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養殖成本高,奶農抱怨一斤奶利潤不如一瓶礦泉水,專家擔心國外奶源控制國內市場。9月24日,經濟之聲評論:保證國內奶業健康發展,完善行業管理體系勢在必行。
中廣網北京9月24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目前,玉米等一些農產品的價格上漲,導致養奶牛沒有利潤可言,今年基本穩賠不賺。有河北的奶農告訴媒體,牛奶收購價最貴的是前年冬天,一公斤3元錢,目前降到了2.9元一公斤。奶價連年走低,但是飼料價格卻“坐著火箭”上漲,今年的飼料價格是近年來最高的。漲幅最大的豆粕,去年一公斤2.1元,今年漲到3.2元。所以,有奶農無奈地調侃,說現在一斤奶的利潤還不如一瓶礦泉水。
國內吵得正兇,國外原料奶已經在不知不覺間侵占了國內市場。乳業生產的主要原料全脂粉國際市場價格近期大幅下調,天津港到岸價格每噸只有2萬2500元,而乳品企業在當地奶源基地收奶制粉成本高達3萬4千元,企業每用一噸自產原料虧損將近萬元,一些乳品企業縮減采購國內奶源,轉向使用低價的進口原料全脂粉。
由此導致的結果是,黑龍江等地方的不少奶戶因為鮮奶無處銷售,不得不把奶倒掉,部分地區的奶戶低價賣牛,甚至出現了殺牛的現象。內憂外患交織,進退失據的奶牛養殖業向何處去,令我們不由得捏一把汗。
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中國農科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胡定寰,評論這個話題。
奶農最近“有點煩”,一邊是企業壓低收購價格,牛奶賣不上價錢,一邊是飼料成本上漲,養牛只賠不賺。國外的廉價奶源也殺入國內市場。根據奶農的說法,牛奶賣不上價錢,是因為三聚氰胺事件后,少數企業壟斷了市場。
胡定寰:企業壟斷市場和三聚氰胺沒有什么關系,關鍵問題在于我國經過多年的發展,小的乳制品加工企業向大企業提供產品,如蒙牛、伊利、光明、三元等基本上可以占有全國30%到40%的市場,這是全球的趨勢。
壟斷形成之后,奶農出現了這樣的情況,養牛只賠不賺,這跟壟斷有一定關系。如果你有若干個互相競爭小的奶牛廠,在收奶時就會發生競爭,少數大乳制品加工廠在生產牛奶的階段有定價權,農民沒有辦法和他交涉,所以處于相當不利的地位。
一家或幾家獨大,收奶時有定價權,少了企業競爭互相比價的過程。除了這種情況外,國外廉價奶源也正在趁機占領國內市場,而且國外奶源的價錢低,質量也不差,有專家擔心牛奶以后可能會像大豆一樣,國外生產商占主動地位,國內行業很被動。
胡定寰:我覺得不會完全像大豆一樣,但如果照著這種趨勢,國外進口奶粉對國內奶農的影響會非常大。因為國內勞動力生產能力低,技術低下,每一頭奶牛的產奶量低于國外,奶牛的數目也低于國外,再加上很多飼料都從國外進口,這樣和國外奶粉相比,我們的競爭力越來越低。怎么改變現狀是我們需要討論的問題。
舉個非常簡單的例子,我國一個奶農管理的奶牛大概有5到6頭,但歐洲如荷蘭,一個奶農可以管40頭,F在勞動力成本越來越貴,我們的生產效率比人家低,當然生產成本要高。
其實,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家一直對奶牛有補貼,中國對新西蘭奶源實行零關稅政策,引入競爭本來可以刺激市場,促進產業升級發展,但現在看來,這樣的作用似乎沒有達到,于是有人呼吁政策方面應做一些調整。那么,政策方面應做哪些調整?
胡定寰:我們應該從兩方面調整,一方面從政策上調整,第二,在關稅上是不是也可以考慮一下。除此之外,我們現在要展開一種“喝鮮奶”的運動,因為我們現在喝的大部分牛奶都是高溫滅菌奶,常溫保存6個月。這些奶可以用國外進口奶粉制作,但如果越來越多消費者能喝巴氏滅菌奶,就是鮮奶,這個奶不可能從國外運進來。這樣我們就可以自然而然地抵制國外奶粉的進口。所以現在除了稅收的調節以外,關鍵的問題是我們怎么改變消費者的意識,真正理解鮮奶的營養度和口感,通過國內的鮮奶把國外低價奶粉趕出市場。
但是據觀察,很多超市里巴氏滅菌奶已經找不到了。很多人說,這是奶業管理體系中存在一些漏洞,我們是否應該調整管理體系,讓更多鮮奶走進千家萬戶?
胡定寰:是的。一方面是管理體系,另一方面作為政府也好,科研單位也好,教育單位也好,也都要對消費者進行引導、教育,讓他們逐步習慣喝鮮奶,其實美國、歐洲、日本喝的都是鮮奶而不是從奶粉調出來的奶。
胡定寰 我國著名的農業經濟和農產品市場問題研究專家。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和博士生導師。1996年在日本歧阜大學農學部獲得農學博士學位,同年中國農業科學院任職。1998至2000年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從事研究工作;2001年派遣荷蘭接受農產品供應鏈相關培訓。2003年在國家教委留學基金會支持下,在日本京都大學從事農產品市場和食品安全問題合作研究工作。2010年擔任荷蘭瓦赫寧根大學及研究中心駐中國首席代表,致力于荷蘭先進農業生產技術和管理技術引進和中國優秀人才培育工作。
多年來,胡定寰博士學習和筆耕不止。大量的調查研究與培訓,使他的足跡踏遍了全國所有的省市自治區,對我國的農業、農村和農民有深刻的了解。從2007年開始研究和參與“農超對接”,為幫助農民專業合作社對接超市做了大量的工作。2010年出版了我國第一本有關農超對接專著,《農超對接怎樣做?》。迄今主持過60余項國內外課題,涉及蔬菜、水果、豬肉、家禽、牛奶等領域,發表中外學術論文100余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