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何清 北京、上海報道
從2011年4月8日履新中石化[微博](600028.SH)董事長,至2014年9月12日,傅成玉對中石化的改造完成了第一個階段。
“中石化集團要變身為投資公司,現在旗下所有實體都成為了專業化公司。”9月14日,中石化新聞發言人呂大鵬向包括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內的7家媒體表示。
在這三年中,中石化集團不但完成了煉化工程(2386.HK)、石油工程、石油機械等多個板塊的上市,而且完成了對旗下銷售公司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實現了2014年全球最大的融資案,融資金額超過了200億美元,令中石化集團實現由管資產向管資本的轉型。
據了解,從履新伊始,傅成玉就從頂層設計開始,對中石化集團進行了如下改造:
2011年,中石化冠德(00934.HK)宣布收購中石化旗下5處原油碼頭及其相應的配套資產,從而使自己成為中國最大的原油碼頭服務提供商;其后,煉化工程于2013年5月在香港宣布上市;2014年9月,中石化又宣布石油工程和石油機械分別以資產置換方式借殼ST儀化(600871.SH)和江鉆股份(000852.SZ)實現上市。
呂大鵬說:“這是中國石化集團在頂層設計制度上,有步驟、有計劃實施的全面改革方案的階段成果,下一步我們將把民營企業的活力與中石化的總體實力結合起來,用新的機制和體制激發企業創新能力和活力,拓展我們的業務領域。”。
很多中石化高管們坦言,現在的中石化集團與過去有很大的不同。“過去我們是管業務、管資產、管員工,事無巨細都要管,這既造成我們管理人員疲憊不堪,經常出漏洞,還束縛了具體經營者的手腳,企業活力難以發揮。”一位中石化高管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而隨著中石化集團成為投資公司,旗下實體企業進行專業化改造,集團公司以股東的身份負責對投資項目重大事項的監管,專業化公司則按照市場化原則運營企業,“大家的責權利明確了”。
以中石化銷售公司(下稱“銷售公司”)為例,它的董事會將由11人組成,其中獨立董事和投資者派出董事占據了6席,其下設的薪酬評審委員會由一位獨立董事擔當主席。“這就保證了專業化公司經營者的獨立和其視野的拓寬,從而令企業視野更加寬廣,業務規模更加擴大,企業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實現提升。”上述高管表示。
而傅成玉更直言:“我們缺的就是活力”,“董事會成立了,新股東進來了,公司的機制就變了,就是市場化的機制”,“國有經濟要體現活力,非國有經濟進來不僅僅帶動活力,還有發展力,這樣才能實現雙贏。這種雙贏,最終是制度贏”。
痛快合作:引資只是手段
9月17日,江鉆股份宣布,中石化集團的石油機械業務板塊將整體上市;更早前的15日,ST儀化也宣布集團旗下石油工程業務將重組借殼上市。同樣就在9月15日這天,中石化對外宣布,其銷售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社會資本的工作完成。
中石化資料顯示,此次銷售公司已經與25家境內外投資者簽署了《關于中國石化[微博]銷售有限公司之增資協議》(簡稱增資協議),25家投資者以現金共計人民幣1070.94億元(含等值美元)認購增資后銷售公司29.99%的股權,并促使銷售公司市場估值達到了3571億元。
“但是引資只是手段,”呂大鵬說,“中石化此次增資更看重如何借助民企轉變中石化經營風格、更好提升股東回報,這些顯然更為重要。”
據銷售公司副總經理柴志明介紹,中石化有網點優勢、品牌優勢和客戶資源,合作伙伴有專業的運營能力、人才儲備和靈活的市場機制,實力加上活力,中石化非油業務板塊一定會增長得很快。
“從前我從未考慮過加油站與快遞有什么關系,加油站本就是為了加油而服務的,”柴志明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但是順豐[微博]卻提出,能不能將它們的快遞業務與加油站進行嫁接,在客戶不在家、快遞員無法遞送時,可以將物品放置在加油站。”
這讓柴志明眼前一亮,于是“雖然順豐沒能成為公司股東,但是我們還是要加強與它們的合作。”
而與復星國際的合作,中石化方面則更看重對方在醫藥零售領域的實力。
“我也從未考慮過加油站能夠賣藥,但是居民有這種需求。”柴志明說:“三更半夜老百姓有個頭疼腦熱,他不一定知道藥店在哪兒,但是絕大多數人都知道哪里有加油站。”
因此,當復星提出入股銷售公司,并把醫藥業務開入加油站附屬的易捷便利店時,“我們很痛快地就達成了合作”。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據呂大鵬介紹,自此有大潤發、復星、航美、寶利德、新奧能源、騰訊、海爾、匯源、中國雙維等9家企業成為中石化的戰略投資者,他們的業務都將為銷售公司的非油業務提供巨大的擴展空間。
據了解,國外成熟市場加油站利潤有50%來自非油品業務。美國17.4萬座加油站中,有12萬座加油站設有便利店,54%利潤均來自于便利店及快餐等非油業務;在英國,便利店是加油站的重要組成部分,經營商品從日用品、食品到報紙、汽車用品,一應俱全,利潤占總利潤的65%-70%;歐洲80%以上的加油站開設便利店業務,銷量占總銷量的60%-80%,毛利潤占油品毛利潤的50%左右。
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學院王旭東教授指出,隨著中國成品油零售終端日趨完善,“加油站+便利店”、“加油站+便利店+汽車服務中心”、“加油站+大型超市”、“加油站+綜合服務中心”(餐飲、住宿、娛樂、汽車維修)等多種零售服務組合形式,將成為未來加油站發展的主流趨向,“1+1>2”的效應將日益凸顯。
“我們就是要將加油站變為市民的生活驛站,”呂大鵬說,“它的想象空間就太大了。”
對于石油機械與石油工程的借殼上市,中石化高層顯然有著更深的考慮。
“江鉆股份本就是中石化集團機械旗下的一部分,那么更多優質石油機械制造業務裝入上市公司是專業化重組必然的選擇。”呂大鵬指出。
2012年12月26日,中石化成立全資子公司石油工程機械有限公司(下稱“石油機械”),旗下包括四機賽瓦部分股權、第三機械廠、第四機械廠、沙市鋼管廠、石油機械研究院相關資產及負債等眾多資產,主營業務定位在石油裝備開發、制造、銷售和服務,業務涵蓋井下工具、陸上鉆采裝備、固井壓裂裝備、海洋石油工程裝備和油氣儲運設備等多個領域。
而通過中石化集團的借殼上市,江鉆股份也成為石油機械的一部分。未來石油機械的產品范圍,也將從以往江鉆股份單一的鉆頭鉆具產品,延伸到井下工具、陸上鉆采裝備、海洋石油裝備和油氣儲運設備等多元化的產品組合。
上述中石化高管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未來的石油機械,將承擔集團賦予的所有石油機械業務運營和拓展,集團將從股東角度承擔對它的股東職責。”
與石油機械未來增發上市不同,ST儀化則必須資產置換和新業務的注入。
根據ST儀化公告,中石化將對ST儀化進行資產重組,將公司現有的化纖及相關業務與中石化集團旗下石油工程業務進行資產置換,以恢復上市公司正常的融資等功能,達到保護中小股東利益的責任。“ST儀化已是連續三年虧損了,面臨退市的風險——我們站在股東的角度,需要保牌,而石油工程等待上市,那么借殼上市也就自然了。”上述中石化高層說。
三個優先:公開增資過程
對于1071億元的社會資本注入,傅成玉表示,市場報價比之前想象的還要好。“大家對這個公司未來的發展認可度很高,不僅僅是今天的資產值多少,更主要的是這個資產在未來能給他們帶來的效益”。
今年2月19日,中石化集團宣布啟動混合所有制改革后,期望入股的投資者不斷向中石化進行咨詢,至9月12日銷售公司增資協議簽訂,僅僅耗時7月。“不論是金額還是速度都可以說是個奇跡,”呂大鵬說,“很多投資者因為其內部審批流程比較慢,未能參與增資而遺憾不已。”
據呂大鵬透露,為了實現過程的可追溯、可復制、可推廣,中石化不但執行了公開、公平、公正及透明的“三公一透”原則,而且還成立了獨立評審委員會,它由中石化的獨立董事、外部監事、相關業務的專家及紀檢監察部門人員組成,對投資者的估值、意向等進行評估。
為了保密等原因,負責制度設計和參評人員“有段時間處于失聯狀態,紀檢監察部門是全程參與的,而中石化集團黨組成員不參與評審委員會的工作”。
整個增資過程流程分為兩個階段:1.選擇和確定投資者階段;2.談判交割階段。
根據事先制定的原則,投資者對銷售公司的現有30000多座自營加油(氣)站、超過1萬公里成品油管線及儲存設施的總庫容約1500萬立方米等業務、資產等進行了評估,對未來拓展的非油業務前景進行估價,并向評審委員會提交了自己的報價。
之后,再由評審委員會依據產業投資者優先、國內投資者優先、惠及廣大人民的投資者優先的三個優先原則,對投資者的估值水平、投資規模、投資意向及其他因素進行打分,最終給出投資者名單。
“不是價格越高越好,這個一定要糾正。后面還要有個空間,要繼續經營,可持續的發展,可持續的有回報,所以要選一個后面還能給好的回報的價格。”傅成玉強調。
據銷售公司總會計師葉慧青透露,增資過程完成后將選舉首屆董事會名單,其中中石化派出4人,投資者董事3人,獨立董事3人,還有1名職工董事,
“投資者董事將由投資者自己選出,擁有2.5%股權的投資者都可以提名自己的董事候選人,我們不參與這個過程。”葉慧青說,在首屆董事會上,董事們將就公司未來的經營策略、公司上市計劃等做出抉擇。
此前傅成玉透露,關于銷售公司單獨上市的傳聞,公司的態度是:股東如果要求上市,就計劃上市。“據我目前了解,股東們都有這個要求,等董事會成立了就會研究和計劃上市事宜”。
而對于順豐快遞這樣的、不入股但有業務合作的投資者,中石化方面表示將繼續保持合作,并積極拓展新的業務領域。
集團公司新定位
當中石化集團成為投資公司時,其角色職能就已發生巨大的變化。
傅成玉就曾表示,此次改革并非一時之舉,是2011年8月中石化集團黨組經過調研,最后開會確定下來的頂層設計,“不是碰到這里就干一下,還會接著來,不是到此為止”。
據了解,2011年8月,中石化開始醞釀并整體推動專業化重組,內容主要涉及煉化工程、石油工程、煤化工、潤滑油、液化氣銷售及水務等六大業務板塊。當時傅成玉介紹,專業化重組上市與上一輪中國石化上市相比有三大特點。
首先,這是一次企業自發的重組改革行動。如果說上輪改革是政府主導、自上而下的改革,那么本次則是企業建設“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自覺追求;其次,此次重組主要是針對集團非上市資產的一次改革重組,也是立足于盤活公司全部資產的一次重組改革。在上輪改革中,按照當時企業的經營狀況無法實現整體上市。
此外,此次重組是一次不裁員的改革,是立足于全體員工與企業共同發展的改革。在上一輪的國企改革中,中石化有30萬人下崗。這部分下崗、改制職工離開企業后,有些人獲得了不錯的發展,但不少人基本生活保障也存在困難。因此,中石化在設計這次改革時,一開始就提出要立足于搞活全部資產,立足于全體員工與企業共同發展的原則。因此,中石化提出,推進這次改革,要做到員工一個不下崗、一個不待業、一個不“買斷”。
“當所有經營實體都進行了專業化重組、上市后,母公司的責任就更多像股東一樣,在股東大會和董事會上對公司的投資、經營決策等重大事項進行監管,而不再干預其具體過程了。”上述中石化高管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言。
事實上,這套理論傅成玉在中海油時期已經有過成功的實踐,目前中海油集團旗下擁有中國海洋石油(00883.HK)、中海化學(3983.HK)、中海油服(601808.SH)、海油工程(600583.SH)、氣電集團、銷售公司等多個專業化公司,經過多年的滾動發展,這些公司均已成為業內的骨干力量。
傅成玉曾總結國企改革經驗,第一,國有企業國有經濟不是越做越小,控制力不是越來越小;第二,不是國有資產流失;第三,更不是私有化。首先,通過增資擴股方式,原來的國有股份沒變,但是“餅做大了,控制力就增強了”,“沒有把國企做小”。其次,也沒有把國企賤賣,價格是市場說了算。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