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
涮人的羊肉
這幾天,公安部公布的十起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注。特別是其中的“羊肉造假案”,因為手段惡劣、去向復雜,所以關注最為強烈。都說是掛羊頭賣狗肉,可在這起案件中,消費者都不知道不法分子掛著羊頭賣的是什么了。那我們就帶著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這假羊肉的“前世今生”。
據犯罪嫌疑人衛某介紹,他所在的展家村有多個制售假羊肉的作坊,原料多來自山東等地區。因為這些地區有許多養狐貍的養殖戶,而這些養殖戶主要為獲得狐貍毛皮,剩下的狐貍肉經不法分子之手廉價出售,到了不法商販的手中,加工成假羊肉販賣獲利。
記者在山東調查時發現,冒充羊肉的,還遠不止狐貍肉。在山東陽信這個小小縣城,肉制品加工廠卻有大大小小將近兩百家。在當地出產的各類肉制品當中,價格最低廉的就是一種用鴨胸脯肉加上羊尾油制成的復合肉卷。雖然這種復合肉卷里基本上沒有羊肉,可外包裝上還是被貼成羊肉卷或是小肥羊,一些廠家還夸下海口,標簽想貼啥就能貼啥。
那么,用鴨肉來冒充羊肉,為什么消費者嘗不出來呢?原來,生產廠家自有辦法,用羊油把味道帶到鴨肉里面,讓人吃不出來。攤主們私底下告訴記者,這里售價在每斤20元以下的,基本都是混合肉卷,多多少少都混了其它肉。
據記者了解,市面上純羊肉的價格大約是30元一斤,而混了別的肉,批發價就能大大降低,很多客戶專程來買這種便宜的混合肉,所以批發商們的生意一直都很好。
這樣的假羊肉在被銷售時,消費者有可能發現什么異常嗎? 記者來到位于上海市浦東區的周浦萬達廣場,走進了一家名叫品尚豆撈火鍋店,點了一份38元的精選羊肉組合,一共三盤,上下兩盤叫極品羔羊肉,中間那盤叫鉆石羔羊肉。雖然名字聽上去挺豪華,可這所謂的羊肉,紅肉與白肉的間隔卻異常明顯,記者用筷子夾起一片,輕輕一拉,兩個部分就輕易分離了。再夾起一片放到鍋里煮,紅白部分就完全散開了。
對此,火鍋店店員一開始的解釋是,速凍羊肉都這樣。后來又解釋說,速凍肉基本上都會有這樣的情況,它有個擠壓的過程,如果擠壓不是太嚴實,有時候就會產生這樣的狀況。
記者對工作人員的解釋并不認可,于是店長就從廚房里拿出來還未拆封切片的產品想要自證清白?墒怯浾邊s發現,外包裝上除了標注了“新西蘭羔羊肉卷”的字樣之外,找不到任何廠家、生產日期和配料表。在記者的一再追問下,店長承認,他們賣的并不是百分百的羊肉。
羊油、羊肉--在當地,它們的發音幾乎分不出來,但是它們的價差,那可是太明顯了。真羊肉從2010年10月到2012年10月,一路從35塊錢一公斤飆升到接近50塊錢一公斤;一噸最少得4萬多元。而假羊肉呢?一噸不過1.3萬元到1.5萬元,這甚至比用來造假的鴨胸肉的價格還低。這說明假貨里還得摻假,是假上加假。摻的是干什么?水。
在某肉制品加工廠,工作人員把加了水的復合肉卷切片放在手上,短短幾十秒就化了,手上滿是水。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確保加到肉卷里的水分不流失,他們還會在里面加一種叫保水劑的東西。
據介紹,食品用保水劑是一種復合磷酸鹽,在肉制品中,每千克不得添加超過5克。要是100斤加1斤,就等于超標了100%。而這樣的肉,消費者食用后會有什么反應呢?
上海市食品研究所技術總監馬志英表示:超過這個量對人體鈣的吸收會有影響,可能會造成鈣的流失,特別對于一些老年人、青少年、孕婦,潛在的危害風險是很大的。
這些大量的假羊肉讓市場上的羊肉消費驟然降溫。
“鉆石羔羊肉”,這是想說這羊肉不好消化嗎?那這倒是句真話。用“好包裝、好名字、進口貨”來糊弄消費者,這并不是什么新鮮事。前兩天報道過的貼牌洋奶粉,也是這類問題。大家都關心,這些偽裝如何剝去?我們看不透,那誰能看得透呢?
這些假羊肉,相關部門能不能檢測出來呢?假羊肉事件發生后,上海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第一次檢測后,得出的結論竟然是:樣品中含有羊源性成分。但是,羊肉比例有多少,是否有鴨肉卻無從得知。
上海市浦東新區食藥監所長助理周璇表示:現在檢測技術只能對成分做定性分析,定量還做不到。上海食藥監執法人員說:“我們只是靠感官,靠手摸靠鼻子聞,沒有發現什么異常!
專家表示,要杜絕假羊肉上餐桌,光靠末端檢查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最關鍵的還是要不斷完善法律法規,從源頭開始,就對危害食品安全的行為狠狠打擊。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厲曙光認為還是法律的問題,法律的高壓態勢不夠,嚴懲不夠。上海市食品研究所技術總監馬志英說:政府監管部門在生產的源頭應該對這種制假售假,危害食品安全的事情進行嚴厲打擊,這樣才能根本解決問題。
專家學者和檢測部門說了實話,雖然有遺憾,卻也有道理。市場,是流通的最后環節,要求有迅速的反應,如果全部安全保障都依賴這個環節,那勢必花費巨大的時間和經濟成本,而且十幾億人的巨大供應,指望這一個環節去檢測,就算技術條件可以實現,從數量上也根本管不過來。正所謂守土有責,這是大家的事,那就必須大家都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