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跑路”的美女老板們
近幾年,美女老板“跑路”事件頻頻發生。人們不禁猜測,這些美女老板們有著怎樣的發家史,她們又因何而“逃”?在她們背后
作者:法治周末記者 汲東野
法治周末記者 汲東野
近一周,兩位美女富豪的“跑路”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
一位是有“最美政協委員”之稱的劉迎霞,涉嫌行賄犯罪,被撤銷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資格;另一位是號稱“浙江永康最大進出口企業的老總”的俞優靜,涉嫌詐騙罪,永康警方已立案偵查,對其進行網上追逃。
近幾年,美女老板“跑路”事件頻頻發生。人們不禁猜測,這些美女老板們有著怎樣的發家史,她們又因何而“逃”?在她們背后,是否隱藏著相似的問題?
法治周末記者根據媒體報道的現有資料,進行不完全統計發現,從2008年至今,有至少20起美女老板“跑路”事件發生。在這20起事件中,除其中一起發生于2008年,其他19起均發生于近3年內,即平均每年有超過6起的美女老板“跑路”事件發生。
記者同時發現,江浙地區是美女老板“跑路”多發地,20起中有13起發生在江浙一帶。
其中,涉案金額最高的要屬廈門“億萬富婆”李寶華,涉嫌非法集資金額近30億元。據稱,這也是福建省近年來涉案金額最大的非法集資案。
發家史各有不同
在可供查閱的報道資料中,“跑路”女老板多出生在普通家庭,沒有顯赫的家庭背景,有的甚至家庭貧窮
除山東女老板陳欣擁有博士學位以外,其他美女老板的學歷并不高。常熟美女老板顧春芳和廈門“億萬富婆”李寶華為初中肄業,曾任龍灣電器總代理的鄭珠菊是小學學歷。
那么,她們是如何發家的呢?
在2005年之前,李寶華還是一名四處奔波的普通人。有資料顯示,1999年,李寶華還因詐騙在廣東被勞教兩年。
2006年,李寶華返回廈門后,突然“一夜暴富”。
在開辦東方明大貿易有限公司后,她又成立了廈門明大置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注冊資金5000萬元。到了2009年,她已被稱為“商界女強人”,對外稱資產達幾十億元,擁有多家公司,還投資設立了一家會所。這家會所入會就要花30萬元,而且還要有5000萬元的資產證明。
然而,“多金”的表象都只是用虛假宣傳搭建起來的空中樓閣。
據檢察機關指控,李寶華自2007年4月起以支付高額利息的方式,以投資、合作、資金周轉等名義,進行非法集資活動。據指控,李寶華騙來的巨額資金,除小部分用于企業經營活動外,大量資金用于購買住宅、豪華汽車、游艇、珠寶首飾及家庭支出等。
與李寶華相比,俞優靜的“發家”路走的要平穩得多。
2007年以來,百舸外貿出口額一直在永康名列前茅。2011年,百舸自營出口額超過5000萬美元。俞優靜的主要工作是維持客戶和業務拓展。她有自己的工作心得:“做客戶就是做朋友。”
2011年,很多客戶由于資金緊張,貸款不能及時到位,百舸在這方面給了這些老客戶很大的支持。客戶的信任就這樣慢慢建立起來了,直到俞優靜近期突然“失蹤”。
盡管,美女們的發家史各不相同,或荒唐或周折,但是她們身上似乎都有一些共同點:
李寶華兒時所在村子的村民老李稱,李寶華“性格好勝”,口才好,而且很有禮貌,講話也很甜,交際能力好。
2012年,在接受永康當地一家媒體采訪時,俞優靜也說自己“喜歡挑戰”,“擅長與人打交道”。要強,又有親和力,是俞優靜留給一些人的印象。
常熟美女老板顧春芳有常熟“第一美女”之稱,“長得漂亮又能說會道”、“愛打扮嘴巴甜,從小討人喜歡”、“心思活人脈廣”等都是當地人對她的印象。
多被“民間借貸”壓倒
盡管每個“跑路”的美女老板經歷多少有不同之處,但令她們“跑路”的原因卻有些相似——資金鏈的斷裂
法治周末記者整理發現,在近3年的19起美女老板出逃事件中,涉及民間借貸問題的有13起,即美女老板出逃事件中,近七成涉及民間借貸問題,多涉嫌或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集資詐騙”罪等。
其中,部分老板因欠債巨大,資金鏈斷裂,無力償還而出逃。
例如,曾是蘇州、連云港兩市三家東風雪鐵龍經銷商的江蘇女車商李菁,民間借貸達億元,且其中大部分都是高利貸。2012年10月,李菁意外出逃,引發當時江蘇商界劇烈震動。據說,消息一傳出,來自江蘇省乃至上海、浙江的民間債主,不到一周內就云集蘇州;據知情人大致估算,其借貸資金不低于1.8億元。
還有的老板涉及的債務并不僅限于“民間借貸”。
上周,浙江省永康市浙江百舸進出口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總經理俞優靜“失蹤”。
據媒體報道,永康市金融辦相關負責人曾表示,該企業涉及的資金主要有銀行貸款、民間借款、企業外貿往來款項三大類。“其中,與百舸有外貿業務往來的企業,已有50多家進行了登記,這類款項涉嫌金額超過2000萬元人民幣。”
27日下午,永康市金融辦相關負責人說,三大類涉及資金中,銀行貸款占大部分,金額較大。“工、農、中、建四大國有行均有貸款涉案,股份制銀行中,浦發銀行也在其中,每家額度大概都是3000萬元。”一名參與處置的當地銀行高管介紹說總共為1.5億元。
當地政府人士和兩位債權人透露,“(俞優靜涉案)是被銀行最先發現的,2月百舸公司剛剛獲得貸款3000萬元。”
當記者向相關銀行核實,一名相關負責人證實了該銀行涉貸金額3000萬元。
永康市金融辦相關負責人說,由于當事人離境,政府部門還沒有掌握案件的全貌,涉及的機構、人數、金額還在進一步統計、調查和核實中。
有媒體評論說,近年來頻現企業老板因資金鏈斷裂跑路,無疑是一種拙劣的敗信、敗德行為,但這也警示,若目前的公司破產法契合市場邏輯,且具有可操作性,企業能得到破產保護,跑路事件自然會減少。
在這20起事件中,也不乏集資詐騙者。
自2011年以來,陜西省大荔縣美容院女老板杜洋以高額利息為誘餌,通過親朋好友非法集資,先后有28名群眾被騙,涉案資金1.6224億元。2013年11月出逃至澳大利亞。目前,杜洋涉嫌集資詐騙已被警方刑事拘留。具體涉案資金、人數和去向大荔警方正在進一步調查當中。
民間借貸需要規范化
涉及“民間借貸”的事件多有其共性:部分事件模式與2011年“溫州老板跑路潮”類似,罪名也都涉及非法集資罪,且大多數出逃事件發生在江浙地區
對此,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彭冰對法治周末記者說:近些年,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很多人都有暴富的心理,覺得要做企業就要做大。假設,某人有固有資金有100萬,可以做100萬元、150萬元的生意,但是他卻要做1000萬元的生意,剩下900萬元都需要借,自有資金量很小,就很容易崩潰。
“這還是涉及一些企業盲目擴張的問題。”彭冰教授分析說,“但是目前中國的經濟環境下,不擴張就很容易被吃掉,是整個經濟環境不好。”
近些年,制造業舉步維艱,加之延續數年的寬松貨幣政策,企業為追逐高利潤激進擴張,進入陌生領域、房地產市場;而隨著貨幣緊縮,銀行抽資或不續貸,為填補“擴張沖動”形成的資金窟窿,企業被迫轉向民間高利貸,成為民間借貸鏈條的一環;然而,新產業尚未見收益,實業利潤難抵民間高息,加劇了企業困境。
以2011年“老板跑路事件”代表人物、浙江信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胡福林為例,其在2008年靠銀行貸款,由眼鏡業轉戰光伏新能源產業;在貨幣緊縮后,被迫求貸民間,最終資金鏈斷裂。
“民間借貸本身就有很大的風險。”彭冰教授解釋說,“這個風險來自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高利息’,現在競爭越來越激烈之后,很多行業產生不出足夠的高收益,所以高利息很具有誘惑性;另一方面,現在的民間借貸很多是向陌生人借貸,陌生人的信任度差,有點風吹草動,債權人就會來催債,資金鏈容易崩壞。”
“并且,民間借貸的很多債權人都是私人,要債的方式不一定正規,甚至會有非法拘禁、暴力收債的情況發生。”這也是民間借貸容易導致“跑路”的原因,“因為不安全。”彭冰教授解釋說。“跑路的例子越多,大家信任感就越差,這是個惡性循環。”
同時,“這也暴露出銀行對于民間借貸的滿足不夠,當然,理論上講,它也不能全部滿足。一方面民間的資金存銀行,利息太低,所以大家需要找更多的投資渠道;另一方面,存在企業在銀行貸不到錢的情況。”彭冰教授接著說。
針對如何降低民間借貸的風險,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研究所所長黃震建議,要讓民間借貸陽光化、規范化。
“在一些地方設立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把借貸信息登記下來,可以進行核實,就是陽光化。”黃震教授告訴法治周末記者,“規范化就是出臺地方性法規和地方性的文件。”
3月2日,《溫州市民間融資管理條例》及《溫州市民間融資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正式實施。這是全國首部地方性金融法規和首部專門規范民間金融法規。
“有了條例的指導、約束、監管,溫州的民間借貸由此從‘地下’走到‘地上’,實現了契約化、理性化、規范化、陽光化。”溫州大學經濟學教授張一力說。
對于此條例的實施,黃震教授也有相關的思考:
首先,條例和實施細則要遵守上位法,即地方立法一定不能違背國家法,需要以國家法為依據進行相關治理。
第二,民間借貸本身就是合法的,不需要地方立法來宣誓它的合法化。溫州的借貸辦法,是把國家已有的法律進一步細化的結果,讓它更可操作,更有地方針對性。
“但是,立法不是最重要的,關鍵在于法律的執行。這部法的未來實施情況,是我們更關注的問題。”黃震教授表示。
“民間借貸”是大多美女老板們出逃的催化劑,除此之外,在20 個案例中,仍有7例是由其他原因促使出逃。因企業經營不善,拖欠支付工人工資而出逃的有兩例。詐騙后攜款逃跑的有兩例。
剩下的3位美女老板都是“紅頂商人”。劉迎霞就是其中之一。
2月20日,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十二次主席會議審議通過了撤銷劉迎霞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資格的決定,并在第四次常委會議上追認。
相關通報指出,劉迎霞“涉嫌行賄犯罪,依法立案偵查,采取刑事拘留強制措施。此后,劉迎霞構建的商業王國和“光環”瞬間幻滅。
劉迎霞是哈爾濱翔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曾任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全國工商聯城市基礎設施商會會長。財富超10億元人民幣,中國十大女富豪之一。
據媒體報道,她成立的全聯基金公司與中石油有交集。
(資料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錢江晚報》、中國經營網、《中國新聞周刊》、新華網、人民網[微博]、鳳凰網、新民網、和訊網、《都市快報》、《浙江日報》、《新京報》、《現代金報》、《南湖晚報》、《第一財經日報》、《東方早報》、《法人》)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