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能否撬動民生
一方面,民眾期盼越來越高,另一方面,經濟下行期,政府買單越來越感吃力
文/《財經國家周刊》記者 于小龍
看病、上學、養老,被一些人概之為民生“三座大山”的問題久矣。
一方面,民眾期盼越來越高,另一方面,經濟下行期,政府買單越來越感吃力,過于依賴政府直接投資的思路也有低效等弊端。
用民營撬動民生,于是成為改革者一石二鳥的方略。
三中全會前,“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與“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基礎性作用”兩種分別針對政府和社會資本開放的改革信號不斷釋放出來。其中,2013年8月2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健康服務業”的新提法,尤其引人關注。
此次會議認為,加快發展健康服務業,不僅是滿足群眾迫切需要的一個重大舉措,也是形成新的增長點、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
知情人士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中國此前對該領域的提法是“醫療衛生事業”,而“健康服務業”意味著屬于國家公益領域的醫療衛生事業正向以民營經濟為主體的第三產業延伸。
一個月后,9月28日,國務院發布《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政府職責和職能轉變,開放社會資本進入公共服務非基本保障領域,成為下一步的改革方向。
相關人士透露,在下一步的公共服務領域改革中,政府職能與市場功能將被明確區分,基本保障劃歸政府,而非基本保障的領域讓給市場。政府和市場被理解為一個統一而非對立的整體。
和一些經濟領域改革完全對民營放開不同,公共服務領域的改革如同一個人體,骨頭與肌肉的功能必須嚴格區分,但又相互協調。政府資金將加大對基本保障、基礎教育和重點學科的投入,各級政府舉辦的公立醫院、義務教育體系和養老機構將得到加強,由此搭建起整個公共服務保障體系的“骨架”。
而社會資本將承擔“肌肉”的功能,依托于“骨架”發展形成充足和多樣化的供給體系。同時,政府監管、社會監督以及市場化的控費、監管體系也必須同步發展,構成整個機體的免疫系統。
當前的情況是,在基本保障任務尚待完全履行的情況下,政府系統壟斷了過多的市場要素。比如,盡管中央政策層面已經實現對公立醫院與民營醫院同等對待,但在實際操作層面,醫保定點醫院的審批卻依舊沿襲舊有行政管理體系,民營醫院必須要經過行政評級。而一些地區醫院評級標準、體系僅針對公立醫院設定,民營醫院難以通過評審。
一些民營醫院依然被“玻璃門”擋在現有醫保支付體系之外。而不能進入醫保體系,民營醫院打破壟斷、與公立醫院競爭,就流于空談。
社會資本辦醫的尷尬,在教育、養老等公共服務領域也同樣存在。醫療保險、養老保險難以和民辦機構對接,職業身份和保障很大程度上仍然依附于行政體制。
健康醫療、教育、養老等公共服務市場并非一般性商品市場。其消費主體與供給主體之間的信息獲取與博弈能力天然不對稱。因此,政府一方面要從行政方面退出其過度占有的市場要素,另一方面對市場的監管也不能缺位。
目前,一些民營醫院、民營教育機構通過虛假宣傳、違規診療和高額收費謀求短期暴利的行為屢屢曝光,反映當前我們的社會資本尚不成熟,政府監管和市場良性競爭機制嚴重缺失。
正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研究部副主任佘宇所言,“公共服務產業絕非短期投資者的淘金之地。”
據國務院醫改辦原副主任徐善長對《財經國家周刊》記者介紹,目前政府正在就醫療市場監管進行有益的嘗試。針對醫院的醫保總體控費試點,正在部分城市展開。廣東、江蘇、河南等地部分城市試點的以商業保險公司代為管理新農合資金、直接監管醫療行為的試點也已取得一定效果。
國務院醫改辦“十二五”醫改規劃專家組成員、上海交通大學[微博]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馬進預計,下一步引入商業機制實現市場自我糾錯的改革有望率先推出,而相關政府職能的轉變則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