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報訊(記者 張鑫)臨近年根兒,不少市民都選擇去超市購買年貨,認為在大超市買東西放心、不怕遇上假貨。不過昨晚央視《焦點訪談》卻曝光稱,知名跨國零售企業沃爾瑪為一些并不具備銷售資質的商品開辟“特批”通道,使部分“三無”產品和假貨流入其賣場。
央視記者在采訪中看到近兩百份經過特批的入場通行證,涉及年份從2006年到2013年。這些“特批”商品有的沒有食品生產許可證,有的沒有QS生產許可標志,有的沒有檢驗報告,有的沒有食品流通許可證等。依照國家相關法規,存在上述情況的商品均不得進入市場銷售。
據央視報道,盡管沃爾瑪的商品法規自查表列舉了食品供應商所要提供的證照,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這些看似嚴苛的準入條件被大打折扣。在一名沃爾瑪內部員工提供給央視記者的銷售商品自查表中,都帶有“申請特批”等字樣。
據央視記者了解,這些均是沒有相關資質或證照的商品提出申請,經過高管特批后進入貨場進行銷售。這樣的情況在酒類商品銷售中更顯突出。在一份兩年前沃爾瑪公司某門店對酒類商品供貨商資質抽檢目錄中,600多種酒類單品所對應的不同供貨商,證照齊全、符合銷售資格的寥寥無幾,甚至有相當多的經銷商證照全無。
沃爾瑪公司的內部資料顯示,其全國幾百家門店近幾年因違規銷售不合格產品被相關部門查處的情況并不少見,其中就包括銷售假冒飛天茅臺等名牌產品,而涉及的假酒供貨商就是三無商家。以2011年為例,沃爾瑪因此受到相關部門的經濟處罰達250多萬元。
知情人稱,從政府的報告上面顯示行政處罰是對沃爾瑪罰款,而沃爾瑪會把這筆錢轉嫁到供應商頭上。
業內“特批”背后存在利益交換
記者上午從一名超市業內人士處了解到,所謂的“特批”實則是超市內存在腐敗的表現。
該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一種商品想要進入超市,需要很多證明手續,比如生產許可證、食品檢驗合格報告書、綠色或有機產品認證的相關文件,以及經銷商資質認證等其他證明身份的手續。
“拿不出關鍵手續,說明商品本身也是存疑的。比如QS證明,這是廠家能否獲準生產該類產品的最基本認證,在部分產品中是強制的。如果沒有,則代表產品本身的質量就無法保證。”這名人士表示,沃爾瑪的高管會給無資質產品開綠燈,私下里肯定會有一些利益交換。
據這名人士介紹,這些證照不齊的供貨商為沃爾瑪提供的商品是否有問題,僅從外觀無法驗證,“消費者光憑肉眼,很難辨別出是否為假貨或者三無產品。”
他表示,此前一出食品安全問題,職能部門總會說要到信得過的購物地點選購商品,“消費者本身分辨假冒偽劣的能力很差,這些假冒偽劣產品進入知名大超市銷售,會給消費者留下不小的隱患。”
回應已就此展開徹查
今天上午,記者采訪沃爾瑪相關負責人時,其向記者發來了針對此事的聲明。
在這個簡短的聲明中,沃爾瑪表示,公司于2011年底成立了專職合規團隊,將供應商管理作為關注的重中之重。
沃爾瑪表示,對CCTV《焦點訪談》的報道高度重視,就報道中提及的事件已展開嚴肅徹查,會就報道內容展開徹查后與公眾做進一步溝通。
文/記者 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