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做客央視,解讀浙江經濟。以下內容根據2006年央視內容節選。
習近平:把不該管和管不好的事情交給市場去管
解說:看得見手,看不見的手。
習近平:關鍵是處理好兩只手之間的關系。
解說:干在實處怎么干?走在前列怎么走?《中國經濟大講堂》本期主講嘉賓習近平,繼續打開經濟問號。
習近平:干在實處怎么干?走在前列怎么走?我們干在實處的四個重點,第一個方面是改革,浙江的活力之源在于改革,因為我們率先建立了調動千百萬人積極性的激發千百萬人活力的體制機制,這個首先是體現在具有先天的市場屬性的民營經濟方面,從經濟意義上說,民營經濟已經成為浙江經濟的一個重要支柱。
1978年到2004年,浙江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量的71.4%來自于民營經濟,其中的55.7%,是個體私營經濟創造的,從社會意義上來講,民營經濟發展使浙江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創業者群體,說得通俗一點浙江是一個中小老板的社會,是一個創業者的社會,因為我們現在的在浙江注冊的個體私營企業有210多萬(戶),這樣的話就是我們所講的是一種最為合理的社會結構,我們說橄欖型社會結構,中間收入大,兩頭收入小這樣的橄欖型社會,就是中等收入群為主體的社會,這是一個和諧社會的結構,它提供了一個有利的條件,而且民營經濟的發展它和國有企業多種所有制并存,相互促進、相得益彰,這個在浙江也體現得非常充分。
民營經濟的發展為浙江的國有企業改革乃至整個的宏觀領域的改革提供了一種動力源[-0.79% 資金 研報]泉,不是說民營經濟發展國有企業就要衰落,或者陷國有企業于絕境,絕不是這樣,在我們這里反映出來的是相得益彰,反而為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創造了優越的外部條件,實現了不同所有制經濟的相互融合、共同發展,目前浙江的國有經濟總量比改革開放之初增加了42倍,全省的國有企業資產總額排在全國的第五位,總資產報酬率居全國第一位,凈資產利潤率居全國第二位,利潤總額居全國第三位,就是蛋糕做大了,國有企業相對地也就大了。
為什么說它是一種動力的源泉?民營企業多的地方先發的地方,民營企業的一些市場屬性的一些東西對國有企業也有著客觀上很大的影響,起著一個促進(國有企業)觀念更新的作用,民營經濟發展得好,它去參與國有經濟的改制,這方面的機率高,民營經濟多,國有企業人員分流轉換身份這樣的蓄水池也就大,浙江的市場化程度也走在了全國的前列,這個市場化的概念在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已經說得很明白了,就是提出了兩只手的理論。
一只是政府看得見的手,一只是市場無形的手,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還是離不開這兩只手,關鍵是處理好兩只手之間的關系,這方面浙江已經做了很多的探索,我們現在提出要努力建設服務型政府,法治政府,有限政府,我們推進行政審批制度的改革,浙江過去有3000多項政府審批,減少到現在只有800多項,成為全國審批簡化(審批手續)比較少的一個省,我們還通過機關效能建設,使辦事效率大大地提高,審批項目減少了,政府騰出更多的精力抓服務,市場的這只手壯大了,政府也可以轉換出更多的職能,把該管的事情管好,把不該管和管不好的事情交給市場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