激”的空間。
中國人民銀行[微博]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此前明確指出,下半年的穩健貨幣政策取向不會改變,不會追求總量上的“放水”。財政部部長樓繼偉也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要加強對地方債的管理,堅決制止地方政府違規舉債。
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王軍看來,地方政府雖強調要加大投資,但其調結構、促改革的決心和意志同樣不容低估;此外,目前唯GDP的官員政績考核方式也正在改變,“相信地方政府不會重走過去的老路”。
那么,多重約束之下,投資資金從哪里來?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研究室主任楊志勇指出,新增投資不必全靠政府自掏腰包,激發民間投資活力是一條可行之道。這樣不會加劇地方政府債務危機和產能過剩,也體現了市場的決定性作用。
事實上,不少省份在下半年經濟工作部署中已經明確表示,要激發民間投資活力,進一步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項目建設運營。
初嘗民間投資增長甜頭的四川省正是其中之一。據官方數據,上半年四川全省民間投資占全社會投資比重達56.9%,比去年同期提高1.3個百分點;民間投資對全社會投資增長的貢獻率約為67%,拉動全社會投資增長8.7個百分點。
在四川省政府看來,目前民間投資還嫌不足,下半年要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和投融資體制改革,為釋放民間投資活力大開“綠燈”。
但祝寶良提醒說,由于總量仍然較小,預計民間投資對下半年投資增長的作用“不會太大”。在此情況下,還應積極探索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擴大地方債自發自還試點,為地方政府提供更多融資渠道。(完)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