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制圖:黃敬
北京贊伯營銷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下稱“北京贊伯”)項目策略總監郭成林涉嫌侵害金龍魚商業信譽案的開審再次引起軒然大波。
這是一個法律事件,但是前有蒙牛“誹謗門”事件做樣本,業內自然而然地將其想象為乳業“誹謗門”在食用油行業的翻版。
昨日,魯花方面對此撇清,稱與其完全無關。而權益受侵害的一方,益海嘉里亦保持低調。有相關人士告訴南都記者,乳業“誹謗門”的結果最終導致的是行業信譽危機,食用油則不想看到這種狀況。
策劃總監被指網上中傷金龍魚
這一事件緣起于半年多前。去年9月份,郭成林在天涯社區論壇及自己的博客上發布《金龍魚,一條禍國殃民的魚》的帖子,立即引起網民的強烈關注,被大量點擊和轉載。
之后南海油脂工業(赤灣)有限公司負責人報案,稱有人針對其公司生產的金龍魚食用油產品在網上發布虛假信息,造成惡劣影響。爾后的故事自然發展,郭成林被抓,并被公訴涉嫌損害商業信譽罪。
接到報案后,南山公安分局迅速組成聯合專案組,開展調查取證。專案組民警很快鎖定嫌疑人,并于2010年10月23日在北京將嫌疑人郭成林抓獲。11月30日,郭成林因涉嫌損害商業信譽罪被批準逮捕。(南方都市報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網)
南山檢察院以損害商業信譽罪,對郭成林提起公訴。日前,南山法院開庭審理了此案。被告人郭成林當庭否認指控,堅稱自己是為公眾利益呼吁。當庭沒有宣布判決結果。
魯花:絕對沒有授意發帖攻擊對手
此次“誹謗門”牽扯到了花生油巨頭魯花,魯花集團宣傳部相關負責人昨日告訴南都記者,魯花集團與此完全沒有關系。
魯花的位置確實微妙。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檢察院公訴資料顯示,2010年8月,郭成林所就職的北京贊伯營銷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贊伯公司)與山東魯花集團簽訂了《營銷策劃咨詢協議》,魯花集團委托贊伯公司進行魯花堅果調和油營銷整合服務,支付180萬元人民幣,贊伯公司指派被告郭成林負責此項目,郭成林根據魯花方面的介紹,提煉出魯花的主要競爭對手金龍魚存在轉基因產品影響生育能力、采用化學浸出法提煉殘留有致癌物質、摧毀中國大豆產業鏈等缺點,撰寫了標題為《金龍魚,一條禍國殃民的魚》的文章,于2010年9月15日發表于天涯、搜狐等網站論壇及其個人Q Q博客,點擊率超過80萬,給金龍魚造成損失達58萬元人民幣。
昨日,魯花集團表示,北京贊伯與山東魯花集團簽訂了“營銷策劃咨詢協議”這是事實,不過這是正常的合作。魯花絕對沒有授意郭成林發那篇帖子。
是職務行為還是個人行為,這是行業尤其關注的一點。有相關人士告訴南都記者,郭成林曾承認自己發帖時與魯花方面有過交流溝通,但是之后又否認了。據媒體報道,郭成林在庭審中供述,因為警方告訴他,如果承認與魯花有溝通,事件就演變成山東與廣東兩省政府間的博弈,他和所在的公司的責任就會減輕,公司就不會關門。由此,魯花到底牽涉與否似乎已經成為“羅生門”。
金龍魚低調欲免乳業覆轍
昨日,金龍魚所屬的益海嘉里方面對于此事并未表態。公開資料顯示,“金龍魚”是新加坡郭氏兄弟糧油私人有限公司所擁有的著名食用油品牌,郭氏兄弟在中國投資的企業嘉里糧油(中國)有限公司及其所有的南海油脂工業(赤灣)有限公司,主要在中國生產銷售“金龍魚”、“香滿園”、“元寶”、“胡姬花”、“巧廚”等十多個品牌的小包裝食用油。
1990年,第一瓶“金龍魚”小包裝食用油出現在國內市場上。如今,“金龍魚”已經穩坐中國大陸食用油市場的頭把交椅,年銷售額高達400億元。
南都記者了解到,益海嘉里在監測到上述帖子,并發現非正常被密集傳播后,采取了報案調查的措施,不過并未主動對外披露信息。一位內部人士表示,不希望事件像乳業“誹謗門”那樣發展,否則也影響行業信譽。
不過金龍魚還是通過其代理律師黎孟龍表示:“金龍魚一直倡導建立一個和諧有序的商業競爭環境,并呼吁同行業所有企業自覺避免詆毀競爭對手、破壞正常競爭秩序的惡意行為”。此外,就食品安全問題亦做出回應稱,金龍魚系列食用油所有產品均經過嚴格檢測,完全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和國家標準的要求,金龍魚同時也是國內最大的非轉因小包裝食用油的品牌。
黎孟龍表示,《金龍魚,一條禍國殃民的魚》的帖子,通過捏造虛假信息,惡意攻擊金龍魚、制造金龍魚的負面新聞,實現破壞金龍魚商業信譽、品牌形象的不法目的,涉嫌構成損害商品信譽罪。
“網帖”背后的競爭
有意思的是,盡管郭成林在《金龍魚,一條禍國殃民的魚》中表示,金龍魚使用進口轉基因大豆作為原料,而轉基因作物影響人的生育能力,因此金龍魚“罪孽深重”,但無論是魯花堅果調和油還是花生調和油,兩種調和油中用量最大的恰恰是大豆油,原料同樣是進口的轉基因大豆。
此次案件備受關注,除了涉及到敏感的轉基因問題,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背后的行業競爭,特別是在網絡公關手段日漸多樣化的背景下。
1991年,益海嘉里集團生產的中國第一桶小包裝食用油下線,迄今占據了小包裝市場的半壁江山。中華油脂網信息主編郭清保表示,全國每年小包裝食用油的消費量大概在六七百萬噸左右,其中絕大多數為調和油,其中金龍魚的市場份額最高。
目前食用油市場已經形成了一品牌主打,其他品牌跟隨的態勢。據郭清保介紹,此前行業的競爭確實激烈,但是惡性競爭手段并不多見,因為行業格局已經很穩定,很難借負面新聞炒作打壓對手,實現自我抬升的目的。
不過有業內人士告訴南都記者,最近兩年,地方區域品牌在小油種上發力,比如玉米油、芝麻油等企業,很多企業打出的旗號就是“民族”品牌,不過這種小油種規模小,并不能像基礎油種那樣大規模供給,“民族”的口號某種意義上也是為了獲得更大的支持,提升銷量的一種做法。
事實上,盡管魯花撇清,但仍有觀點懷疑魯花牽涉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魯花正在推廣魯花堅果調和油,被公訴的郭成林正是為魯花堅果調和油提供“營銷整合服務”,實際上除了魯花堅果調和油,魯花集團還推出了花生調和油,希望能在調和油市場有所作為。
南都記者 王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