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視角下的調控新路:從“調短期”到“利長遠”
業內認為,對于年內部分城市高達30%的房價飆漲,政府不再從壓低“需求”著手,而是調整思路增加“供給”。
10月2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快推進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建設,“要千方百計增加住房供應,同時要把調節人民群眾住房需求放在重要位置”,“總的方向是構建以政府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的住房供應體系。”
曾參與上海市住房制度改革的浦東改革與發展研究院房地產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戰軍判斷,梳理全會前后中央關于房地產的表態可見,樓市調控政策已出現三大調整: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構建以政府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的住房供應體系;政府工作重點是做好保障房的建設和分配,形成各方共同參與的局面。
回望中國房地產市場的來路,對這一調整的認識將更為深刻。
1988年,國務院印發住房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十年后,1998年7月3日,新中國住房制度史上的分水嶺出現:福利分房在制度上壽終正寢,市場化住房消費由此啟動。
在住房分配貨幣化改革、積極財政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激勵下,到2003年,中國房地產業逐漸成為支柱產業,同時,樓市投資過熱、投機需求冒頭,央行開始收緊銀根,從此,樓市開始了“過熱-調控-飆漲-再調控”的循環。
此后的歷年調控,大多突出限銀根、限地根、限交易。其間也曾提出全面治理樓市,增加供應端、構建多元化體系,但很快又回到調控房價上。如何建立真正的長效機制?
業內人士分析,一系列重要講話政策透露出中央的應對之策:政府和市場住房供應體系并舉,由堵轉疏,增加供應,逐步化解當前房地產發展存在的問題。
首先,在供應端,從供地這一源頭著手,增加樓市供給。“加大供給”在未來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中具有重要權重,而建設用地結構的優化則是未來土地政策的重要取向。
事實上,國土資源部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住宅用地供應遠超近五年同期均值,同比增約30%。
其次,在需求端,“把調節人民群眾住房需求放在重要位置,倡導符合國情的住房消費模式”。華創證券分析認為,這意味著推進房地產稅改革、擴大試點已是近在眼前。
第三,在手段上,調控回歸市場化方向,同時實行兩分法:商品房強化市場化運行,保障房需要政府調控。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同時更好發揮政府的作用。北京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陳國強等專家認為,未來的樓市調控長效機制的一個大方向應是逐步淡化行政手段、回歸市場化。
新華網上海11月27日電(“新華視點”記者徐壽松)看似沒變,其實已大變。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對于“房價”、“房地產調控”等熱點話題雖未置一詞,但有關“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把進城落戶農民完全納入城鎮住房和社會保障體系”,以及“加快房地產稅立法并適時推進改革”等重大基礎性改革舉措,被專家視為頂層設計下的住房政策新路。
檢索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以來的歷屆三中全會決定,比對自2003年開始為抑制房地產過熱而采取的各種調控措施,會發現,房地產調控政策正在經歷十年來未有之大調整。
房地產稅:并非打壓房價,但有利減少泡沫
在上海、重慶兩地試點兩年多的房產稅真的要來!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加快房地產稅立法并適時推進改革”的表述,頓成熱議焦點。市場人士、學者專家紛紛解讀,認為這意味著房產稅試點即將在更大范圍展開,有的甚至對房產稅開征的時點、稅率、減免額度作出預測。
細察之,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房地產稅改革的決定,與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在條件具備時開征物業稅相比,指向更為明晰,任務更加緊迫。
房地產稅改革究竟會帶來什么?
從各國案例看,房地產稅作用有三,一為地方政府提供財政收入來源,二可調節社會貧富差距,三能增加持有房屋成本,一定程度上影響樓市預期。
“房產稅改革是我國新一輪房地產調控的制度建設內容!必斦控斦茖W研究所所長賈康說,其目的并非單純為打壓房價,實質上是經濟調節杠桿;蛟S,房產稅難以改變未來伴隨城市化進程的房價上漲趨勢,但一定有對沖房價上升、減少泡沫的效應。
聯合國[微博]經濟與社會事務部全球經濟監測中心主任洪平凡認為,作為市場經濟國家普遍征收的稅種,房地產稅既能穩定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也能對調節貧富差距起到一定作用。這就意味著,稅收工具是房地產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