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11月17日消息,今日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在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2012)頒獎典禮上表示,經濟理論和中國歷年經濟數據證明,過熱過慢的經濟增速都不利于結構調整,7%至8%的GDP增長速度更有利于經濟結構調整,未來應把企業放在經濟結構調整的主體位置,增強企業技術創新的能力。
以經濟學家馬建堂、周叔蓮、江小涓為主要貢獻人的“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理論”日前以高票獲得2012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今日馬建堂在頒獎典禮上發表講話,系統闡述了經濟結構調整的理論,并結合經濟數據對調整結構所需環境、調結構主體、如何調結構等關鍵問題做了解答。
馬建堂提出,當前必須認真思考幾個問題:什么樣的經濟增長速度有利于經濟結構調整?是真的要調整經濟結構么?如果真的要調整,需要怎樣的宏觀環境?
馬建堂認為,如果要真的調整結構,需要國民經濟適度增長,而7%至8%的經濟增長速度是一個比較適度的增長。
他指出,如果經濟增長過快,微觀層面上,所有企業的產品都可以賣出去,產業升級動力不夠強;如果經濟過冷,部分企業關閉停產,生產要素利用率下降,企業生產經營環境惡化,盡管企業關停也是一種調整,但是調整的成本過高。
馬建堂表示,7%至8%的的適度增長既可以保持一定的結構調整壓力,又能夠為結構調整提供一定空間。這不僅是理論闡述,實際經濟數據也可以作為證明。
馬建堂稱,我國今年經濟增長放緩,但經濟結構得到一定改善。前三季度,服務業比重提高,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加快,收入分配結構改善,節能減耗成效顯著,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約3.4%,區域結構協調性增強。
“理論分析和這幾年中國經濟數據的變化都在證明,過熱過慢的經濟增速都不利于結構調整。因此,如果真的要調整結構,就不要對GDP增速有過高的期許。”馬建堂表示。
馬建堂在講話中還指出應該使企業成為結構調整主體。他認為,我國自1979年就開始調研結構調整問題,但時至今日,結構調整在中國還有很多滯后的地方,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關于結構調整主體方面的認識需要進一步厘清。
馬建堂認為,經濟結構調整最終需要落實到產品結構調整,沒有產品結構的調整,就沒有行業結構的調整,也就不會有產業結構的調整,而產品結構的調整是企業行為。此外,從行業間看,企業的轉產、資源的退出進入也是企業行為。
“要進一步推動結構調整,就必須推動企業作為結構調整主體的調整能力。”馬建堂指出企業技術創新是結構調整的根本動力,政府應該努力推動企業技術創新的能力。(淑靜 發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