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盛案重審延期 蘭世立、謝小青恩怨起底
程久龍
2月19日,武漢雪后放晴。位于武昌繁華地帶的魯巷廣場西北角,一棟“雙子樓”格外引人矚目,大樓旁側懸掛著四個醒目的大字“融眾集團”。
融眾集團為一家總部位于漢口的大型綜合性金融服務機構,也是這棟“雙子樓”目前的實際控制人,其董事長則是當地金融界頗負盛名的謝小青。然而六年前,同樣的這棟“雙子樓”,懸掛的招牌卻是“中國東星”——彼時,它的主人,乃是一度號稱“湖北首富”的東星集團掌門人蘭世立。
變化始于2008年。據蘭世立對經濟觀察報記者回憶,當時為向深陷資金困擾的東星航空“輸血”,其將旗下的湖北東盛房地產有限公司(下稱“東盛地產”)以名義上的“股權轉讓”,實為“股權質押融資”的形式,向融眾集團及其指定代理人“借款”3.15億元——在民營航空業的寒冬之際,這無疑是東星航空“最后的救命稻草”。
而東盛地產的核心資產即為上述位于魯巷廣場西北角的“雙子樓”商業綜合體項目。蘭世立告訴記者,在后續的合同操作過程中,融眾方面僅支付了8550萬元現金,便拒絕支付尾款,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東星航空走向破產。
但融眾集團董事長謝小青則對此予以反駁,對經濟觀察報記者稱,在后續合同執行過程中,發現蘭世立及東星集團方面匿藏了東盛地產的巨額債務:“按照雙方合同的約定,我方為其墊付的匿藏債務,應在股權轉讓款中抵扣。因此,不存在拒絕支付尾款的行為!贝送,謝小青堅稱,雙方簽訂的是真實的股權轉讓合同,不存在股權質押借款的問題。
圍繞東盛地產的股權糾紛,雙方數度對簿公堂。2012年5月10日湖北省高院就東盛地產股權糾紛案一審判決,蘭世立敗訴。其后,蘭世立不服,隨即向最高院上訴,2013年7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將東盛地產股權糾紛案發回湖北省高院重審——這被蘭世立視為“奪回屬于自己的資產”迎來一線轉機。
2月18日下午,經濟觀察報記者獲悉,由于雙方的訴訟訴求“臨時”變更,原本定于2月19日在湖北高院開庭的重審被迫延期。
股權質押還是股權轉讓?
“如果不是迫不得已,我是不會去找謝小青借錢的。”2月19日中午,蘭世立這樣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講述不堪回首的“東星往事”。
據蘭世立介紹,2007年、2008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國內雪災、水災、汶川地震、奧運嚴控安檢等因素影響,國內的航空業備受打擊,其中民營航空背景的東星航空更是“雪上加霜”,資金鏈嚴重受壓。
“當時東星航空每月的虧損在2000萬元以上。我不得已向武漢市委、市政府寫報告,希望在民營航空業危難之際,政府能夠提供幫助!睋m世立透露,作為湖北唯一的民營航空企業,東星航空的困難得到了武漢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關注,并由時任武漢市副市長袁善臘負責處理。
據蘭世立回憶,正是通過袁善臘的介紹,融眾集團董事長謝小青才與蘭世立相識,并希望融眾能為東星提供融資支持,幫其渡過難關。但對此說法,謝小青卻予以否認:“在認識蘭世立之前,我根本就不認識袁市長(指袁善臘)。”
據經濟觀察報記者了解,從2007年底開始,東星集團向融眾集團產生借款業務,但是對于借款的真實金額,雙方說法不一。據謝小青介紹,截至2008年4月份,東星方面累計向融眾借款金額超過1億元。對此說法,蘭世立并不認同,他稱,截至2008年4月份,東星對融眾的借款約3000萬元,“當時主要有兩筆借款,一筆是1000萬元、一筆是2000萬元!
與此同時,作為借款業務的質押擔保。2008年4月,蘭世立將旗下東盛地產與融眾集團旗下的融眾企業管理(深圳)有限公司簽訂了《委托經營協議》,將公司經營、項目管理、報批、決算、銷售以及債權債務糾紛處理委托給深圳融眾。
經濟觀察報記者查閱了該《委托經營合同》中一個涉及“股權事宜”的關鍵條款,雙方約定,在合同簽署之后的3個月內,將東盛公司100%股權以合計100元人民幣,轉讓給融眾集團或其指定的第三方,并同時變更東盛公司的法人代表。與此同時,雙方還約定,待東星方面償還了約定的融資借款金額之后,其同樣可以100元的價格,對東盛公司100%的股權進行回購。
對此,融眾集團法律顧問侯三才律師在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無論是《委托經營協議》還是要求以100元價格轉讓東盛公司100%股權,都是為了其與東星之間的借款業務做的風險控制:“其實質是一個質押擔保行為,這也是業內的通常做法。”
對于上述做法的實質為“借款的質押擔!,蘭世立并未否認。但蘭世立告訴記者:“后來我發現,以100元的價格轉讓東盛100%的股權作質押,價格不合理,風險太大。于是,將該條款修改為以3.15億元的價格轉讓東盛100%的股權作質押。”
2008年7月7日,東星集團和蘭世立與李軍、楊嫚簽訂了以3.15億元的價格轉讓東盛地產100%股權的《股權轉讓協議》。在蘭世立看來,該份“協議”正是此前《委托經營合同》中,對于“股權質押事宜”條款的一種延續!袄钴、楊嫚正是當時條款中所描述的‘融眾集團指定的第三方’。”蘭世立對記者表示:“《股權轉讓協議》名義是‘股權轉讓’,實為‘股權質押’!
對此說法,謝小青在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采訪的予以堅決否認!啊段薪洜I合同》與《股權轉讓協議》之間沒有任何的關系。”據謝小青透露,當時蘭世立是為了籌措資金,被迫將東盛地產賣掉。
一個值得關注的細節是,相比較《委托經營合同》中股權質押存在明確的“回購條款”,在3.15億元的東盛地產《股權轉讓協議》中,并無任何文字性的“股權回購條款”。
對此,蘭世立的解釋是:“當初雙方的約定是,如果我歸還了3.15億元的借款,東盛100%的股權將回購。其實質是個股權質押,但是該條款沒法寫在《股權轉讓協議》中!
對此說法,謝小青予以堅決回擊:“《股權轉讓協議》是東盛地產真實的股權交易,而非股權質押。3.15億元是股權轉讓款,而非借款!
“匿藏債務”還是“借雞下蛋”
這原本應是一個“愿賭服輸”的故事。
“如果他(指東盛地產股權受讓方)真的給了我3.15億元,我還不上這個錢,你再把東盛地產的股權拿去,我愿賭服輸。但事實上,他只給了我8550萬元!边@是蘭世立在多個場合提及的,“東盛地產案”中遭遇的“最大的不公平”。
對此,融眾集團法律顧問侯三才律師在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關于東盛地產的《股權轉讓協議》,有三個關鍵的構成:一是,股權轉讓的現金支付3.15億元;二是,雙方約定,由受讓方承接東盛地產此前的債務約3.34億元!耙虼,真實的股權交易價值應該是6.49億元!焙钊疟硎尽
而第三個關鍵的條款,則是除去協議約定中,受讓方承接的東盛地產此前債務3.34億元以外,發現有任何的“匿藏債務”,則受讓方可向轉讓方支付的任何款項中扣除該有關債務。
據侯三才透露,截至目前,受讓方發現的東盛地產的“匿藏債務”大約在5.52億元,其中“抵扣”了3.15億元的股權轉讓款中的2.29億元!耙虼,受讓方事實上已經按照合同約定,支付了全部3.15億元的股權轉讓款。”侯三才告訴記者,不止于此,受讓方還“墊付”了匿藏債務約3.23億元。
對于“匿藏債務”的說法,蘭世立并不認同:“有很多債務,其實是簽署股權轉讓協議之后發生的,并不存在‘匿藏債務’的情況!
但侯三才告訴記者:“我們所指的‘匿藏債務’全部是發生在簽署股權轉讓協議之前。”經濟觀察報記者從融眾集團提供的東盛地產債務明細表中看到,“抵扣”3.15億元中的的“匿藏債務”包括償還河南新鄭機場債務950萬元;償還武漢信用擔保公司債務3000萬元;償還交通銀行湖北省分行762.8萬元;償還湖北省科技投資有限公司債務10560.62萬元;償還遼寧省公安廳債務2000萬元等。
對于受讓方通過償還“匿藏債務”,用來抵扣股權轉讓款的說法,蘭世立還持有另一種觀點!笆聦嵣,很多償債的資金來源,并不是融眾方面的資金。而是受讓方在簽署股權轉讓協議之后,拿東盛地產的資產去銀行做抵押擔保獲得的資金。還有一部分,是東盛地產的銷售收入!痹谔m世立看來,受讓方屬于“借雞下蛋”:“這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合理的!
對此說法,侯三才回應稱,受讓方在獲取了東盛地產的股權后,去作抵押融資:“這是很正常的經營行為!
但在蘭世立看來,受讓方僅用8550萬元的現金代價,就獲取了東盛地產當時價值約16億元的資產:“而隨著光谷地塊的升值,目前該項目的價值至少在30億元以上。”
但侯三才卻認為:“盡管在交易的當時,并未對東盛地產做第三方資產評估,但當時的價值肯定沒有16億元。”
據侯三才還稱,截至目前受讓方在東盛地產項目上的累計總投入達17.89元,而截至2013年10月,從該項目獲得的銷售收入累計大約在4.8億元!翱梢哉f,截至目前受讓方在該項目上,遠未收回投資成本!
事實上,據經濟觀察報記者了解,東盛地產的股權究竟是質押還是轉讓?通過償還“匿藏債務”抵扣股權轉讓款是否有效?正是“東盛案”重審的兩大核心焦點。
盡管重審延期,但在法庭之外。兩位湖北商界的風云人物的“商戰”引發了商界、政府、新聞媒體的多方關注。
回顧與蘭世立的交往,謝小青頗為感慨:“我原本是在幫助他融資,現在卻被他反咬一口。這是一個典型的‘農夫與蛇’的故事!倍m世立則堅持認為:“正是陷入了他精心設計的融資圈套,才最終導致東星航空的破產!
一對最初的“商業合作伙伴”卻最終反目成仇,再一次演繹了商城如戰場的殘酷。而這場商戰的結局,還有待法院的最終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