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周洲 發自北京
2012年1月1日,“營改增”試點首先在上海啟動,今年8月1日開始在全國范圍內推廣。財政部數據顯示,2013年企業將減輕負擔約1200億元。但有業內人士指出,部分行業還處于調整完善階段。
昨日(11月26日),商務部流通發展司副巡視員王選慶在商貿流通發展專題新聞發布會上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針對“營改增”以來,物流企業反映稅負“不降反升”的問題,財政部正在研究將公路收費納入抵扣的辦法。
“8月以來,交通運輸行業中很多企業反映成本在上升,稅負水平在上升。”王選慶說,“我們跟財政部稅政司的官員多次進行過溝通。營改增是一個過程,導致物流企業稅負和成本上升主要是抵扣問題,有些項目不能抵扣,不能形成完整的抵扣鏈。”
目前,物流企業可抵扣的項目只有購置新的運輸設備、燃油費和修理費所含的進項稅。存量資產、人工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檢測等均不屬抵扣的范圍,對倉儲、貨代企業抵扣很少,反而對原3%的裝卸費改為6%的增值稅,對代收代付的建港費、商檢費、通關費等不抵扣,作為營業收入納稅。
物流企業成本中最大的抵扣項是燃油稅,現在可以通過購買油卡拿到增值稅專用發票就能抵扣。
但業內人士指出,并不是所有的加油都能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油卡的使用存在難度,每次充值都要到加油站去圈存,而圈存又有兩個問題:不是所有的加油站都好圈存;其次必須在白天工作時間內辦圈存,而貨運車輛夜間行駛情況較為普遍。此外還有許多加油站不接受加油卡,其他民營加油站更難操作。
針對上述情況,王選慶說,財政部和稅務總局也在研究抵扣方面的政策。
他稱,財政部正在研究把公路收費納入抵扣的方法:“如果這些問題都解決了,那么交通運輸企業的稅負會下降。這是可以預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