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國企為主的、傳統行業的、融資者的、層次單一的資本市場,能否成功向中小微企業的、新興產業的、投資者的、多層次的資本市場轉變?
中國資本市場誕生20多年來,相當程度上仍是一個“畸型兒”,場內市場一直“一枝獨秀”,股市長期偏向融資者。
這一國企為主的、傳統行業的、融資者的、層次單一的資本市場,能否成功向中小微企業的、新興產業的、投資者的、多層次的資本市場轉變?在十八屆三中全會開啟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布局中,資本市場能否脫胎換骨?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資本市場作為經濟大局中的重要一環,如何更好地為“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這三方面任務服務,料將是三中全會籌謀資本市場改革的一個出發點。
從近年來中央重要文件有關資本市場議題的表述看,無不緊貼“服務實體經濟發展”這一要求。
2012年十八大報告和金融業“十二五”規劃對資本市場提出要求:“健全促進宏觀經濟穩定、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現代金融體系”,“著力提升對實體經濟的服務能力”。
2013年6月19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也指出,要優化金融資源配置, 盤活存量,用好增量,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業內預計,十八屆三中全會及其開啟的改革新局,強調資本市場要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方向應該不會改變的。而落實這一要求,關鍵在于盡快建設和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
多層次資本市場包括股票市場、債券市場、衍生品市場和并購市場。層次分明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是完善資本市場結構、提升資本市場功能的重要基石。一個完善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應該能夠滿足不同規模、行業、經營狀況和盈利水平的企業的融資需求,同時滿足不同投資金額、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的投資需求。
海通證券研究認為,產業轉型升級是當前中國實體經濟發展中的最核心問題。讓金融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目前就是要通過市場化手段,讓資金流向新興產業、三農、小微企業等領域。
在業界看來,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最利好的是服務業和新興產業,而此類產業中大多是體量較小的民營企業,亦即中國經濟中最有活力的市場主體,它們會追尋經濟中最有前景的行業。
完善的多層次資本市場能夠加大對此類企業的資金支持力度,并鼓勵創業投資機構和股權投資機構投資此類企業,運用市場手段將更多金融資源投向此類市場主體,最終達到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加快“轉方式、調結構”進程的宏觀目的。
除了不同層級的股票市場滿足不同融資需求外,未來債券、衍生品和并購市場發展空間都很大。
當前中國場內市場的發展已經比較完善,股票市場由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以及場外市場形成了“倒金字塔”結構。作為“金字塔底”的場外交易市場是整個市場體系的基礎板塊,本應是最為龐大和活躍的,但是,目前中國資本市場基礎板塊的活躍度和影響力都偏低。
海通證券認為,隨著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設,未來股票市場發展的重心將轉移至創業板以及場外市場,從而逐漸形成“正金字塔”結構。
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構建,對維護市場公平、保護投資者利益將提出更高要求。這也是中國證監會當前推進的重點工作。證監會主席肖鋼已經明確指出,要將工作重點轉到加強監管執法和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上來。業內期待,該項內容在十八界三中全會上有所反映。
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不僅需要“除惡”,還需要“揚善”。對投資者而言,監管層能提供的首要之善,乃是讓資本市場被長期忽視的“投資功能”得以凸顯,改變當前“重融資、輕回報”的思維模式。
A股市場新股發行工作自2012年10月暫停以來,至今已一年有余,遲遲不能開閘,已經反映出監管層對融資與投資功能不平衡問題的認識。在支持者看來,不平衡、不公正的融資,還不如不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