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債“估算版”頻出業界稱逼近20萬億
章軻 張靜
盡管歷時4個月、被稱為“史上最嚴地方債審計”的結果尚未公布,但近期有專家和機構陸續釋放信息,稱中國地方債規模逼近20萬億元,須引起高度關注。
由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揚牽頭完成的《國家資產負債表編制與風險評估》報告昨日公布。結果顯示,2012年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加總的債務接近28萬億,其中地方政府債務19.94萬億。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此前表示,據內部信息,地方債總量不會超出媒體所說的20萬億元,總體仍在安全區內。中央特別強調,地方債風險防范的重點將是區域和項目風險較高的個別對象。
事實上,近年來各界對于地方債風險的擔憂與日俱增,13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更是將防控和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列為重點任務。在多家機構紛紛拿出“估計版本”的背景下,地方債審計官方結果已成為經濟領域最受關注的話題之一。
社科院:中央與地方政府總債務近28萬億
據李揚介紹,關于國家資產負債表的研究于2011年展開,“當時一方面全球的金融危機繼續惡化,另一方面在國內的地方政府債務問題突然集中爆發,加上中國經濟連續幾個季度增長速度下滑,當時全世界都唱衰中國,有的國際評級機構據此下調了中國的主權評級。”
“當時我們面對的國內外環境都非常有挑戰性,挑戰的集中點就是中國債務問題。”李揚告訴記者,要想全面分析中國的債務問題,必須建立中國的國家資產負債表,“在負債表這樣一個科學的國際公認的框架下,來回答國外的一些挑戰。”
國家資產負債表綜合反映一個國家的資產總量、資產結構、負債總量、負債結構以及資產與負債的關系,同時還分別反映國內主要經濟主體(非金融企業、金融機構、政府、居民等)的資產與負債狀況。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編制全國和地方資產負債表的要求。據記者了解,國家統計局目前也正在加快國家資產負債表的編制工作。
為編制國家資產負債表,中國社科院動員了經濟所和金融所兩個所的研究力量。研究成果包括:中國的國家凈資產(非金融資產加上凈對外資產)在2011年超過300萬億元。國家整體資產負債率呈上升趨勢,債務風險相應提高;主權部門(或廣義政府部門)的資產大于負債,凈資產額為正,表明在相當長時期內,中國發生主權債務危機的可能性較低。
研究發現,2012年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加總的債務接近28萬億,占當年GDP的53%。其中地方政府債務19.94萬億,須引起高度關注;另外,企業部門杠桿率(企業債務占GDP比重)已達113%,超過OECD國家90%的閾值。如果將非金融企業、居民部門、金融部門以及政府部門的債務加總,那么全社會的債務規模達到111.6萬億,占當年GDP的215%。這意味著全社會的杠桿率已經很高,去杠桿在所難免。
“與日本、英國、西班牙、美國、德國等這些國家比較,中國的總債務占比是最低的,其中最高的日本是512%,中國是215%。”李揚說,分項目來看,中國居民債務占比是較低的。金融機構占比也較低,政府債務占比是中等水平。
高層強調防控債務問題重要性
2011年審計署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底,全國地方政府性債務余額10.7萬億元。此后盡管官方再未公布詳盡的地方債務數據,但陸續有政府官員透露,地方政府性債務以每年3萬億左右的速度遞增。
今年8月,審計署展開全國政府性債務審計,此舉被視為對國內地方債務的“大摸底”,有媒體報道稱其為“史上最嚴地方債審計”。目前,多方信息顯示,此輪政府性債務“摸底”的數據應該已經出爐,只待公布。
事實上,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將防控和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列入了重點任務。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院院長王雍君就此表示,這凸顯出債務問題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之后新局面中的特殊重要性。邏輯上可以解讀為,如若不能及時和有效管控日益累積起來的地方債務風險,新局面下的所有任務和相關改革,都很可能勞而無功。
王雍君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地方債務風險管控開具了兩劑藥方:其一,以全口徑預算管理作為實現源頭控制的突破口和制高點。全口徑預算的本質在于確保政府預算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其二,將債務納入政績考核,強調省區市要對本地區的地方債務負責。而現行黨政官員問責制存在不少明顯的缺陷,而債務問責的缺失極大地助長了“管借不管還”的冒險行為。
對于如何避免未來可能出現更多名目繁多的地方隱性債務?接受采訪的專家均認為,明確中央和地方政府各自的債務責任,中央政府、上級政府不能向地方政府或者下級政府發出錯誤的“兜底”信號,是重要的一環。
此外,對于化解目前的債務風險問題,財稅界一直呼吁通過推動政府債券市場和債券評級機構建設,逐步加強對政府債務的市場約束。
12月16日,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人民日報》發表《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的文章,提出要建立在地方政府信用評級基礎上地方發債的管理體制。
賈康則表示,這一次中央特別強調把地方債風險防范和中長期制度建設結合在一起,在總量上注意局部和項目的風險,加快制度建設,以陽光負債的機制替代隱性負債的機制,才能使機制發揮正面作用的空間打開。
但也有學者對記者表示,如果要對地方政府信用評級,那么這次公布的地方債務數字恐怕也不會太高,否則可能將影響評級。還有機構表示,在對地方政府的信用評級中,如何評估中央或上級政府對地方或下級政府債務有無承擔責任,是一個棘手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