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5月24日電(記者樊曦)這個夏季,歐盟碳排放收費這一話題將全球航空業攪得并不平靜。作為碳排放大國,中國航空業首當其沖:8家航空公司因為沒有向歐盟提供碳排放數據正面臨歐盟制裁的威脅。然而,種種問題有待解答:一項地區性的政策是否具有約束全球性行業的效力?降低碳排放是否只能靠“罰款”來實現?面對“碳稅”之爭,中國航空業者該如何應對……
在正在舉行的2012中國民航發展論壇上,記者帶著這些問題,走近與會各方。
“單邊”政策缺乏效力
2008年11月,歐盟通過法案,將國際航空業納入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ETS)。今年1月1日起,歐盟正式實施ETS,要求有航線飛經歐盟領域的航空公司提交碳排放數據,并適用歐盟規定的排放配額,超額部分需航空公司購買。
“一項影響全球性行業發展的地區政策,應該適應全球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中國民用航空局局長李家祥向記者表示,“ETS中有些規定對全球民航業發展并沒有起到一個積極推動的作用。”
在中國看來,ETS是歐盟就國際航空排放問題實施的單邊措施,并沒有考慮和尊重非歐盟國家的意愿和實際情況。早在去年11月,包括美國、印度、中國、俄羅斯在內的26個國家就曾聯合發出聲明,指出ETS“并不合法”。
“將非歐盟的航空公司納入歐盟ETS是實現正確目標的錯誤做法。”美國運輸部助理部長蘇珊·柯蘭德在論壇上也表示。
據統計,共有2000多家外國航空公司將會受到影響。中國航空運輸協會秘書長魏振中曾預計,2012年ETS給中國航空公司增加的成本將為8億元,到2020年時則將增至30億元。而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也估計,如果ETS執行,第一年進出歐盟的航空公司需要為碳排放繳納的費用將會讓航空業的成本增加35億歐元,并且這一數字會逐年遞增。
業界人士認為,航空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只占全球碳排放總量的2%,歐盟此舉似乎有些過激。中國常駐國際航空組織理事會代表馬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減少航空業碳排放應以各國平等協商為基礎,而不能只以歐盟的利益為出發點。
“罰款”并非節能減排有效手段
近日,歐盟氣候行動委員赫澤高聲稱,除8家中國和2家印度航空公司外,全球約1200家進出歐盟的航空公司均已同意滿足歐方要求,提交碳排放數據。歐盟已要求上述10家尚未參與歐盟航空業碳排放交易機制的公司6月中旬前提交數據,否則可能面臨歐盟成員國制裁。
面對制裁威脅,李家祥告訴記者,并不清楚有多少國家向歐盟提供了碳排放數據,但中國不會提供。
他表示,作為民航業,節能減排應主要通過科技創新、加強運營管理及改進設施等手段實現,而不應通過罰款這樣的手段,這樣會限制行業的發展。
在論壇現場,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總會計師田民展示了國產C919飛機的圖片。他表示,航空運輸排放與飛機油耗成正比。C919采用了先進的動力裝置、氣動設計及制造工藝,其碳排放比目前運營的先進飛機低12—15%。
國際民航空組織理事會主席羅伯特·高貝·岡薩雷斯也告訴記者,市場機制并非解決碳排放問題的唯一手段。他認為,開發新技術新能源,如替代燃料,將大大降低航空業的碳排放。
據了解,繼2008年新西蘭航空公司使用生物燃料試飛成功后,多國航空公司開始研究使用生物燃料。2011年10月,中國國航的一架以生物能源為動力的波音747-400客機完成了圍繞北京進行的歷時一個小時的飛行。以海藻、麻風樹和亞麻薺為代表的第二代生物燃料的排放量與傳統的單一航空煤油相比大大減少,正在被深入研究,不斷應用。
多邊協商 尋求全球性解決方案
有效降低航空業碳排放是個全球性的話題,需要各國政府、航空業、科技界攜手努力。岡薩雷斯希望,國際民航業要加強技術、環保等方面的合作,通過協商合作解決發展中的各種問題,因為全球民航業最終的目標是共同的。
李家祥也重申,中國希望在多邊框架上通過充分協商找到解決國際航空排放問題的解決方法。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理事長湯彥麟表示,歐盟單邊推行ETS違反了《芝加哥公約》,希望能夠在國際民航組織框架范圍內解決這個問題。
湯彥麟說:“當前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全球解決方案,而不是歐盟的解決方案。所以我們敦促歐盟能夠在國際民航組織的框架內談判解決這些問題。”
來自歐盟的信號顯示其態度正在變得靈活。歐盟航空與國際運輸政策司司長馬修·鮑德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歐盟希望在國際民航組織協調下尋求一個多邊的解決方案,以避免雙方借此發生貿易戰。“歐盟樂于重新審視和修訂ETS的條文內容。”
今年3月份,空中客車公司表示,來自中國航空公司的35架A330客機訂單已經被推遲,香港航空的10架A380客機訂單也已被阻止,這些訂單的總標價為120億美元。此舉旨在抗議歐盟的碳排放交易收費計劃。
鮑德溫說,歐盟已注意到各方對ETS的關切,將堅持與中國和其他國家以對話解決問題,尋求一個多邊的解決方案。有關碳排放的談判已經開始,歐盟期待中國在其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