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國內財經 > 修正藥業等藥用膠囊鉻超標 > 正文
□ 本報記者 徐建華
一場令人震撼的膠囊風波,目前還未停息,對于此次事件中的“重頭戲”——工業明膠,我國到底有沒有明確的質量安全標準和相關政策?為此,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了解到我國對明膠的使用有著明確的標準要求和規范,只是部分不法企業公然違反標準,才造成問題膠囊流入市場,對廣大消費者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脅。
不同明膠用途不同
“工業明膠是一種淡黃色或棕色的碎粒,一種精細化學品,是依據明膠的用途不同劃分出來的一種明膠產品,它含有大量的重金屬,不能應用在食品工業生產中。食用明膠是一種無脂肪的高蛋白,且不含膽固醇,是天然營養型的食品增稠劑,被廣泛應用于冰淇淋、肉皮凍、果凍等食品中。”國家加工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山東)副主任、山東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食品化工中心主任祝建華告訴記者,工業明膠和食用明膠完全不同,使用也有著嚴格的規定。
原來明膠是一種非完全水解的蛋白質,本身分為藥用明膠、食用明膠、工業明膠和照相明膠等多種不同的明膠產品。記者了解到,我國的國家標準中,對這些不同的明膠產品,通過分類進行了詳細的規定,哪種明膠作何用途,都有相應的規范。
據介紹,2006年1月1日實施的行標《藥用明膠》中規定:藥用明膠分為A型和B型(A型為酸法明膠,B型為堿法明膠)以及骨類和皮類,再將每一類按照凝凍強度分為200和100兩個檔次。1995年10月1日實施的強制性國標《食品添加劑 明膠》中則規定:食用明膠分為A型和B型(A型為酸法明膠,B型為堿法明膠)以及骨類和皮類,再將每一類明膠都分為A、B、C三級,A級為國際先進水平,B級為國際一般水平,C級為合格產品。
中國農業大學(微博)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紅表示,明膠就是膠原蛋白煮后的產物。只要是食用級明膠,就不用擔心。而工業明膠中含有重鉻酸鉀和重鉻酸鈉等有毒化學物質,嚴禁用于藥品和食品加工。但明膠是否是食用級,用眼睛看不出來。
標準早有嚴格規定
祝建華指出,工業明膠含有大量對人體有害的鉻、鉛等重金屬污染物。鉻是動物和人體必不可少的微量營養素之一,鉻的毒性與其存在的價態有關,六價鉻比三價鉻毒性高100倍。六價鉻會對皮膚黏膜造成刺激和腐蝕作用,導致皮炎、潰瘍、鼻炎、鼻中隔穿孔、咽炎等,嚴重時會使人體血液中某些蛋白質沉淀,引起貧血、腎炎、神經炎等疾病。
鉻含量超標膠囊事件經媒體曝光,引發社會關注。衛生部部長陳竺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藥物膠囊重金屬限量早有標準。2010年的藥典就有規定,藥典既是標準又是法律。
據了解,鉻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藥典》)規定的食用、藥用明膠必須檢測的重金屬之一,除了鉻之外,還有鉛、砷、錳、鎘等重金屬。
不同種類的明膠其重金屬指標不同,根據強制性國標《食品添加劑 明膠》的要求,食用明膠(皮制)中對于鉻的限量標準為A級1毫克/千克,B級、C級均為2毫克/千克;對于藥用明膠(皮制),強制性行標《藥用明膠》中對重金屬鉻的限量要求為2毫克/千克;對于工業明膠,推薦性行標《工業明膠》中對重金屬的限量以鉛計,要求重金屬鉛的限量為50毫克/千克,并未對重金屬鉻進行單獨限定。
《藥典》明膠空心膠囊標準中顯示,重金屬鉻的限量值為百萬分之二,即2毫克/千克。
“由于明膠種類及用途的不同,其原料要求也不盡相同,我國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對不同種類明膠的原料進行了詳細規定。”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一位檢測專家告訴記者,按照國家相關標準的要求,藥用明膠的原料應來自于非疫區和經有關部門檢疫為健康的動物,不應來自于經有害物處理過的加工廠,不應使用苯等有機溶劑進行脫脂。食用明膠的原料應為動物的骨和皮等,嚴禁使用制革廠鞣制后的任何廢料。工業明膠原料要求各類工業明膠中不應加入可提高黏度的化學品。
檢測方法存在盲區
業內人士指出,藥用明膠、食用明膠和工業明膠因用途的不同,其原料價格也有很大區別。如工業明膠價格約在1萬元/噸,食用明膠約為3萬元/噸,藥用明膠約5萬元/噸。因此,某些企業違規操作,用工業明膠代替食用明膠,或者把工業明膠摻進食用明膠來降低成本,經過特殊配比,使產品符合國家有關限量標準。
“明膠是水溶性蛋白質的混合物,它沒有固定唯一成分,因此目前國內尚無方法標準檢測確認為工業明膠,只能通過檢測明膠產品或使用明膠的食品中鉻含量及重金屬含量是否符合標準要求。”祝建華說。
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測專家告訴記者,國家對各種明膠的檢測標準和方法都不是盲區,可以做到對食品、藥品進行檢測,發現有害成分是否超標,從而推斷出可能出現超標的原因,但不能從檢測結果得出是否添加了工業明膠的結論。產品檢測合格與不合格的因素很多,檢測不合格并不能證明一定加入了工業明膠;檢測合格也不能證明一定不含工業明膠,因為企業把工業明膠和食用明膠進行混配后,也可達到食品級明膠重金屬檢測合格的要求,但其他有害成分是否含有或超標很難界定。所以檢測合格不等于安全,更不等于不含工業明膠。
2009年,衛生部將工業明膠列入《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名單》,指出該物質可能添加到冰淇淋、肉皮凍等食品品種中,但是注明沒有檢測方法就是指的沒有證明其是否為工業明膠的方法。
專家表示,中國現在缺的既不是標準,也不是檢測手段,而是執行力度。我國《產品質量法》和《食品安全法》以及生產許可有關條例,都是明令禁止生產藥品或者食品企業采購工業明膠,但是企業為什么不執行?下一步政府和媒體應關注“摻”而非簡單“代替”的問題,即重點關注和打擊那些現實中把工業明膠摻進食用明膠的企業。 《中國質量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