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微博]北京11月13日電 (劉然)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劉尚希今天做客人民網解讀三中全會公報財稅熱點。
三中全會公報中提出,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科學的財稅體制是優化資源配置、維護市場統一、促進社會公平、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須完善立法、明確事權、改革稅制、穩定稅負、透明預算、提高效率,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要改進預算管理制度,完善稅收制度,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
劉尚希說,這段描述一共三句話,第一句話實際上明確了新的歷史階段財政的定位,對財政的職能作用給了一個明確的表述;第二句話講到了怎么改。
“財政改革怎么改?頭一句話就叫完善立法,法字當頭”,他認為,“法”放在首位,說明其他的問題都要依據法制的理念,運用法制的思維來去推動整個財政改革。財政改革的整個過程和各個方面、各個環節,都要運用法制的思維和理念。他舉例說,像明確事權,實際上也是要從法制的角度來考慮。現在事權的劃分,可以說還沒有一個很明確的法律的規范。比如說中央與地方的事權的劃分,現在還是一種以行政的手段或者經過紅頭文件的辦法來進行調整的,但委托性的事權越來越多,委托性的事權過多,事權的履行過分下沉,從國家治理的角度來說是不利的。這樣就意味著中央對于地方的依賴性就非常大。如果地方有自己的小九九,考慮自己的問題,中央委托給它的這些事權,可能就得不到有效的履行?峙戮蜁a生風險,而且這種風險還不是一般性的風險,是公共風險。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明確事權更多的運用一種法制的思維來考慮,完善中央與地方的事權的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