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能否在四季度企穩?
昨天,國家統計局公布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長7.4%。之前一天,在經濟學人上海圓桌會議——這一上海經濟學界的名牌沙龍活動中,上海交通大學(微博)陳憲教授開場講的第一個問題就是 “GDP增速”,“目前樂觀預測是7.5%,悲觀預測是7.2%,我個人的看法是7.3%或7.4%”,預測相當得準。
樂觀也好,悲觀也好,數據出來了,季度經濟增速下行的態勢沒有扭轉,這與大多數專家的判斷還是比較一致的。而大家更為關心的是,中國經濟能否在四季度企穩?第三季度7.4%這個14個季度新低的增速是否已經見底?
何時見底關注“四個信號”?
談到目前的經濟形勢,陳憲不是特別樂觀,特別是對“有些數據”比較困惑,比如9月份的出口增長怎么一下子那么高,比整個上個月要高出七點幾,8月份才2%?還有9月份的用電量只有增長2%,這是一個很敏感的問題,如果是2%的話,基本上就是說整個工業用電是負的。
上海社科院研究員劉誯松表示,今年一季度數據出來以后,當時很多人認為是見底了,但他認為沒有,“現在我還是這個觀點,就是經濟還是沒有見底”。他認為,經濟增長速度肯定是下來了,但呈現“穩步軟著陸態勢”,這種增長態勢是中央希望看到的。
那么中國經濟何時算是見底了呢?劉誯松認為,這次經濟周期下行期什么時候結束,要關注“四個信號”:第一個就是經濟增速什么時候“破7”;第二個就是中央什么時候不再強調房產調控;第三個就是就業何時出現比較嚴重的問題;第四個就是貨幣政策出現方向性的調整,而不是現在的微調預調。“如果這四個信號當中出現了某一個或者兩個信號,那個時候這一輪經濟周期可能就見底了。”
復旦(微博)大學教授殷醒民持比較樂觀的態度,雖說關于當前宏觀經濟的判斷分歧比較大,但他認為第四季度經濟“一定是上行的”,因為中央已經把穩增長放在更重要位置。“我們可以判斷第二季度或者第三季度就是一個拐點。第四季度肯定不是拐點,第四季度不是底部,而是已經往上走,已經回升了。”
預期不必太悲觀
“現在很多問題還是看得清楚的”,會議開始前的短暫交流,劉誯松教授就樂觀地如是說。正式發言,他亮出自己的觀點: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預測不要太悲觀。
所謂“硬著陸”,劉誯松把它分成兩層意思,一是“硬”,即快速呈自由落體式下跌;二是“著陸”,即見底。劉誯松說,現在經濟增長速度肯定是下降了,但呈現逐步回落的軟著陸態勢。這是符合政策預期目標的。另外的幾大主要宏觀經濟指標,他用“非常好”來評價:就業,總體比較充分;物價,高度平穩;房價,高度平穩;國際收支更加平衡,保持適度規模順差。根據他的研究,關于中國是否會爆發經濟危機,初步結論是至少明年不會爆發。所有引發危機的因素,目前看不到。
劉誯松還指出一件很少人注意到的大事:今年,國民收入初次分配發生了大變化。從表面上看,產能過剩、勞動力成本上漲過快,令許多企業家叫苦連天,不乏因此倒閉或停產的企業。由于企業家說話比較“響亮”,給大家留下的印象都是負面的。但實際上,勞動力成本上漲意味著國民收入分配變化,據劉誯松做的數據監測,居民收入增長速度超過名義GDP增速,這是十多年來第一次出現,老百姓真正增加了一些收入。
企業是否深陷困境?劉誯松說,根據已經公布的數據,9月份已出現積極變化,M2和M1都有回升,M1回升表明企業情況略有好轉。企業利潤下降的幅度還是在可接受范圍內的,不宜把局部城市的大幅下降放大到全體來看。不過,銀行的利潤太高,吃掉了很大一部分的企業利潤。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中16家銀行的利潤居然超過了其他2400多家企業的總和,其中包括中石油中石化及所有房地產企業。今年銀行貸款利率有所下降,但仍高達8%-9%,他建議,如果讓企業的資金成本能再下降2個百分點,就能大大松口氣。
投資驅動改變不了嗎?
“投資”是當下“眾矢之地”,很多人認為中國經濟必須改變對投資的過度依賴,并把產能過剩、生產效率不高等問題,都歸咎于過度投資。
對此,殷醒民直言中國經濟“投資驅動型增長”特征不會改變。他認為,按照中國目前的經濟發展水平,在全國人均GDP只有5000美元的層面上是不可能實現消費驅動的,“中國的現實告訴我們,當投資增長了,固定資產增長了,消費增長就隨之下降”。
上海財經大學教授趙曉雷認同中國經濟增長的投資驅動性特征,但明確表示“應該改變”。從數據比較來看,中國的固定資產投資在GDP中所占比例過高,而像美國等發達國家即使在經濟發展高位時,這一比重也不會超過30%。投資占比GDP過高,反映了投資效益的低下,固定資產投資總額中相當大一部分轉化為了成本,而利潤和收入增長緩慢。
經濟增長的引擎到底在哪?上海交大教授潘英麗坦言,回答這個問題很難。實際上,我們國家以政府主導投資來拉動經濟,已經是幾十年來的最主要特征,這一特征帶來投資的兩重性,短期內是拉動了經濟增長,但是長期來看,在投資完成以后就變成新的產能。巨大的產能往哪兒出?一旦沒有地方釋放,就會變成產能過剩。加入WTO之后我們出現過連續七年的經濟高增速,一年比一年增長速度高,因為我們找到了一個海外出口,過剩產能可以通過海外來釋放,從而使得投資拉動得到了一種可持續拉動的機會,但是這次金融危機發生以后,中國的出口拉動恐怕也走到頭了。繼續靠投資拉動還行嗎?答案似很明確,但難度的確很大。
令人擔憂的排隊現象
盡管短期數據看上去比較好,對長期的擔憂仍占了主流。專家們認為,好看的數據是表面的,內部結構沒有改善,“強心針”支撐著經濟保持高位運行,而刺激有效就會繼續走老路,因此甚至希望“爆掉”,全部見底后徹底改革。
上海海關學院石良平教授講述了對東莞和蘇州兩個轉型升級試點地區的調研,他的看法是,轉型并不太理想,制造業大規模向西部轉移的成本也過于高昂。“十一”黃金周期間的兩個排隊現象也很奇怪:駕車出游大爆發,難道僅僅因為高速公路不收過路費嗎?中國游客在海外排隊搶購名牌貨,為什么不在境內搶購?石良平說,排隊現象反映了供求不匹配。一方面供給大大復蘇,賣不掉,產能過剩令人擔心;另一方面需求根本沒有供給跟上。整個經濟結構、需求欲望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如果沒有一個重大的市場化改革,進一步開放市場,讓它進入到全球化里面去,中國這些問題都不能解決。
上海財經大學趙曉雷教授分析,中國經濟結構難調,原因有三。一是資本成本相對投資回報率較為便宜,使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具有投資沖動。扭曲的金融體系會放出錯誤的信號,導致整個經濟體系失衡。二是勞動力成本相對投資回報率較為便宜,實際工資低于勞動生產率,生成了一個低勞動力成本導致的利潤空間,這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投資增長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工資水平稍有上升,很多勞動密集型企業就難以維持。三是制度方面的原因,如行政區的經濟競爭、GDP考核指揮棒、政績形象工程偏好、國有企業預算軟約束未能根除、市場及產業的深度不足等等。
深化改革,是教授們的一致呼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