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局退休官員著文稱我國經濟保密始終未得到應有重視
□晨報記者 李 芹 實習生 楊 沁
一篇刊登在《保密工作》雜志上名為《力拓案件折射出什么》的文章,將“力拓案”再掀波瀾:該文章稱力拓駐華員工以“拉攏收買、刺探情報、各個擊破”等手段,從事經濟間諜活動長達6年,并造成中國經濟損失超過7000億元。
因《保密工作》雜志由中共中央保密委員會辦公室、國家保密局直接指導,文章一經刊登,就在業內外引起了不小的關注。對此,有關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對文章內的有些數據持保留意見,但力拓間諜案對鐵礦石談判的影響肯定是“深遠”的。
損失能抵澳洲10%GDP
這則名為《力拓案件折射出什么》的文章,最初刊登在國家保密局網站上,撰文者蔣汝勤是一名退休官員,曾擔任過安徽省淮安市國家保密工作局局長。
蔣汝勤在文章中稱,在長達6年的時間里,力拓商業間諜通過拉攏收買、刺探情報、各個擊破、巧取豪奪,迫使中國鋼企在近乎訛詐的鐵礦石進口上多付出7000多億元人民幣的沉重代價,“這相當于 ‘澳洲 10%的GDP’。”
文章還指出,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后,《保密法》明確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秘密事項”列入國家秘密的保護范圍,但遺憾的是“經濟保密始終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從而成為中國保密體系的“短板”。“中國已進入商貿諜戰的高發期,對力拓案折射出的制度缺陷、主體缺位、監管缺失應該高度警惕。”文章說。
雜志社證實內容屬實
上述文章一出,社會各界反響非常強烈。
就文章內容,晨報記者昨日向《保密工作》雜志社求證,對方證實相關官員確實發表了這樣一篇文章,相關內容絕對屬實。
值得注意的是,與“力拓間諜案”息息相關的中國鋼鐵工業協會表示并不知情,并拒絕對文章表態。當問及中國進口鐵礦石談判最新進展時,中鋼協有關人士表示,鐵礦石談判仍在進行,“談判結果揭曉的日期目前尚不清楚。”
“7000多億元的損失暫且不去深究是否屬實,但給整個鋼鐵行業造成的影響肯定是非常深遠的。”對上述文章,蘭格鋼鐵信息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