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宏觀經濟走勢
降息效應尚未顯現 民間利率未降反升
經濟前景不佳,銀行對中小企業放貸更加審慎
朱凱 趙縝言
編者按:暴雨依然在下,歐風美雨也未停歇。從北京到深圳,漫天暴雨釀成的水患,似乎不僅讓城市河流穿行,也讓股市感受到了風雨侵襲。昨日,上證指數跌破2132點,所謂的“鉆石底”沉沒水底,不僅令很多機構和市場人士大跌眼鏡,也讓低迷的證券市場更添幾分涼意。
中國經濟究竟怎么了,股市究竟怎么了?減稅、降息等政策組合拳究竟能否發揮效用?帶著這些問題,本專題試圖從資金供給、市場需求、政策效果等方面展開剖析,希望能撥開迷霧,為投資者判斷宏觀經濟走向提供一些幫助。
證券時報記者 朱凱
從目前已經公布的數據來看,宏觀經濟形勢依然不容樂觀,被視為宏觀經濟“晴雨表”的股市一舉擊破了所謂“鉆石底”。作為貨幣政策重要手段的降息,在目前環境下是否還能發揮預期的作用?從證券時報記者在蘇浙滬地區采訪的情況來看,連續兩次降息的效應尚未完全傳導至經濟末梢,政策效果尤待顯現。
民間利率未降反升
從主要體現民間中小企業資金借貸利率變化的“溫州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利率來看,6月份該平均利率為月息1.3%(折合年化利率15.6%),7月份前三周該利率分別上升5個、8個和13個基點至1.35%、1.38%和1.43%。而房產抵押利率的上升幅度,更是最多溢價25個基點到了1.35%。與官方利率相比,民間資金成本不降反升。
據上海一家小貸公司負責人介紹,兩次降息后,上海民間市場利率并沒有看到明顯變化。該小貸公司利率仍然維持在月息2.5分到3分的水平,并沒有降。上海某大宗商品貿易商人士也介紹說,在他的老家福建晉江,民間借貸利率大概是月息1分(即月息1%),年息12%左右,與降息前相比,基本沒有什么變化。
據了解,溫州等地民間利率不降反升,與抵押品有關。當地企業能抵押的資產主要為房產,在限購等房地產調控措施下,房產的變現率下降、貶值概率高,出借資金者為降低風險會抬高利率。
銀行利率選擇性上浮
在向蘇浙滬地區10余家中小型企業負責人了解情況后,證券時報記者獲悉,多數民營企業的資金成本并未隨著央行降息而回落,即便是資質“最佳”的純信用貸款,其利率上浮10%也十分常見。前述上海某大宗商品貿易商人士表示,央行連續降息的原因之一就是經濟低迷,在經濟衰退周期中,銀行愈發不敢借款給中小企業;同時,房地產行業無法貸款,一些大宗商品的抵押貸款也受到限制。
歐貝黎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海濱告訴記者,央行降息以來,企業資金成本沒有大的變化。不同的貸款品種,比如說項目貸款、流動資金貸款或貿易融資等,有的是參照基準利率,有的是上浮10%~20%。此外,還要看具體的擔保措施,根據抵押和擔保品的不同,利率上浮情況也不一樣。張海濱表示,抵押物主要是房產土地等。總體上,貿易融資的期限最短,利率也最低。
南通瑞利化學有限公司財務經理王敏表示,基準利率是降低了,但央行也相應給了商業銀行更大的自主權,對企業來說,真正利率降低的空間并不大。據王敏介紹,瑞利化學屬于銀行優質客戶,沒有任何抵押,完全是信用貸款,只要向銀行上報計劃,任何時候都可以拿款。王敏透露,該公司最近一次借款利率上浮了10%,而以往最高也不過上浮5%。
中國工商銀行江蘇省某分行副行長則告訴記者,一些重大項目及重要客戶,利率都是下浮的,“比如說寶鋼等大型企業,貸款利率下浮了5%~10%”。但他同時也透露,在央行規定的區間之內,資質相對差一些或擔保措施弱一些的民營中小企業,利率的確還會繼續上浮。
有效需求仍然不足
浙江中安擔保集團總裁黃國甫告訴記者,實際上,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與價格無關,主要還是供需矛盾。銀行加大了對小微企業的貸款力度,結果導致其不良資產率有所上升,使得審批放貸比過去更加嚴格。“降息一定程度上表明央行希望放松銀根,但商業銀行這個主渠道并不暢通。”黃國甫舉例分析說,房屋限購使得大多數企業的抵押物無法流轉,抵押資產難以處置。此外,對于住房抵押融資,銀行也開始變得謹慎起來。抵押資產無法盤活,也會間接影響降息對經濟的提振作用。
黃國甫指出,資產無法流轉就成了“死資產”,企業獲取資金的途徑也將因此變得更加狹窄。同時,由于受到房屋限購政策持續的影響,企業作為抵押擔保物的不動產資產,由于流轉力下降而不斷貶值,進而傳導至貸款利率,進一步加劇了企業的融資難度。
接受采訪的上海某小貸公司負責人說,目前,上海一些小貸公司壞賬已開始抬頭,有些小貸公司一暴露出來就是10筆、20筆的預期不良貸款。因此,現在對客戶的選擇更加謹慎。
浙江海圣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海生對記者稱,由于經濟預期很差,目前狀態下企業融資難度不降反升。貸款指標是有的,但銀行卻更加謹慎了。“像我們這一類政府鼓勵的新興制造企業,擔保抵押的貸款利率一般要上浮30%。”黃海生說。據他介紹,以浙江紹興為例,服裝印染或者房地產行業融資更難,利率也更高。
在銀行更加審慎放貸的同時,一些企業的貸款意愿并不強。作為長三角地區支柱產業之一的服裝印染業,依舊沒有擺脫行業不景氣的影響。江蘇省南通盛達印染有限公司財務總監楊鈞告訴記者,今年以來,企業資金需求不高,基本沒有向銀行進行貸款。在經濟惡化預期之下,擴大產能已不可能,企業只能維持現狀。江蘇某大型國有集團企業下屬貿易公司總經理表示,貿易融資量相比去年少了很多,因為貿易商沒利潤,跑不起量,也不需要那么多資金。而且這一輪煤炭價格暴跌,不少貿易商資金鏈斷裂,銀行對鋼貿和煤炭貿易都不太敢貸款。公司擔心風險,也主動削減了對客戶的融資。 (證券時報記者趙縝言對本文亦有貢獻)
觀點摘要
◆ 從蘇浙滬地區的情況來看,連續兩次降息的效應尚未完全傳導至經濟末梢,政策效果尤待顯現。
◆ 當前及未來一段時間,中央重大基建項目連續上馬的可能性不大,風電、水電等節能環保產業則承載了優先于“拉動經濟增長”的“調結構”任務。
◆ 央行降息和固定資產投資創新高的刺激措施,并不能扭轉商品市場過剩現狀,未來各個行業仍面臨消化過剩產能、去庫存的主要任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