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見聞
早報記者 胡蘇敏
10月2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重申,中國政府性債務總體上處在安全可控范圍內,未來將繼續嚴控赤字率。
李克強是在當天召開的世界審計組織第21屆大會開幕式上作出上述表態的。李克強說,目前中國政府的赤字率在2.1%。隨著經濟增速的“換擋”,財政很難像過去那樣以兩位數增長,我們必須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提質增效,使財政收入與經濟發展相匹配,把財政赤字和債務規模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值得關注的是,為緩解對大規模隱性地方債危及國家金融穩定的擔憂,地方政府市政債券試點擴圍聲再起。
10月20日,路透社報道稱,中國或將于下個月決定擴大地方政府市政債券試點計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已向國務院提出建議,“‘打開前門,堵住后門’,擴大地方政府獨立發行債券的范圍。”
所謂市政債券,是指地方政府根據信用原則、以承擔還本付息責任為前提而籌集資金的債務憑證,一般用于交通、通信等地方性公共設施的建設。市政債券屬于地方債的一種。
中國財稅法學研究會會長、北京大學財經法研究中心主任劉劍文稱,“對市政債券,要采取積極、謹慎的態度。從‘收’的角度,它是一種收入,到期以后,還本付息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適當給予地方必要的稅收立法權,原因就在這里,現在中國的地方基本沒有稅種的立法權。”
目前,中國地方政府幾無舉債權。預算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審議稿恢復了現行預算法第二十八條的規定,“地方各級預算按照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的原則編制,不列赤字”,“除法律和國務院另有規定外,地方政府不得發行地方政府債券。”
目前地方政府主要通過地方融資平臺、銀行借貸等方式為基建項目融資。渣打銀行[微博]上周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估計,目前中國地方政府性債務規模可能達到21.9萬億-24.4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8%~42%。
劉劍文認為,“預算法第28條第2款中,關于地方政府不得發債券是一個附條件的條款。這意味著,如有‘法律和國務院另有規定’這個條件,地方政府是可以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的,并非絕對不能發行。”
2011年,上海市、浙江省、廣東省、深圳市開展地方政府自行發債試點,但發債規模須由國務院批準,還本付息由財政部代辦。
據劉劍文稱,1994年中國進行分稅制改革后的20年間,隨著財稅改革的推進,實際上造成財權上移、事權下移,地方財力越來越小,與其所提供的公共品不相稱,而近些年出現的“土地財政”也不是長久之計。
他認為,解決地方財政困境有多種方式,一是中央財權適當下移,其中包括下放部分稅種的立法權給地方,以及允許地方市政債券的發行;二是事權適當上移,比如社保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