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僑報》10月15日文章,原題:當莫言也遭遇“買房難”
房價重壓之下,人們哪有時間和精力去思考生命的意義和生存的價值?與諾貝爾文學獎相距甚遠的中國房價問題,因該獎中國第一人莫言的一番話成為大陸輿論焦點。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在回應750萬元的巨額獎金怎么花時笑稱:“我準備在北京買套房子,大房子,后來有人提醒我說也買不了多大的房子,5萬多一平方米,750萬也就是120多平方米。”
750萬和買房子,對中國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說,一個是天文數字,一個是或許要傾家蕩產才能實現的夢。但當獲得巨獎的諾獎得主也無奈說出“不算多,只夠買一套房”的現實時,就更顯得房價高得扎眼、高得殘酷。不少網民感慨,“莫言寫作很有魔幻風格,但買房還是要回歸現實。”
現實就是,莫言想在北京買房還須跨過重重門檻。地產界大佬潘石屹(微博)問得直接:“有北京戶口嗎?”除戶籍限制外,沒有暫住證的買不了;沒有連續5年的在京繳納社保或納稅證明也買不了……諸多“限購”,肇因正是高房價。莫言尚且有著買房煩惱,普通百姓又情何以堪?而如果聯系到近期層出不窮的“表叔”和“房叔”們,莫言的困擾則顯得更具諷刺意味,也更令人心情沉重。
莫言此前曾說過:“如果依靠寫作去買房,現在真的是很難的事。靠寫作過上像郭敬明的生活,全中國估計也就只有郭敬明了。”2011年,郭敬明以2450萬元的身家登上“中國作家富豪榜”榜首,這張榜單的前十名無一例外是商業類型化寫作的作家,青春玄幻、盜墓穿越、職場小說等是主要題材。給富豪作家們扣上“逃避承擔社會責任”的帽子或許有些過分,但“莫言買房”的故事也正告誡著一種悲哀:與其搞理想主義的文學創作等待被巨獎砸中,還不如迎合現實趕緊賺錢買房來的快捷實在。
房價高企所導致的嚴重后果已被廣泛認知:中國人變得焦慮、沒有安全感、不再從容平和;為了買房不得不承受巨大的工作壓力,背負高額的銀行貸款,省吃儉用緊繃人生之弦……重壓之下,人們哪有時間和精力去思考生命的意義和生存的價值?如此看來,眼下全國書店莫言作品專柜前的人頭攢動,或許不久就會恢復以往的冷清,正如莫言本人對“莫言熱”所說的那樣:“頂多一個月,大家就忘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