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一居民因收被化工污染的快遞而中毒,經搶救無效死亡,同時還有多人出現中毒癥狀。事情發生后,圓通[微博]速遞在當地的加盟公司由于收寄驗視不規范,將被依法吊銷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國家郵政局發出通知,要求在全國范圍內開展落實收寄驗視制度專項整治活動,不執行收件驗視制度的企業將被停業整頓甚至吊銷執照。
這場被稱為“奪命快遞”的事件,搞得中國的快遞業焦頭爛額,人們普遍擔心快遞業的“安全”。對此,不僅政府監管部門磨刀霍霍,媒體和公眾也翻出快遞業N多老賬,對這個行業大加撻伐,有法律專家還危言聳聽,要追究圓通速遞公司“危害公共安全罪”。
快遞業“安全”真有這么可怕嗎?得承認,這次的“奪命快遞”事件,固然令人震驚和后怕,但實際上,它是一個很極端的事件,由許多偶然因素促成,沒必要過度恐慌。而且,個別公司操作失誤,不代表其他所有公司都這么糊涂——畢竟快遞公司也不想出事,出了人命,不僅要賠一筆巨款,可能還涉嫌過失致人死亡罪,所以誰都擔待不起。
國家郵政局借此事,要求快遞公司嚴格執行驗視制度,這更是胡扯淡。這個所謂的驗視制度,根本是套用國有郵政企業的官僚做法,對于這個制度,我是深惡痛絕。記得以前很多次到郵局寄包裹,每次郵政局工作人員都把包裹翻個便才讓寄,費事費時不說,整個過程中感覺自己就像個犯罪嫌疑人,尊嚴蕩然無存。
在這個電商和網購發達的時代,所謂的驗視制度,根本沒辦法執行。一個大型電商企業,每天發出包裹都要上萬計,如果都要求快遞公司派人來驗視一遍才能裝箱封口,不僅企業不可能做到,快遞公司也不可能有這么多人手。真要按官方口徑搞什么驗視制度,不如讓電商企業和快遞公司全都倒閉算了。
也許有人問,按你這樣說,就應該對快遞不問不管?這到不是,快遞業確實存在一些安全漏洞,但對此,監管不能與現實脫節,盲目而為。應當拿出更務實,更符合快遞業運作規律的辦法。比如,政府可以規定,快遞企業必須配備相關的安檢設備,利用科技手段篩選問題郵件;比如建立區別化執行的驗視制度,只對部分寄送件進行驗視,如只對不正常快件,包快觸覺不正常、重量不均勻、有異味、封裝特別結實、發件人發了與以往不同的快件,以及此前被查出發過危險品客戶,進行驗視等等。快遞業應建立行業統一的不良客戶信息庫,把那些有過不良記錄的客戶列入黑名單,重點管理。
快遞業是需要“安全”,但安全絕不是因噎廢食,制定一個高高在上,快遞企業根本達不到安全標準,強迫企業執行,這并不能帶來安全,它最多帶來一番折騰,折騰過后,一切又照常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