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北京時間4月16日晚間消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微博](IMF)最新發布的《財政監督報告》指出,受2008年刺激計劃影響,中國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加速發展,地方基礎設施項目融資或成為中國財政風險潛在源頭。
地方債暴露償債風險
08年全球經濟危機,中國出口下降,沿海很多小企業破產,失業率開始攀升。為了拉動內需,刺激消費,國家于08年底出臺4萬億的經濟刺激計劃。各當地政府則通過如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刺激當地經濟。
對此,IMF發布的報告認為,目前的數據顯示大致平衡的周期性財政調整狀況和可觀的利率增長會使地方債務風險得以緩和。然而一些政府仍然處于極脆弱風險邊緣,如一些欠發達西部省份。”根據2010年數據顯示,省級以下的地方政府的債務占到了全部的70%,暴露了更大的償債風險。
上周評級機構惠譽將中國的長期本幣信用評級從AA-降至A+,理由是擔心政府債務膨脹及影子銀行擴張損害金融穩定。另一家權威評級機構穆迪在昨天也將中國長期展望由積極降為穩定,信用評級維持Aa3不變。穆迪認為在降低地方債務風險和信貸擴張問題的解決上,中國沒有達到預期的進展。
房地產綁定地方債風險
IMF報告同時指出,“地方政府償債能力很大程度上會受房地產市場影響。”報告調查發現,80%被調查的城市稱會以銷售土地來償付債務。而由于地方政府與因商業原因建立地方政府企業界限模糊,以財政目的進行的融資平臺貸款的數量以及其對于政府負債的潛在影響很難估計。中期來看,特別是在快速城鎮化、相關支付需求上升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債務問題將是財政風險的重要來源。
對此社科院世經政所國際投資研究室主任張明指出,地方債的主要風險是與房地產市場高度綁定的。首先土地出讓金、房地產稅費是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來源,其次很多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是以土地作價或為抵押品的,如果房地產市場受挫,將對地方融資平臺估值和償債能力產生很大的沖擊。
他認為目前從全國來看房地產市場沒有明顯下滑,但是有可能個別地區已經在繃緊,未來宏觀調控加碼也可能導致房地產市場風險。
三層次解決地方債問題
不過IMF報告也對中國政府目前對解決地方債問題給予肯定,認為監管機構已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應對這一財政風險。措施包括進行地方政府債務調查、清理有大量赤字的地方融資平臺、禁止以地方政府為擔保或者公共設施為抵押進行的銀行貸款、在試點省份鼓勵如公司債券、市政債券等市場化的融資渠道,同時鼓勵個人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建立適當的法律法規體系、財務報告要求以及會計準則能夠有效地支持這些措施的施行以及幫助進一步遏制財政危機。
張明認為應該從三個層次解決地方債問題,第一是進一步清理地方融資平臺,厘清項目資本金是否到位、現金流是否正常,項目是否真實等問題。第二是把增量的平臺債務轉化為市政債,最好市政債限本地投資者購買,這樣能有更好的約束。第三是推進分稅制改革,從根本上解決地方政府收入和支出的不對等。
IMF總裁拉加德[微博]日前在博鰲也表示,中國向內需服務業轉型的步伐已經邁出。“新一代領導人具備改革決心和行動力,他們對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一些負面效益和‘陰暗面’感到擔憂。”拉加德指出包括加強影子銀行監管以及控制地方債務問題為金融改革幾項首要任務。
去年IMF秋季《全球金融穩定報告(GFSR)》首次提及對中國影子銀行問題的擔憂。報告稱,去年游離在中國受監管銀行系統之外的金融中介機構迅速增長,即使在最近的經濟放緩過程中總體貸款需求減弱,非銀行信貸的重要性依舊持續上升。盡管這為私人部門提供了更廣范圍的金融服務,但也對中國金融穩定構成了新的挑戰。此次春季的IMF會議,中國的地方債務或將成為繼影子銀行之后的另一關注點。(徐聰 羅綺梅 孫潔琳 發自華盛頓、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