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2012年11月28日,“財經年會2013:預測與戰略”在北京舉行。《財經》雜志總編輯王波明在開幕致辭中表示,中國的經濟增長出現了動能不足的問題,重啟改革議程,重新釋放改革紅利迫在眉睫。以下是王波明開幕致辭實錄。
王波明:女士們先生們,歡迎參加財經年會2013:預測與戰略。即將過去的2012年,無論對世界還是對中國,都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先后舉行了選舉,產生了新的國家領導。作為中國來講,剛剛閉幕的十八大也選舉了中國的新一代領導層。隨著中國的發展將進入新的一個階段,人們對中國下一步的走向也非常的關切。只有更好的理解過去,才能更好的把握未來。三十多年來,中國之所以取得了重大的成績。
把中國從一個一窮二白的國家成為全球的第二大經濟體。主要得益于中國自然的天然稟賦。也就是廉價的土地,低廉的勞動力和年輕的勞動力大軍。再加上鄧小平同志啟動的中國的改革開放工程,小平同志啟動的改革開放進程所帶來的政策和制度,激活了低成本的勞動力、土地等資源稟賦紅利。
如今,勞動力和土地等要素價格上漲,我們的天然稟賦紅利已經告一段落。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的改革紅利已經漸漸的消失。這兩者的疊加導致中國的經濟增長出現了動能不足的問題。而過去三十年來所積累的各種社會問題,按照吳敬璉老師的說法,也到了一個臨界點。
所以我們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多,我們的壓力越來越大。重啟改革議程,重新釋放改革紅利迫在眉睫。改革從來不會一帆風順,深化和推進改革會攪動既有的利益格局。也會帶來所謂的風險。但是,不改的風險比改革的風險更大。改革出現的是前路的問題,可以依靠進一步的改革加以改變。因循守舊對于各種問題的積累,只能喪失中國發展的大好機遇。銳意進取,銳意改革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習近平同志提出的要對歷史和全民族負責,對改革負責就是對歷史、人民和民族負責的最好體現。解決當下中國問題的答案,用一個詞來概括,就是改革。用兩個詞來概括就是改革,改革。
一轉眼,《財經》雜志創辦了14年,我們今年舉行的《財經》也是達到了歷史空前的規模。所以,參與并推進中國改革的進程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和使命。所以歡迎各位全程參與本屆《財經》年會。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