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平穩增長——2013年一季度中國百名經濟學家信心調查報告
預期國內經濟持續平穩增長,就業形勢穩定,但消費升溫力度不夠強勁。建議保持貨幣政策穩定;加快完善社保;促進養老、醫療保健和教育產業發展
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于2013年3月進行的中國百名經濟學家信心調查顯示,2013年一季度經濟學家信心指數為5.78(取值范圍在1-9之間),與上季度基本持平(回落0.05點),表明經濟形勢保持穩定。
其中,反映經濟學家對當前經濟形勢滿意程度的即期景氣指數為4.90,比上季度微升0.16點;反映經濟學家對未來經濟走勢樂觀程度的預期景氣指數為6.66,比上季度微降0.26點。
本調查遴選了國內有代表性、對宏觀經濟有研究的80位經濟學家,按姓名漢語拼音順序依次為:蔡洪濱、陳道富、陳淮[微博]、陳浪南、陳平、陳彥斌、程永照、遲福林、丁寧寧、范劍平[微博]、馮興元、郭克莎、何自力、賀力平、賀強、洪銀興、華而誠、黃少安、黃衛平、紀玉山、金雪軍、雎國余、李泊溪、李、李國璋、李康、李苗獻、李善同、李天德、李曉西、李迅雷[微博]、梁優彩、梁中堂、劉厚俊、劉小川、馬曉河、茅于軾、潘云、任若恩、邵挺、史晉川、談敏、談世中、田秋生、汪濤、汪同三、王廣謙、王建、王、王小廣、王小魯、王一鳴、魏杰、吳曉求[微博]、夏興園、徐長生、葉灼新、易憲容、喻新安、袁志剛、臧旭恒、曾五一、張寶通、張軍擴、張曙光、張卓元、章錚、趙俊臣、趙凌云、趙敏、趙志耘、鄭超愚、周黎安、周立群、周天勇[微博]、周振華、周志斌、諸建芳、祝寶良、左小蕾。通過問卷了解他們對當前經濟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的判斷,并征求他們對未來宏觀經濟政策及改革的建議。
美國經濟平穩增長
歐債壓力不減
在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支持下,美國通過四年結構調整,經濟自主增長能力不斷增強。2013年初的減赤行動并未對經濟造成大的沖擊,制造業仍在持續擴張,個人消費平穩增長,股市樓市表現活躍。
對于未來六個月美國的經濟走勢,18%的經濟學家預期“加快向好”,比上季度增加6個百分點;79%預期“緩慢復蘇”,比上季度減少4個百分點;3%預期“有所惡化”,比上季度減少1個百分點;沒有經濟學家預期“陷入衰退”。總體來看,經濟學家對美國經濟持緩慢復蘇的判斷,并且樂觀程度有所提高。
美國量化寬松政策退出預期、財政赤字水平漸歸常態,以及歐、日債務形勢演變,均會對美元走勢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調查結果顯示,51%的經濟學家預期未來六個月美元將呈現“寬幅震蕩”走勢,比上季度增加19個百分點;29%認為美元總體走勢為“逐漸升值”,比上季度增加8個百分點;20%認為會“逐漸貶值”,比上季度減少27個百分點。
關于歐洲經濟,外圍國家經濟持續下滑,失業率攀升,債務接續日漸艱難,銀行收縮信用自救,經濟前景越發令人悲觀;德國、法國、意大利等核心國家內需低迷,制造業活動減少,經濟增長動力減弱。
展望未來六個月,60%的經濟學家預期歐債危機形勢會“維持現狀”,比上季度增加6個百分點;22%預期“好轉”,比上季度下降6個百分點;18%預期“有所惡化”,比上季度增加3個百分點;沒有經濟學家預期“嚴重惡化”,而上季度為3%。
關于人民幣匯率,經濟學家認為當前歐元和英鎊兌人民幣匯率“合適”的分別占57%和66%,而認為“高估”比認為“低估”的分別多21個和20個百分點。整體來看,經濟學家認為歐元和英鎊兌人民幣匯率基本合理,人民幣略有升值空間。
經濟學家認為日元兌人民幣匯率“合適”的占42%,而認為“高估”和“低估”的比重相同。經過前期大幅貶值,日元兌人民幣匯率或已趨向合理;不過,日本更激進的貨幣實踐將驅動日元匯率繼續走弱。
調查結果顯示,71%的經濟學家認為未來六個月日元(兌美元)匯率“小幅貶值”,5%認為“大幅貶值”,23%認為“基本穩定”,另有1%認為“升值”。
需要指出的是,日元持續貶值會對東亞制造業格局產生一定沖擊,給東亞貨幣體系的穩定帶來壓力。
經濟學家認為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合適”的占49%,而認為“高估”比認為“低估”的多19個百分點,人民幣兌美元依然可能溫和升值。調查結果顯示,47%的經濟學家預期未來六個月人民幣兌美元“升值3%以內”,8%預期“升值3%以上”,39%預期“基本穩定”,另有6%預期“貶值3%以內”。
中國物價、房價將有所上漲
預期外貿形勢略有好轉,貿易順差基本穩定。在世界經濟和匯率環境復雜變化的背景下,經濟學家預期我國未來六個月外貿形勢同比略有好轉。
調查結果顯示,58%的經濟學家預期未來六個月出口同比增速“上升”,比上季度增加30個百分點;36%預期“大致持平”,6%預期“下降”。
進口方面,66%的經濟學家預期未來六個月進口同比增速“上升”,比上季度增加4個百分點;31%預期“大致持平”,3%預期會“下降”。
對于未來六個月我國總體貿易平衡情況的判斷差異較大,預期“順差增加”和“順差減少”的均為39%,另有22%的經濟學家預期“順差不變”,沒有經濟學家預期“出現逆差”。
預期投資增勢趨緩。受產能過剩的制約和經濟轉型的需要(尤其是轉變經濟增長對投資的過度依賴),投資加快增長的勢頭可能趨于緩和。
調查結果顯示,15%的經濟學家認為當前投資需求“旺盛”,比上季度增加5個百分點;70%認為當前投資需求“正常”,比上季度增加11個百分點;15%認為當前投資需求“不足”,比上季度減少16個百分點。
展望未來六個月,36%的經濟學家預期投資增長“加快”,比上季度減少15個百分點;58%預期投資增長“大致持平”,比上季度增加16個百分點;6%預期投資增長“放慢”,比上季度減少1個百分點。
對于2013年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74%的經濟學家預期在20%-24%之間,預期高于24%和低于20%的分別為15%和11%;平均預測值為21.8%,比上季度預測值低0.4個百分點。其中,63%的經濟學家預期2013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在18%-22%之間,預期增速高于22%和低于18%的分別為17%和20%;平均預測值為19.6%,比上季度預測值高2個百分點。
復雜的外部環境造成外商直接投資的不確定性。調查結果顯示,經濟學家對未來六個月外商直接投資形勢的判斷存在明顯分歧,38%的經濟學家認為會保持“不變”,而認為會“恢復增長”和“繼續下降”的均為31%。
消費升溫力度不夠強勁。調查結果顯示,5%的經濟學家認為當前消費“旺盛”,比上季度減少1個百分點;49%認為消費“正常”,比上季度減少6個百分點;46%認為消費“不足”,比上季度增加7個百分點。
展望未來六個月,34%的經濟學家預期消費增長將“加快”,比上季度增加4個百分點;56%預期消費增長“大致持平”,比上季度減少8個百分點;10%預期消費增長“放慢”,比上季度增加4個百分點。進一步調查顯示,46%的經濟學家認為2013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推動力保持“不變”;36%認為會“增強”,比認為會“減弱”的多18個百分點。
預期國內經濟持續平穩增長。調查結果顯示,3%的經濟學家認為當前經濟形勢“好”,比上季度減少2個百分點;92%認為“還可以”,比上季度增加9個百分點;5%認為當前經濟形勢“差”,比上季度減少7個百分點。
展望未來六個月,45%的經濟學家預期經濟形勢“好轉”,比上季度減少7個百分點;51%預期“大致持平”,比上季度增加7個百分點;4%預期“惡化”,與上季度持平。
對于2013年全年經濟增速,70%的經濟學家預計在7.8%-8.3%之間,預計高于8.3%和低于7.8%的分別為11%和19%。
其中預計低于7.5%的為5%;平均預測值為8.0%,比上季度提升0.1個百分點。
對于2013年全年經濟走勢,相對多數經濟學家預期四季度GDP同比增長率將達到全年最高。其中,3%的經濟學家預期2013年季度GDP增長率(同比)最高值出現在一季度,29%預期在二季度,23%預期在三季度,45%預期在四季度。
預期就業形勢穩定。對于2013年我國就業市場狀況,調查結果顯示,78%的經濟學家認為“就業穩定”,17%認為“失業率上升”,5%認為“失業率下降”。
預期物價、房價有所上漲。對于未來六個月物價走勢,調查結果顯示,55%的經濟學家預期“逐步上升”,44%預期“窄幅波動”,僅有1%預期“逐步降低”。同時,85%的經濟學家預期2013年全年CPI漲幅在3%-4%之間,預期高于4%和低于3%的分別有8%和7%;平均預測值為3.5%,比上季度高0.4個百分點。調查結果表明,經濟學家通脹預期有所上升,不過全年控制在3.5%的目標之內可能性較大。
從國際大宗商品走勢看,相對多數經濟學家預期石油價格小幅波動、糧食價格趨于上漲。
其中,32%的經濟學家預期未來六個月國際原油價格“上漲”,63%預期“小幅波動或持平”,5%預期“下跌”。
52%的經濟學家預期未來六個月國際糧食價格“上漲”,43%預期“小幅波動或持平”,僅有5%預期“下跌”。
對于未來六個月全國平均房價趨勢,多數經濟學家預期上升,比重與上季度基本持平。其中,8%的經濟學家預期“上升10%以上”,比上季度增加7個百分點;60%預期“上升10%以內”,比上季度減少6個百分點;21%預期“持平”,比上季度減少4個百分點;11%預期“下降”,比上季度增加3個百分點。
對于未來六個月的房地產銷售,仍有多數經濟學家預期上升,但比重比上季度明顯下降。其中,6%的經濟學家預期“大幅上升”,比上季度增加2個百分點;66%預期“小幅上升”,比上季度減少17個百分點;12%預期“持平”,比上季度增加3個百分點;13%預期“小幅下降”,比上季度增加9個百分點;3%預期“大幅下降”,而上季度沒有經濟學家做此判斷。
未來半年,房地產市場或在高位放量后轉為平穩。
需求的集中釋放一定程度上擾動了行業的發展節奏,經濟學家認為“國五條”對促進房地產業的長期平穩發展效果有待觀察。
風險和建議
對于2013年中國經濟面臨的主要風險,經濟學家選擇最多的是城鎮化過程中忽視質量(58%)、經濟轉型進展緩慢(56%)和地方融資平臺風險(50%),其次是中小企業經營困難(40%)、房價大幅波動(38%)、產能過剩加劇(36%)、通貨膨脹(31%)、投資規模盲目擴大(29%)、經濟增長下滑(23%)和資源環境保護不力(23%)。
其他的風險按選擇比重排列依次是出口環境惡化(17%)、節能減排壓力較大(15%)、收入差距進一步加大(13%)、民間借貸風險(12%)和勞動力短缺(4%)等。
整體來看,在經濟內生增長動力不足和地方融資平臺債務壓力增大的背景下,經濟學家擔憂地方大規模推進造城運動,延緩經濟轉型步伐,增加經濟系統性風險。
經濟學家建議應該從貨幣政策、收入分配和服務產業入手,加快推進結構改革,清除經濟內生循環的障礙,把中國帶入可持續發展軌道:
1.保持貨幣政策穩定,適度放寬匯率波動區間。
基于對當前物價形勢和經濟增長趨勢的判斷,64%的經濟學家認為存貸款基準利率應“維持不變”,比上季度增加26個百分點;20%認為應“上調”,比上季度增加11個百分點;11%認為應“下調一次”,比上季度減少33個百分點;5%認為應“下調兩次及以上”,比上季度減少4個百分點。
發達國家相繼推出的量寬措施加劇了全球匯率波動,故應順應外部環境變化,靈活調整匯率政策,為制造領域的轉型升級創造條件。
調查結果顯示,79%的經濟學家認為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區間應該加大,21%持否定態度。
2.加快完善社保,建立健全國有資本和公共資源分享機制,促進收入分配改革。
對于國務院批轉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中應該加快落實的措施,經濟學家選擇最多的是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74%)、國有資本收益分享機制(53%)、公共資源占用及其收益分享機制(45%)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45%)。
其次是建立健全財產稅制(42%)、戶籍制度改革(42%)、企業機關事業單位工資決定和增長機制(37%)和多渠道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31%)。
選擇比重較少的是促進農民收入較快增長(22%)、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21%)和現代支付和收入監測體系(13%)等。
總體來說,增強市場經濟的社會主義屬性,是我國收入分配改革應該堅持的基本原則。首要目標應是實現城鄉社會保障全覆蓋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政策推進上,應著力發揮國有資本和公共資源的均平作用,同時優化稅制尤其是財產稅制,在此基礎上促進人口自由流動。
3.促進養老、醫療保健和教育產業發展,適應并引導服務性消費需求的快速增長。
對于需要積極培育和引導的、增長空間巨大的服務性消費領域,經濟學家選擇最多的是養老服務(91%)、醫療保健(87%)和教育培訓(61%),其他消費按選擇比重大小排序依次是綠色食品服務(43%)、旅游休閑探險(30%)、投資理財服務(29%)、信息技術服務(24%)、體育與運動(22%)、嬰童服務(17%)、知識產權服務(14%)和文化藝術欣賞與品鑒(7%)等。
作者供職于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