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外匯》記者 劉麗娟 王亞亞
在生存壓力面前,外貿企業冰火兩重天,兩極分化的趨勢在不斷加速。企業如何才能渡過生死難關,轉危為機,本刊特邀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部主任趙玉敏,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教授、東莞市委、市政委特聘研究員林江,共同探討這一話題。
C=中國外匯 L=林江 Z=趙玉敏
C:很多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都是加工貿易起家,但因為外需不振、國內勞動力成本快速上升、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作用,企業遭遇前了所未有的發展困境,您覺得中國加工貿易型企業未來命運會怎樣?
L:中國加工貿易型企業依然還是有訂單需求的,原因是中國依然是世界最大的出口加工基地。只要我國依然停留在低端的加工制造業的環節,加之我國已經形成的加工制造業的聚集優勢和產業配套優勢,我國的加工貿易型企業還是有事情可做的。
但是,有訂單是一回事,有沒有錢賺是另一回事,因為歐美的進口商可以輕易地把訂單轉移給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生產,而由于中國的加工貿易企業基本缺乏進入門檻,技術含量不高,很容易被替代。中國的加工貿易企業之間也存在著激烈的競爭,未來一段時間加工貿易企業的日子不會很好過。加上勞動力成本快速上升、原材料漲價等因素的作用,加工貿易企業稍不留意就會虧損。因此,除非這些企業實現有效的升級轉型,否則,從長遠的角度看,這些企業的前景不容樂觀。
Z:代工企業不可能完全消失,這點我同意林江教授的看法。經濟全球化以后,分工越來越細,企業不能搞大而全、涉及全產業鏈,只能專注于自己的核心工藝,把一些次要環節分包出去,讓更專業、更有優勢的企業去做代工。像蘋果、微軟(微博)等公司,現在主要專注于產品的設計與標準的制定,生產環節已經轉移到中國等勞動力成本更低、更有生產優勢的國家。市場經濟中需要代工,這是分工與專業化的表現形式。這條經濟規律在未來也不會改變。
代工只是產業鏈中的一個環節,如果代工企業僅作為委托企業可隨時替換的附屬品,就比較危險了。代工企業可以想方設法改變自己的被動地位,提高委托企業對自己的粘著程度,把雙方脆弱的委托關系升級為合作關系。比如說,在生產技術方面更專業、更有效率一些,保證準時交貨建立履約信用,在其他方面做出特色,等等,委托企業就會慢慢地離不開了。
在有些情況下,企業積累了足夠長的時間,當有重大的轉折機遇出現的時候,比如奇瑞收購沃爾沃,代工企業就可能很快轉變自己的身份,從原來垂直型的合作轉變為水平型的合作。這既取決于企業自身的積累,包括技術積累、市場積累等,也依賴于世界經濟格局變化帶來的實力轉移。比如說,金融危機以來,歐美經濟受到嚴重打擊,而長期以來中國企業在制造業積累了很多資源,也積累了很多貿易順差,因此就有實力去收購別國的企業、技術、品牌。因此,作為加工貿易型中小企業,要經歷一個逐步積累與成長的過程,并且要抓住有利機會,慢慢實現從代工企業向上游的發展。
C:面對外部市場的持續萎縮,很多出口企業開始耕耘國內市場,但是都遭遇不同程度的困難,在開拓新的市場渠道、樹立自主品牌方面投入巨大,收效卻不大,目前都處在艱難的投入期。就這類企業而言,如何適應國內外兩種不同的市場環境?如何做到內外兩條腿走路?
L:加工貿易企業習慣了與歐美進口商合作的商業模式:首先,進口商通常不會拖欠支付款項;其次,出口企業無需關心產品去哪里了,只需負責把產品生產出來并準時付運到目的地就可以了;再次,出口企業無需關心產品的品牌,也省掉了一大筆產品營銷的費用;最后,出口企業是有訂單就生產,沒有訂單就不生產。
但是,國內市場是非常復雜的,不是你投入大,收益就大,當然,不投入肯定就沒有收益了。做國內市場是在沒有訂單的情況下先把產品生產出來,然后再推銷給客戶。而且,做國內市場需要了解客戶的需要、形成產品品牌、建立營銷渠道、建立售后服務體系,所有這一切,都需要企業投入巨大的資金,與當地政府建立關系,與當地商家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因此,即使出口企業想轉型做內需,但由于國內外兩種市場環境完全不同,而且沒有任何保證投入和努力一定會有實質性的效果,不少出口企業對國內市場望而生畏。
就大型出口企業而言,最好的做法就是在確保出口訂單的生產如期進行的前提下,撥出一部分的企業資源進行內需市場的拓展活動;在內需市場漸入佳境的時候,再逐步降低出口市場占公司業務的份額,從而實現平穩過渡。在這種情況下,建議地方政府對企業從產品技術研發到品牌管理再到市場營銷等各個環節提供實質性的幫助,比如提供專家的聯系方式、相關商會的資源以及市政府帶領當地企業到目標市場的所在地進行公關活動打開市場通道,等等。對于中小出口企業,難度要大得多,一方面需要地方政府幫助中小出口企業了解自己的強項和弱項,另一方面中小企業本身也需要對市場環境作比較充分的了解,從而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逐步介入內需領域。當然,在此過程中,很多中小出口企業可能要面臨倒閉和結業的風險,這是難以回避的。
Z:首先,開拓國內市場和自創品牌可能并不適合每一家企業。有的企業經營的時間比較長,各方面資源積累得也比較多,才會有轉型的條件。而有的企業實力比較弱,轉型會比較困難,只能依附于別的企業生存。讓這種企業也去自創品牌,是不現實的。選擇什么樣的發展路徑,企業要根據自己的狀況和外部環境進行權衡。
過去有很多企業不愿做國內市場,而選擇做代工,是因為盡管到國外市場做代工利潤比較低,但國外市場經濟機制發育良好,信譽也比較好,企業保證能如期交貨收款。但國內市場誠信機制特別不好,“三角債”就是最明顯的表現;流通環節的壁壘與費用也比較多,比如產品要進入超市會被收取進場費等;再有就是國企在某些市場的壟斷、人際關系等無形的壁壘導致的不公平競爭;到最后企業可能賺得更少,所以做內銷更加不穩定,收入沒有保證。我們要鼓勵企業創品牌,同時適應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就要推動政府在市場規則、透明度、政府干預等方面進行深入改革,給企業創造一個透明、公平、可預見的市場環境。
代工企業不愿做內銷,還有一個原因是它們代工的品牌在國際市場都是比較高端的,價格水平都比較高,國內的購買力水平太低,企業根本沒有客戶群。舉個身邊的例子,今年5月在地壇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銷會上,我遇到一個東莞的炊具廠商,他的產品都是用進口醫用級的鋼材制造的,出口到國外的話,一個鍋的價格大約為幾千元人民幣,但在地壇,幾百元都很少有人買。并且這還是廠家直銷的價格,如果走超市、商場的渠道,還要增加中間環節的費用;而且法律上還有規定,原材料進口的企業只有在補交關稅和進口增值稅之后,產品才能在國內市場銷售;這樣算下來,價格水平還要提高一大截,所以在國內市場的銷售就難上加難了,企業也就沒有開拓國內市場的動力了。
其實在加工貿易企業中,轉型最成功的是外資企業。前些年,由于政策的限制,外資企業進入中國市場只能采用加工貿易的形式;現在政策鼓勵加工貿易企業轉型,它們就收購原來的加工貿易企業。加工貿易企業轉型為為跨國公司在中國的分公司、子公司,在母公司的技術與資金的支持下開拓國內市場,也更加得心應手。這種優勢與實力是純粹代工的中小企業所不具有的。
C:多年來,我們一直倡導外貿企業要加大技術投入,提高產品附加值,此次廣東調研我們也發現,已經有企業邁出了這樣的步伐,但是數量還太少。大多數企業的產品還是停留在中低端,如今產品的價格優勢又不再了,企業如何把技術升級、產品升級落在實處呢?
Z:從2007年開始,珠三角的地方政府、海關都推出很多政策引導企業轉型,甚至存在著一種“如果不轉型,企業都沒辦法立足”的感覺。從那時開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就一直在提。地方政府和海關出臺相關政策對轉型企業給予幫助當然很好,但最有效的,還是提供相對寬松的環境。
代工企業的主要優勢在生產方面。在生產領域進行創新,是大多數代工企業可以做到的。為了進一步降低產品成本,開發一些新技術,使自己成為行業中生產成本更低、質量更好的領先者,在代工領域成為龍頭,也會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代工企業是供應鏈中的一個環節,它們的技術開發要與上游企業的需求相結合。跟著市場需求走,研發的效率也會更高。
企業是否投入研發也取決于外部環境。投資、增加設備等只有在經濟周期處于上升階段時才會發生,大多數企業在經濟形勢不好的情況下是不敢升級技術的,除非是具有政府支持的新興產業。近幾年歐美經濟形勢不是很好,代工企業的上游企業發展不好,代工企業投入研發的風險是比較大的。此時,它們技術升級的動力較小,它們觀望,面臨退出制造業,投資到風險較小的房地產、金融服務業,甚至投資海外銀民的多種可能性。
L:在這個問題上,我的觀點與趙玉敏主任有些差異。由于存在思維慣性,在外向型經濟繁榮的情況下,沒有企業愿意將資金投入到未來才能帶來收益的技術升級、產品升級上去。只有在外部壓力巨大、關乎生死存亡的情況下,研發資金的回報率才會高于生產資金,多數企業才會投入研發,未雨綢繆的畢竟只是少數。
從市場規律的角度看,政府也不能硬性規定或者強制要求外貿企業加大技術投入,因為加大技術投入不一定能夠提高產品附加值。只有在企業明確做什么是有價值的同時又力所能及的時候,加大技術投入才有效。目前的情況是,許多外貿企業根本不清楚除了代工,它們還能做些什么,地方政府的作用就在于牽線搭橋把高校、科研院所的專家資源與企業對接,讓企業充分了解自己的強項弱項,并通過專家診斷的方法了解自己企業在治理結構、財務管理、營銷管理、戰略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的不足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彌補。整個的過程是企業及其負責人的再生、再學習過程,企業只有經歷了的脫胎換骨過程,才能真正把技術升級、產品升級落在實處。
C:從產業特點、文化淵源來說,與目前大陸企業碰到問題比較類似的是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臺灣企業。經過轉型升級,如今臺資企業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國際產業版圖上占有一席之地。從臺灣企業的轉型升級歷史經驗中,大陸企業可以借鑒什么?
L:臺灣企業轉型升級的歷史經驗中,最值得大陸企業借鑒的經驗之一就是臺灣工業研究院的作用。臺灣工業研究院作為一個半官方的機構,負責推動臺灣企業勞動生產率的全面提升,通過技術改造和創新來幫助企業認識自己的不足和成長的路徑,最終使臺資企業在全球產業版圖上得以占有一席之地。
因此,對于大陸地區來說,如何發揮生產力機構的作用至關重要。不少省(自治區、直轄市)已經成立了生產力促進機構,通常都設在地方的科技局之下。但是從目前情況來看,這些機構的作用還非常有限,難以發揮類似臺灣工業研究院的作用。究其原因,與大陸的體制很有關系,大陸的生產力促進機構會逐步異化成為另類的權力機構,與服務企業的宗旨相去甚遠。在此背景下,大陸企業對這些生產力促進機構的信心也不大。因此,如何推動科技投融資體制的創新是大陸企業和地方政府部門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Z:臺灣企業轉型升級的過程,充分利用了臺灣與大陸的關系。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大陸地區改革開放的政策,使得臺灣企業有機會將之前的代工職能轉移到勞動力成本更低的珠三角、長三角地區,它們自己則在大陸地區開拓市場,轉型做自主品牌,逐漸做大做強。在臺灣的轉型中,大陸地區成為產業鏈上它們的下游環節與消費市場,但大陸企業現在缺乏這樣的機會,缺少一個既具有勞動力優勢又具有市場潛力的轉移地區。
歐美的很多訂單逐漸轉移到越南、緬甸、柬埔寨等地區,大陸與這些地區是在相同水平上的競爭。這種轉移意味著我國的代工企業被上游廠商從產業鏈上剔除,而不是產業鏈的延伸。而我國的中西部地區,物流成本比較高、購買力水平比較低,制約了其成為承接珠三角、長三角代工企業升級的理想平臺。因此,珠三角地區如果想按照臺灣模式,實現整體的產業升級,是比較困難的。
現階段,珠三角地區與越南、柬埔寨等地區相比,仍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雖然珠三角地區的勞動力成本在不斷上升,但已經形成比較完善的產業鏈,基礎設施也比較好,勞動力素質也比較高,因此,轉移出去的多為技術含量低的訂單,還有大量的訂單留在這里。
珠三角地區擁有的優勢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削弱,對企業來說,轉型升級已經時不我待。具體到某家企業,可以綜合分析行業特點、產品特點以及企業家的理念,結合自身在產業鏈中的地位以及和委托企業之間的關系,選擇適合自身的發展路徑。兼顧國內國外兩個市場也罷,走中西部結合也好,都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C:“十二五”相關產業規劃正在緊鑼密鼓地出臺之中,從《“十二五”工業轉型升級規劃》到《“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在政府的宏觀產業政策指引下,企業如何根據自身情況,尋找自己的發展機會?
L:“十二五”相關產業規劃以及相關的產業發展規劃的陸續出臺,體現了政府在宏觀產業政策的思路上是比較清晰的,指導性也越來越強。關鍵是企業如何理解這些宏觀產業政策,它們一般的反應是,這些政策與我的關系不大,或者只有哪些與政府和官員關系好的企業才會受惠,因此不少企業對于政府的宏觀產業政策表現了比較冷淡的反應,這些都值得反思。我認為,這與政府在推出這些產業政策之前比較少地征求企業的意見有關,令企業產生事不關己的感覺。另外,不少宏觀產業政策本意雖好,但是由于缺乏付諸實施的制度保障,最終難免流于形式,或者束之高閣,長此以往,企業自然會失去耐心和信心。
因此,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過程應該更加公開透明,更加重視其制定的過程,并通過其政策的形成和制定過程來凝聚社會的共識,將有助于企業正面評價政府的宏觀產業政策并作出積極的回應。另外,如何通過政府部門的協調以及不同產業的互動來幫助企業尋找適合該企業發展的發展機會,應該是未來政府和企業都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加工貿易的產業配套環境和優勢來之不易,但要毀掉它卻可能是輕而易舉的。因此,建議有關部門對于加工貿易企業,尤其是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不要輕言放棄,盡量向它們伸出援手,以實現外貿經濟的軟著陸目標。
Z:我同意林教授的觀點。需要補充的是,鼓勵企業“走出去”,鼓勵企業自創品牌等宏觀政策,還需要信貸政策、出口退稅、出口保險等方面配套政策的支持,才能切實發揮效用,成為幫助企業轉型的契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