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英國特約記者紀雙城
匯豐控股25日公布2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數值從1月份的52.3下滑到50.4。匯豐方面的分析指出,這與中國農歷春節假期有直接關系。但也有外媒分析認為,中國經濟增長仍然面臨不小的阻力,西方市場需求的持續低迷是關鍵。
美國《華爾街日報》25日引述匯豐公布的數據說,盡管2月份匯豐中國PMI的預覽值有所回落,但是連續4個月保持在50榮枯分水嶺以上,中國經濟持續溫和復蘇的趨勢,其實沒有多大變化。路透社25日也認為,匯豐PMI初值自上月的兩年高位下滑,但仍連續4個月保持在50點以上,顯示出中國經濟仍保持增長動力。在一系列“穩增長”政策支持下,中國經濟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觸底回升,并將這一回暖之勢延續至今。其中在今年1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躍升至逾萬億規模,創3年以來新高。另外,中國年初放貸擴張的季節性效應也顯現出來,同期社會融資規模也創下歷史新高。
但也有一些經濟學家指出,中國經濟目前面臨的更大阻力是外部市場的需求不見顯著增長,這比春節假期的影響要大得多。彭博社25日引述野村證券經濟學家張志威的分析說,從2005年以來,中國有5年的春節是在2月份,而匯豐中國PMI平均每一次下降幅度為0.95點,遠低于這一次1.9點的降幅。尤其是在關鍵的分類指標中,新出口訂單從50.5降至49.8,就業從50.9降至50.4。所以,這次匯豐中國PMI的下降,不能完全歸結為春節因素影響。
彭博社分析稱,中國制造業連續4個月以低速向前發展,消極來看,說明中國傳統的出口市場仍然無法回到原先的需求水準。在歐洲,除了英法等西歐國家外,波蘭等國的零售業銷售業績也在近期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此外,在亞洲發達經濟體市場,類似情況也一樣存在。新加坡1月份的通脹指數已經上升至3.6%,給中國的出口造成阻礙。另外,日元持續貶值,也給中國對亞洲地區的出口造成一定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