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雙華轉型
無論是投資鋼鐵,還是轉型為PE基金投資者,他始終未曾忽略的是政府關系
□ 本刊記者 張伯玲趙何娟 | 文
“力拓案”一審判決結束不久,消失在公眾視野有一段時間的日照鋼鐵控股集團(下稱日照鋼鐵)董事長杜雙華,以私募股權(PE)基金投資者身份再次現身。
4月25日,在北京世紀金源大飯店,杜雙華出席了泛華建設集團與日照鋼鐵舉行的泛華城市發展建設基金(下稱泛華基金)合伙協議簽字儀式。杜雙華盡管是泛華基金最主要的投資人(LP),卻相當低調,簽字儀式現場沒有發表任何言論。
就在不久前,作為鋼鐵富豪的杜雙華因牽涉“力拓案”而備受關注,他個人及日照鋼鐵的未來命運都引人關注。現在似乎風暴漸過。
“杜雙華有很多民營鋼鐵企業家的共性,學歷不高,有著良好的社會關系,有膽量,也遇到不少挫折,但依靠各種關系都可以迎刃而解。”一位接近杜雙華的鋼鐵業內咨詢人士如此評價。在他看來,杜雙華的事業并未受阻。
鋼管起家
杜雙華出生于北京,起家于河北,成就于山東。
1991年,杜雙華26歲,從首鋼冶金機械廠勞動服務有限公司辭職,在北京市朝陽區十八里店開辦了北京興華福利軋鋼廠。
在京郊的短暫創業之后,積累了一定經驗和資本,杜雙華1992年開始在河北大展拳腳。他抓住當時三河縣建設開發區的時機,創辦京華制管廠。1993年,公司搬到了衡水,并在此奠定了他的鋼鐵基業。
“北京是杜雙華事業的起點,現在依然是根據地之一。”一位業內人士說,即使后來杜雙華在山東日照投資建了新廠,待得最多的地方還是北京和深圳,因為北京很多國有企業是他的客戶,比如五礦、中冶等。
此后十年間,杜雙華的主要精力用于發展焊管,他開始在全國各地建立管廠,到2003年,又整合旗下的焊管廠成立京華創新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京華創新集團),成為亞洲最大的焊管企業之一,占有國內市場60%份額。
2001年后,隨著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大規模上馬,眾多焊管等鋼材下游企業把車開到鋼鐵企業門口,排隊等著進貨。杜雙華的焊管企業也不例外。他意識到了鋼材領域的機會,開始謀劃進入鋼材生產領域。
最終,杜雙華將新鋼廠選址于日照,因為“日照是國家重點布局的鋼鐵建設基地,也符合靠近原料產地和市場這一原則”。此時,當地政府亦主動向杜雙華示好,在日照市靠近嵐山港的虎山鎮,為他的項目征得5867畝土地。
日照發家
2003年1月末,杜雙華與日照市政府、萊鋼集團合資,投資建設日照鋼鐵。僅六個月時間,新廠投產。
“他很善于建立政府關系網,”一位與日照鋼鐵有多年業務來往的鋼鐵行業人士稱,“在衡水和日照都可以低價拿來土地,然后建廠。遇到困難當地政府會不遺余力支持,不然也發展不了現在這么大。”
在起步時期,日照鋼鐵受到資金困擾,而且萊鋼集團撤出了股份和技術人員。但是,杜雙華得到了日照市政府的鼎力相助。他不僅從銀行拿到了20億元貸款,日照市還召開了日照鋼鐵建設的專題調度會議,要各部門積極為工程建設搞好配套。嵐山各級黨委、政府乃至村莊更是“主動靠上去為鋼鐵廠建設服務”。
“得承認杜雙華嗅覺很靈敏。這不僅體現在他當時選擇進入的鋼鐵領域中,在后來的鐵礦石碼頭建立上也可以看出。”上述咨詢人士表示。
在日照鋼鐵建立之初,杜雙華提出,要加快論證嵐山北港區礦石泊位的建設問題。根據杜雙華計劃,日照鋼鐵將總投資41.22億元建設嵐山港鐵礦石碼頭項目,共六個泊位,年礦石通過能力可達3160萬噸。
“杜雙華希望建設國內最大的鐵礦石專用碼頭,并組建班輪式大型運輸船隊,實現集約化運輸。碼頭建成后,鐵礦石從碼頭到鋼廠,只需要一條架在馬路上的傳送帶,省去了很多運費成本。”上述咨詢人士表示。
后來港口建設因列入山東鋼鐵建設整體規劃,目前處于等待狀態,一直沒有實質性進展。
重組危機
如果說從北京到日照顯示了杜雙華長于處理政府關系的一面,其日照鋼鐵的迅速發展,則印證了業內對他的另一評價:比較“江湖”。杜雙華好賭,膽大,在業內頗為著名。他曾陪同客戶多次出入港澳賭博。熟悉杜雙華的一位貿易商稱,他做事風格“很野”,甚至“蠻橫”。
2003年日照鋼鐵成立,正是全球礦業由衰轉盛之時,隨著鋼材價格上漲,鐵礦石一石難求。日照鋼鐵所需鐵礦石幾乎全部為進口,能獲得比現貨價格更低的長協礦,無疑會大幅降低成本。
2005年,通過杜雙華的努力,日照鋼鐵成為第二大鐵礦生產商力拓的長協客戶。由此,日照鋼鐵的經營業績快速發展,2005年和2006年,銷售收入分別為68億元、96億元,利潤總額分別為6億元、21億元;2007年,其銷售收入為245億元,利潤總額為58億元。
“杜雙華追求效率,沒有合法手續就先建設,手續慢慢補。加上他的各種關系,日照鋼鐵經營一直都比較順利。”山東當地某大型鋼鐵企業投資部門一位中層干部告訴本刊記者。
2007年杜雙華遭遇危機。國家發改委查出日照鋼鐵多有違規之處,并可能按照處理“鐵本事件”的方式作出處理。“當時山東省委認為,日照鋼鐵已經形成近700萬噸的生產能力,企業如果關停會比較可惜。所以提出了由山東鋼鐵集團重組日照鋼鐵,保留日照鋼鐵500萬噸的生產能力,其余產能淘汰。”山東鋼鐵集團一位中層表示。
2007年底,日照市政府主要領導找杜雙華談話,征求意見。杜雙華同意重組。在山東省政府主導下,2009年9月6日,山東鋼鐵和日照鋼鐵簽署重組合作協議。
據此,山東鋼鐵與日照鋼鐵將共同投資建立一家新的合資企業——山東鋼鐵集團日照有限公司;山東鋼鐵以現金出資占67%的股權,日照鋼鐵則以其經過評估的凈資產入股,占33%的股權。
“作為業內的旁觀者,都覺得政府強收的舉動讓民營企業心涼,但是杜雙華與日照鋼鐵的命運已經是一體的了。”上述熟悉杜雙華的人士稱,除非他找到更好的靠山和出路。
轉身PE
2009年“力拓案”發生后,外界認為這將加速山東鋼鐵重組日照鋼鐵。不過,接近山東鋼鐵重組日照鋼鐵交易的人士告訴本刊記者,重組進展并不順利,“目前的資產評估等還未結束,主要是價格問題。”
事實上,在“山鋼并購日鋼”問題上,杜雙華從未真正服氣。2008年11月12日和12月1日,杜雙華透過其控股的Happy Sino International Limited,兩次以場外增持的方式,購入開源控股有限公司(01215.HK,下稱開源控股)總計7億股股份,占開源控股已發行股本的9.83%,成為開源控股當時最大的股東。隨后,杜雙華將日照鋼鐵部分資產注入開源控股,由此實現了在海外對日照鋼鐵資產的控制。這也使得日照重組陷入僵局。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力拓案”只是杜雙華遇到的一個不算大的挫折,他的事業也不會因此而受阻。泛華基金的設立似乎在印證這種看法。
日照鋼鐵一位內部人士告訴本刊記者,“泛華建設與諸多地方政府關系非常緊密,對于想轉型的杜雙華來說,有助于他開拓其他地方和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