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方家喜 張彬 陽建 北京報道
17日,上海市政府正式出臺《關于進一步深化上海國資促進企業發展的意見》,從國資管理、國資布局、國有企業層面分別確立了目標,改革方案涉及國企分類監管、國資流動平臺搭建、股權激勵擴容等20條細則。這預示著,體量上僅次于央企國資系統的上海國資,在經過五年前的改革后開始啟動深層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當天頗受市場關注的上海國資概念股早盤紛紛走強,界龍實業漲停,中華企業、第一醫藥、蘭生股份、上海鋼聯漲幅逾3%。
據了解,這份被稱為“二十條”的改革方案經歷了一年多時間的反復討論,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前已基本敲定,并在貫徹三中全會精神作進一步完善之后向社會發布。“二十條”與此前改革方向一脈相承,定下六大目標,強調四個重點,分別是完善市國資委系統企業分類監管、深化市管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改革、完善注重長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建立公開透明規范的國資流動平臺。觀察人士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改革的最大亮點是,政府對國企的監管從管資產轉向管資本,并在對國企進行明確分類的基礎上進行分類監管,逐步提高國有資本收益上繳比例。
日前,上海市市長楊雄在國資改革會議上表示,上海國資新一輪改革方案具體目標之一是:建成統籌協調分類監管的國資監管體系。國資監管機構依法履行出資人職責,分類推進改革調整和管理,完善管控模式、考評體系,形成規則統一、分類分層、權責明確、運轉高效、規范透明的國資監管體系“把國資分為突出市場導向和產業發展的競爭類企業,承擔政府特定功能和任務的功能類企業,主要提供公共服務或產品、保公益惠民生的保障類企業等三大類。”楊雄說。
根據改革方案,上海將調整優化國資布局結構。推進國資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基礎設施與民生保障領域集聚。 此前上海國企經歷過兩輪改革。最早一次是在1993年,上海都市型經濟體成型,到了必須整體轉制之時,當時的改革是直接把某主管局改為某控股公司。第二輪改革始于2008年《關于進一步推進上海國資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發后,上海開始了國資大整合。這次改革,最主要的變化是在開放性和市場化重組方面取得突破,此后幾年內也一直朝此方向發力。按照上海“十二五”規劃,國資證券化水平要達到40%以上,目前這一數字比例約為37%。經歷兩輪改革的上海國企一直以來有著引領國企改革的意義。上海國資系統企業占據了全國地方國資資產總額的1/9,凈利潤占全國的1/4。2008年金融危機時上海國企也為本市G D P貢獻了四成。
有關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上海國資改革方案對其他地區國資改革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參與改革方案討論的復旦大學企業研究所所長張暉明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這次上海國企深化改革的特點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國資委工作方式和內容。這次強調完善資本市場體系,就是要從管資產到管資本為主,一字之差涉及國資管理內容、對象、行為方式等領域,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此外,分類監管模式的落地和激勵約束機制是兩個重點,關于前者上海已經探索多時,比如產業類、投資類、公益類、科研類等不同類型企業的監管模式,這有利于調動各類資本的積極性,整合各類資本的長處;而激勵機制,是這次改革的一個亮點。此前上海也有探索,如綠地集團經營者團隊持股的做法比較成功,但新改革具體還需要研究出一個比較科學的持股比例關系和分紅標準。
專家還表示,上海再啟國資改革意味著上海國資重組整合大戲將漸入高潮。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有關研究員認為,改革方案中有兩方面政策導向將有利地促進上海國資國企重組。一是這一輪改革提出建立不同國資運營平臺,按照市場化規則來經營國有資本。二是提出加快推進企業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加快整體上市或核心業務資產上市,暢通國有資本合理流動渠道。
記者從上海國資委了解到,在過去的改革中,上海有兩個國資平臺,一是以產業為主的上海國盛(集團)有限公司,二是以金融資產為主的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去年上海市國資委又成立了一個資本運作平臺———上海國有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張暉明表示,“此次改革不一定需要再成立新的資本運作平臺,可以在現有條件企業主體上重新規范功能,明確職責。”
中信證券等機構最新的研究報告稱,依托于資本市場和市場化的并購重組,上海的國資整合不僅包括了未完成整體上市的公司加速證券化進程,也包括了大產業集團進一步的“做大做強”。因此,未來將會呈現更多樣化的整合方式和手段。研究報告認為,上海國資下一步除了對現有產業鏈的“延伸”和“挖掘”,對于擁有多個業務平臺的產業公司,如何平衡各個業務板塊關系,使上市平臺更好地為集團所用,以實現產業鏈的發展和突破,也是各個產業集團未來的課題。此外,為實現大集團各項業務的發展和升級,單一的產權結構亦無法滿足實際發展之需要。因此,上海國資引入國內外戰略投資者也就成了重要的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