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溫州12月24日專電題:溫州鞋企奮起聯合反對歐盟反傾銷
新華社記者張和平
歐盟反傾銷大棒又重重落下。經過反反復復的過程之后,12月22日,歐盟裁決對中國皮鞋延長反傾銷稅15個月。消息傳來,奧康等溫州鞋企表示,聯合支持商務部上訴至WTO。溫州鞋業同時開拓新興市場,演繹“西方不亮東方亮”。
歐盟最終還是“咬住”中國鞋
12月22日,從歐盟傳來一個令人震驚和遺憾的消息,當日歐盟舉行的部長理事會議上通過表決,對中國和越南產皮鞋反傾銷稅再延長15個月,最遲將在明年1月3日公布實施。
商務部對此強烈不滿,將就此上訴至WTO。而作處于漩渦之中的溫州鞋企也迅速地發出聲音,聯合支持商務部上訴WTO爭端解決機制。
反傾銷稅是對傾銷商品所征收的進口附加稅。從2006年10月份開始,歐盟對中國和越南皮鞋開始征收16.5%的反傾銷稅,之后,奧康、泰馬等五家中國鞋企聯合將歐委會告上歐盟法院,至今這起長達四年多的官司依然沒有完結。
歐委會考慮到內部強烈的反對聲音,將最終的反傾銷措施由通常的5年改為2年。2008年10月,歐盟對中國皮鞋實施為期兩年反傾銷措施到期后,歐委會不顧成員國的反對意見發起反傾銷行政期滿復審,在這時限為12-15個月的復審期間,反傾銷稅依然執行。
10月12日,奧康等多家國內涉及“歐盟皮鞋反傾銷案”的鞋企接到了歐委會發來的正式披露函件。該函件稱:歐委會提議延長對中國和越南進口的鞋征收反傾銷稅最少15個月,稅率保持不變即16.5%。
11月19日上午,歐委會就是否對中國皮鞋繼續延長15個月的反傾銷稅,在歐委會反傾銷咨詢委員會上,向成員國征求意見,參與討論的27個成員國中,15個國家反對延長反傾銷稅的計劃,10個國家支持,2個國家棄權。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終結,屈從貿易保護主義的壓力,15個原本持反對意見的歐盟成員國中,德國等國轉而在投票中棄權,導致歐盟多數國家投票通過。12月2日,歐委會再次提議延長對中國鞋征收反傾銷稅,并最終在12月22日的部長理事會通過。
溫州鞋企:聯合支持上訴
溫州是全國鞋業生產的重要基地,也是中國鞋業出口大市。目前全市制鞋業從業人員45萬人,擁有科技人員3000多人,2008年產值653億元,制鞋企業2694家,制革及鞋機等產業鏈企業3000多家,2008年出口額27.6億美元,產品出口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銷歐盟、美國、俄羅斯、日本。
面對歐盟反傾銷的緊追不放,溫州鞋企發出了強烈的聲音。中國皮革協會副理事長、奧康集團董事長王振滔說,他們一直在關注著此事的進展,也一直在等待最后的消息,這個結果非常令人失望,不過他們不會就此放棄。
王振滔說,他已和泰馬等5家中國鞋企通過氣,將之前上訴歐委會的官司繼續打下去,爭取在法律上給予公正裁決,另外將聯合更多的鞋企支持商務部和中國皮革協會等上訴WTO貿易爭端解決機制。“現在能夠做的就是希望政府和協會繼續努力,將此案提交世貿組織。”
在王振滔看來,歐盟反傾銷是赤裸裸的貿易歧視政策。“奧康出口到歐盟的鞋子一雙在20美元以上,根本不存在傾銷。當地老百姓也非常喜歡我們溫州鞋,歐盟反傾銷其實是違背中國鞋企和歐洲消費者、進口商利益的,是大家都不愿看到的。”
事實上,一旦反傾銷稅的繼續征收將嚴重影響到奧康出口歐盟的訂單,甚至可能會影響到長期合作的老客戶。據透露,自2006年歐盟啟動反傾銷稅后,奧康出口額急劇下降,從原先30%的遞增速度降至10%至20%。
有數據顯示:2006年歐盟進口21億雙(占銷售總量85%)鞋子,其中14.9億雙產自中國,產自越南的則為2.56億雙。采取反傾銷之后,從中國進口鞋子數量下降了15%。
據溫州鞋革行業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歐盟仍是目前溫州鞋類出口的主要市場,受歐盟征收反傾銷稅及金融危機的影響,已連續兩年出口急劇下降,溫州真皮面料皮鞋出口歐盟從2006年的2309.51萬雙,下降到2008年的1900萬雙。今年1月至9月,出口下降到920萬雙,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5%左右。不過,單價有大幅提升。
歐盟這個反傾銷決定不得人心
據了解,商務部網站刊登了相關信息,援引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談話稱,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并采取相應措施切實維護中國產業的合法權益,將就此上訴WTO爭端解決機制。歐盟執意延長對中國產皮鞋的反傾銷措施,顯示其在貿易保護主義的道路上愈行愈遠。
22日下午,溫州市當地媒體的記者聯系上了中國皮革協會制鞋辦公室主任衛亞非。她說,“在復審期間我們該做的努力都做了,其實在之前歐盟內部成員國投票的結果來看,我們的做法是深得歐盟成員國的支持。但最終這個結果不論從法從理來說都是行不通的。”
據了解,從今年10月份開始中國皮革協會就支持商務部準備上訴WTO,并聘請了比利時律師,開始了一些準備工作,目前法律技術層面的問題已經基本解決,接下來就是遵照WTO的程序,準備相應的材料。
衛亞非指出,歐盟此舉是損人不利己的事情。歐盟自對中國皮鞋征收反傾銷稅以來,皮鞋價格平均上漲超過10%,關稅最終轉嫁到消費者身上。以英國為例,英國的消費者每年需要多支付3億英鎊的購鞋費用。與此同時,征稅也增加了跨國制鞋企業在中國的生產成本。歐盟制鞋企業為此多支付了約8億歐元的進口稅。
溫州鞋革行業協會秘書長謝榕芳說,歐盟反傾銷涉及溫州300多家生產真皮面料的鞋廠,該協會得知消息后,第一時間與中國皮革協會等聯系,并告知涉案的溫州鞋企。
“歐盟反傾銷這個決定,是不得人心的,這兩天我通過了解得知,很多歐盟進口商、零售商都是反對繼續延長該案反傾銷措施,希望歐委會認真考慮,能順應民意,盡早停止反傾銷。”謝榕芳說,該協會已與中國皮革協會、中國輕工工藝品進出口商會、廣東鞋業聯盟聯系好了,將盡可能發動更多的鞋企參與進來,聯合起來支持商務部上訴。
兩條腿走路,全力開拓新興市場
對于歐盟反傾銷咄咄逼人的態勢,溫州鞋企該如何突圍?
王振滔告訴記者,奧康等鞋企不會放棄抗爭,但歐委會的做法也提醒溫州鞋企,要加大開拓新興市場的力度,盡快提高產品附加值,改變出口市場方向。
據了解,今年奧康加大對美國、加拿大等北美市場的開拓力度,對北美市場出口增長率保持30%以上,另外也開辟了埃及等冷門市場。
同樣,歐盟也是康奈皮鞋的重要出口市場,占康奈出口總額的10%,歐盟征收反傾銷稅,對康奈在海外貼牌產品有很大影響。不過,在面對歐盟的反傾銷政策,康奈鞋業及時采取規避措施,開辟了南美、澳大利亞、東亞、中亞等新的出口市場,使得出口業務保持了45%的增長速度。此外,還敲開了朝鮮市場,演繹了“西方不亮東方亮”的故事。
有關人士指出,面對歐盟的執意打壓,中國制鞋企業在尋求世貿組織規則保護自己的同時,還必須加快轉變出口方向,將出口轉向其他新興國家與地區,或者將外銷轉為內銷,加強國內市場的培育,提高自身產品的科技含量,加快企業轉型升級,才能贏得多一些的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