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道,以“取締養熊業”為目標的亞洲動物基金(微博)(AAF)在香港注冊為一家“擔保公司”,因此懷疑其為營利機構,而非慈善機構。昨日,亞洲動物基金針對外界質疑做出了公開回應。
■ 質疑1
登記類別為擔保公司?
成立慈善機構須先注冊公司
香港公司注冊處綜合資訊系統的網上查冊中心顯示,亞洲動物基金登記類別為擔保公司,成立日期為1998年4月20日,英文名稱為“ANIMALS ASIA FOUNDATION LIMITED”。
【回應】
亞洲動物基金在聲明中稱,香港法律中的擔保公司與大陸法律所定義的“擔保公司”并不相同,其在香港注冊為“無股本的擔保有限公司”。
“在香港,成立慈善機構須首先建立一個法人實體。最常見的做法,就是先注冊一家公司。建立公司之后,方能申請成為慈善機構。”該基金中國區對外事務總監張小海表示。
昨日,記者登錄香港稅務局網站,該網站公布了一份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及慈善信托的名單,截止日期為2012年2月29日。“ANIMALS ASIA FOUNDATION LIMITED”出現在該名單第19頁。根據該條例,豁免繳稅的屬公共性質的慈善機構或慈善信托做慈善用途的款項,或者政府做慈善用途的款項。
■ 質疑2
兩份財務報表有差異?
兩份報表涉及地域范圍不同
亞洲動物基金公布的2010年中文財務報表,與媒體在香港查到的同年英文財務報表收入總數一致,但細分的數據存在差異,比如英文版里拯救黑熊的支出為646.32萬港元(99.46萬美元),中文版公布拯救黑熊總支出達到387.2萬美元,后者遠高于前者,約為3.9倍。
【回應】
張小海表示,該媒體報道的那份英文財務報表只是香港總部的財務報表。而官網和官方微博公布的,是全球財務年報。“把兩者拿來做比較,相當于把半成品和成品進行對比。”
對于具體數據的出入,張小海指出,各國的財務審計制度不統一,在把各地報表做成合并報表時,需要有一個重新的調賬過程,使費用更真實呈現。比如原來臨時記在行政費用賬目上的錢,實際中會有部分成為籌款費用,在調賬時就要把這筆錢納入籌款費用一欄。“這樣的調整受會計事務所的監督。”
■ 質疑3
拯救黑熊費用過高?
包括食物藥物手術費等費用
若按照全球財報數據,平均每只獲救黑熊2010年的費用為1.63萬美元,被指費用過高。還有人提出,該基金贊助人之一受生產熊去氧膽酸的德國藥企福克公司贊助,代言人親屬與其有金錢往來,負責人張小海屬隱形富豪。
【回應】
亞洲動物基金在聲明中列舉了黑熊救助費用途,包括食物、藥物、實體獸舍及戶外活動區、環境豐容計劃以及體檢、各種手術等醫療費用。
張小海表示,熊被救出熊場前,曾服用各種抗生素,所以國內的抗生素已不管用,中心便向各國寫求助信,希望得到進口抗生素的捐助。“福克公司捐助了1000多美元的藥,就再也不給了。”
針對個人問題,張小海明確表示,自己“就是個窮光蛋”。同時他認為,個人是富翁還是窮人,和取締活熊取膽這件事沒有關系。
■ 專家點評
基金身份沒有問題
清華大學創新與社會責任研究中心主任鄧國勝指出,在香港注冊慈善機構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根據香港社團條例,在香港警務處轄下的社團事務處登記為非營利社團。雖然社團是非營利性的,但不能享受減免稅的待遇,不一定是慈善機構。另一種方式就是在香港的公司注冊處,以有限公司的形式成立非營利組織,并向稅務局申請到慈善資格免稅地位,“能獲得香港慈善免稅地位,就表明它是非營利性的。”
關于財務報表問題,鄧國勝認為,亞洲動物基金針對賬目問題的解釋是有道理的。因為每個國家的財務管理規則不一樣,很多境外慈善機構,包括國內的非營利組織,都可能為應對不同國家的捐贈方而有不同的賬本。
鄧國勝舉例,在大陸通常要求把人力成本算作行政成本,但在境外,很多國家把服務人員的人力成本,算作項目成本。如果按大陸要求做財務報表,就會導致行政成本高,但針對境外要求做財務報表,行政成本的數據就會低。
本報記者 王卡拉 劉夏 實習生 李禹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