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奪稅源國際戰愈演愈烈 中國加大反避稅力度
“把利潤拿走,把GDP留給中國”,不那么容易
本報記者 王超
《南華早報》最近報道,很多已經取得美國國籍的中國富人,正在考慮放棄他們美國公民的身份。因為相比中國,他們美國人的身份使得他們要面臨美國繁瑣的稅收申報要求和高額稅負。
無獨有偶,因為法國要對年收入超過100萬歐元的有錢人征收高達75%的所得稅,法國奢侈品巨頭路易威登(微博)(LV)董事局主席貝爾納·阿爾諾向比利時移民局遞交了入籍申請。
現在,稅收競爭正在變成一個國家吸引企業和有錢人的重要因素。企業和有錢人無疑更偏愛輕徭薄賦、納稅程序簡單、尋租較少的國家。
近日,國家稅務總局局長肖捷與圣馬力諾共和國外交部長在北京共同簽署了兩國政府“關于稅收情報交換的協定”。這是中國繼與巴哈馬、英屬維爾京、馬恩島、根西、澤西、百慕大、阿根廷和開曼群島簽署稅收情報交換協定后,對外正式簽署的第九個稅收情報交換協定。
這些俗稱“避稅天堂”的國家和地區,以近乎零稅收吸引了大批企業注冊,也讓很多國家頭痛不已。與這些避稅地交換稅收情報,可以有效打擊避稅,增加本國稅收。與此同時,各國也爭相降低稅率,以降低避稅地對企業的吸引力。爭奪國際稅源,已經是一場“無聲的戰爭”,也是一場追逐稅源的“貓鼠游戲”。
為避稅,跨國公司疊床架屋
在這場“貓鼠游戲”里,跨國公司避稅最常見的方式之一就是利用國際避稅地達到少繳稅的目的。
翻看一些國內大企業的財務報表,經常可以發現其母公司注冊地在英屬維爾京群島或開曼群島。如果按歸屬地算,這些公司就不能算純粹的中國公司。
為什么這些公司要選擇在英屬維爾京和開曼群島一類的地方注冊?因為這些地方沒有個人或公司所得稅、凈財產稅、遺產稅或贈與稅,被稱為“純國際避稅地”,又被稱為“避稅天堂”。百慕大、巴哈馬等國家和地區也屬于這類“純國際避稅地”,也是跨國公司趨之若鶩的地方。
還有一類國家和地區,對外國經營者給予特別稅收優惠,如馬來西亞、新加坡、巴拿馬、中國香港等。這些地方被稱為“避稅地”。
在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近期舉辦的“博銳財稅學術沙龍”上,致同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張莉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由于稅收負擔的輕重對國際經營關系重大,以致越來越多的跨國納稅人精心研究各國稅收制度間的差異及法律上的漏洞,以合法的方式逃避稅收,減免稅負。
這是一條環環相扣的精密的產業鏈。許多精通國際稅收事務的職業稅收顧問,為納稅人在稅務當局沒有盯緊的地方打開一條條通道,并逐漸使這項業務專門化。他們聚集在一些會計師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為客戶逃避國際稅收提供咨詢服務。
“把收入多安排在低稅國,費用多安排在高稅國。”張莉說,收入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低稅國繳稅低;企業費用安排在稅率高的國家,成本不必繳稅。
中翰稅務合伙人王駿介紹,為了避稅或者規避政治風險,一些企業結構疊床架屋,層層搭建,通過七拐八繞的公司關系,控制“孫子”公司。
大部分跨國企業,都有幾十層的子公司設計,通過讓人眼花繚亂的股權結構,控制世界各地的子公司,以充分利用各國和地區的稅收優惠政策,減少稅收成本。
2008年新企業所得稅法實施前,為了吸引外商投資,中國也給予了外企很多稅收優惠條件。外資生產型企業,企業所得稅“2免3減半”;在中國部分地區或開發區注冊的外資企業,可享受企業所得稅“3免5減半”的優惠政策。
那些時候,由于眾多的稅收優惠,外資企業實際所得稅稅負僅為不到15%,比內資企業要低差不多10個百分點。
通過各種稅收優惠,以及低廉的人力成本,中國成為世界上吸引外商投資的頭號大國,經濟連續幾十年高速增長。
各國平均所得稅率連年下降
在這場爭奪國際稅源的“戰爭”中,一方面各國政府通過打擊避稅來提高稅收征收的效率,另一方面又通過稅率的變化來吸引更多的企業、更多的稅源。由是,減稅成為一種潮流。
張莉表示,由于資本的流動性較強,作為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主要稅種的所得稅,成為國際稅收競爭的重點領域。迫于國際稅源爭奪非常激烈,世界各國平均所得稅率連年下降。國際金融危機之后,這個趨勢更加明顯。
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朱志鋼說,據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的數據,全球220個國家和地區公司所得稅,其平均綜合稅率(包括地方所得稅稅率)從2006年的26.9%降至2008年的25.6%,2010年進一步降至24.6%。德國更是一步到位,從2008年起,將公司所得稅稅率從25%降至15%。
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發布的報告說,114個國家的公司所得稅平均稅率由2008年的25.76%下降到2009年的25.44%,2010年進一步降到24.99%。2009年以來,除了拉丁美洲平均稅率由26.82%提高到27.8%之外,其余大洲平均稅率都有所下降。
目前,世界各國公司所得稅的降稅趨勢仍在繼續。如根據泰國內閣2011年10月通過的法案,將該國2012年公司所得稅稅率由此前的30%下調到23%,2013年將進一步下降到20%。英國公司所得稅的主要稅率自2011年4月起,從28%降低到26%,在2012年4月進一步降低到25%,2014年4月則將降至23%。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8月當月,我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100家,同比下降12.72%;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3.26億美元,同比下降1.43%。除5月份外,外商投資額連續10個月下降。國際經濟形勢哀鴻一片,全球經濟持續低迷,爭奪外商投資和國際稅源,成了各國迫在眉睫的事。
一個文件和幾十億稅款
通過減稅吸引資金和企業入駐,可以增加本地區的財政收入和就業,但減稅可能帶來一定時期內稅收的下降。在稅收壓力下,稅務機關會加大對之前流失稅收的查處,反避免的作用更加凸顯。朱志鋼說,在華跨國企業“把利潤拿走,把GDP留給中國”的現象很普遍。
根據2004年官方數據,跨國公司每年避稅給中國造成的稅收損失在300億元以上。而如果把個人所得稅等稅收計算在內,實際稅款要遠遠超過這個數字。
與此同時,各國也祭出反避稅利器,通過嚴厲的懲治手段堵住企業轉移利潤的漏洞,防止稅收流失。
反避稅指國家采取積極措施,對國際避稅加以防范和制止,往往針對跨國公司和外商投資企業而言。因為通過關聯公司和海外交易,跨國公司可以利用制度漏洞少繳稅。
轉讓定價制度是防止外企避稅的一種手段,防止其利用關聯企業,將利潤轉移到國外。由此產生的一個現象就是,在一些國家,一些外資企業要么長虧,要么保持很低的利潤率,從而可以少繳企業所得稅。
在英國《轉讓定價周刊》發布的世界前10名轉讓定價制度較嚴格的國家中,我國從2007年的第8位上升到2010年的第3位,僅次于日本和印度。
國家稅務總局的數據顯示,“十一五”期間,我國反避稅個案的平均補稅金額,已由2006年的383.62萬元增長到2010年的1461.54萬元,年均增長39.71%;補稅超過千萬元的案件155個,超過億元的案件12個。2011年,反避稅工作對稅收增收貢獻達239億元。
國家稅務總局制定了《特別納稅調整實施辦法(試行)》,并陸續下發了十幾個相關的規范性文件。
打鐵先要自身硬,跟跨國企業博弈,本國稅收官員必須掌握過硬的稅收知識和完善的稅收法律法規。張莉說,現在中國的反避稅法規相當完善,基本上從制度層面杜絕了外企耍小聰明的可能性。
“一個698號文件,每年產出幾十億元稅收收入。這些稅收都是從非居民企業征收的。”致同會計師事務所高級經理王文崗介紹,非居民企業,是指依照外國法律、法規成立且實際管理機構不在中國境內但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但有來源于中國境內所得的企業。以在中國設立分支機構的跨國企業為主。
所謂698號文件,是指國稅函【2009】698號。這個文件旨在加強非居民企業股權轉讓所得企業所得稅管理。“目前,各地稅務機關對此類案件很積極,都希望借此增加當地的稅收。”王文崗說。
他提供了一個真實的案例。某跨國企業通過各種沒有實際運營的殼公司,控制山西一家煤礦企業。2011年3月,該母公司打算以6億美元的價格將山西煤礦企業轉讓給香港一家中資企業。如何確定在層層關系控制下的股權轉讓成本?該母公司認為,其控制子公司的股權轉讓成本為2.9億美元,征收相關稅種時,應該扣除這個額度。
但稅務機關依據698號文件,認為其母公司提出的股權轉讓成本不合理,最終只認定3000萬美元作為股權轉讓成本。據此,該交易共繳納稅款4億元人民幣。
不光股權轉讓,跨國企業的品牌使用費也有避稅門道。
王文崗介紹,某著名跨國快餐企業在中國開了很多家連鎖店,但這些連鎖店都要給美國母公司支付很高的品牌使用費,有些門店虧損,但高額品牌使用費照付。
“其實,中國的核心市場對其品牌有很大的溢價,(征稅時)算成本還是算利潤?”王文崗說,中國稅務部門經過調查認定,這些溢價應該留給中國——這些品牌使用費,最終作為利潤繳納了企業所得稅。
目前,反避稅已經成為增加稅收的有效手段。國家稅務局通過反避稅手段,帶動外資某行業總體利潤率由2004年的不到1%提升至2008年的5.6%,國家由此增加企業所得稅收入約240億元。
王駿說,通過國與國之間的情報交換,可以掌握跨國企業偷逃稅款的信息,進一步增加稅收。
國家稅務總局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與日本、韓國、丹麥、美國和新加坡等國共簽署22個雙邊預約定價安排。向我國申請雙邊預約定價安排和轉讓定價相應調整雙邊磋商的企業,已超過120家。
雙邊磋商不但使納稅人避免國際雙重征稅,還能合理規范跨國公司在中國的利潤水平,實現國際稅源的轉移。2011年,稅務機關通過雙邊磋商為跨國公司消除國際雙重征稅負擔32億元。
本報北京10月24日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