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郭力方
在上海市閔行區山花路的一幢高樓里,上海電力學院太陽能研究所所長趙春江建起了一座家用式太陽能光伏電站,如今,這個電站已運行了近6年,年發電量超過3000度,度電成本接近1元。如果以該發電站全運行周期25年計,刨去設備折舊及系統維護費用,平攤下來度電成本甚至可低于目前國內普通火電廠水平。
但這個家庭式光伏電站從動工第一天起就磕磕絆絆。據了解,這個電站從遞交申請材料到最終拿到核準批文,一路上歷經無數部門多達68個公章的審核,其中一半以上都來自于電網部門。建成運行后,趙春江發現這個電站特別是光照條件好的時候發出的電滿足家用綽綽有余,急需輸入當地電網。但一涉及多余電量上網,碰到的問題更大:我國電力部門使用的是單向電表,無論是流進還是流出的電量,都累計用電度數。也就是說,趙春江除正常交電費外,他每年還得為自己生產的電額外上交1250元錢。 “我響應國家節能減排號召發展綠色電力,到頭來還要倒貼錢,還弄得電網部門不高興,這讓人十分不解。”趙春江如是說。
趙春江的遭遇可謂光伏發電在國內發展所遇困境的一個縮影,類似的遭遇已成為普遍現象。中國證券報此前曾報道過,位于北京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一家大型光伏企業2010年曾建起當地第一個示范性的屋頂光伏電站,但運行至今,每天所發電量被電網要求“不得超過企業單月平均用電量的30%”,否則不予并網。如今,“30%發電量上限”已成為眾多有志于發展分布式光伏電站的企業的“魔咒”。
過去幾年,西部大型電站及中東部“金太陽”示范工程成為國內光伏發電發展的主要形式,但到2011年底300萬千瓦裝機中大部分在“并網”問題上卡了殼。據中國證券報記者調查了解,西部電站在去年8月國家發改委出臺固定上網電價政策的推動下迎來一股裝機潮,但“車(電站)多路(并網通道)少”的現實下,很多電站建成后都不能如期拿到電網部門的并網許可證。一時間,“并網許可證”奇貨可居,不少企業甚至出高價四處求購。
而在“金太陽”工程方面,截至今年上半年,在金太陽工程批復項目主體工程完成并網的106個項目中,實質被國家電網(微博)認可和許可情況下進入電網系統發電的項目不超過10個,90%甚至更多的項目如今都躺在屋頂上“曬太陽”。
按照國網能源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所長白建華的解釋,太陽能同風能一樣,由于存在間歇性和不穩定性弊端,并入電網后將影響電網的穩定運行,此前酒泉風電大面積脫網事故已引起電網警惕,因此在吸納風電和光伏發電方面電網更加謹慎。
對于此說法,上海太陽能學會理事洪崇恩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集中大規模并網可能確實存在對電網安全運行的不利因素,但化整為零且在用戶側并網的分布式發電則完全可規避這一問題。
“目前國內家庭光伏電站發出的直流電,經過逆變器轉化為220V、50HZ的電流,正負不超過0.5Hz,穩定性甚至超過大電網正負1HZ的不穩定偏離值,怎么會影響電網安全運行?”“技術上不成問題,從運行經驗上來看,歐美國家已給我們提供了鏡鑒。到目前,德國分布式光伏裝機已占光伏發電總裝機的90%以上,美國甚至達到95%,卻未聽說出現多大問題。為什么國內就不行?”洪崇恩對記者拋出一連串反問。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內專家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國內光伏發電市場一直不能大規模啟動的根源在于“并網難”問題,而這一問題的實質則在于“用電戶每多自發自用一度電,則意味著電網減少一度電的收入,這顯然觸及電網的核心利益。”這是業內心照不宣的秘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