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財經國家周刊》記者 王康鵬
市場環境的變化和政府天然氣價格改革,將成為中石化押下重注后的成敗關鍵
中石化高達數千億的煤制氣發展計劃已經破題。
4月初,中石化新疆準東煤制天然氣項目總部基地工程在烏魯木齊舉行啟動儀式。按照規劃,中石化將總投資約700億元,在準東建設兩座各年產1500萬噸的煤礦和一套80億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氣裝置,預計將于2017年6月全面投產。
按照中石化官方的說法,這將是世界上規模最大、轉化效率最高的煤制天然氣生產基地。
這還只是中石化六大煤化工項目中開建的第一個。未來幾年,中石化還將在內蒙古、貴州、安徽、河南和寧夏建設大型煤化工基地,外界預計其總投資規模將高達2000億元以上。
面對中國蓬勃發展的天然氣市場,中石化押下了重注。如果計劃順利完成,中石化將改寫天然氣市場中石油一家獨大的局面。
然而,面對市場的急劇變化和政府的價格管制,最終收網之時,中石化獵到的會是怎樣的一個煤制氣天下?
“落地”新疆
中石化的煤制氣布局,最早在2007年已經開始有所動作。當時,中石化在新疆登記了350平方公里的煤炭區塊,區塊煤炭儲量預計在150億噸左右,中石化原本就計劃在此地發展煤化工項目,但由于技術、市場等因素,一直沒有實質性舉動。
2年前,時任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掌門人”的傅成玉調任中石化,新疆的煤炭區塊再度被中石化圈定為發展煤化工的重點。傅成玉的理由很簡單:這里的煤炭資源太豐富、成本太低廉了。
2012年3月,中石化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共同出資,在烏魯木齊正式注冊成立了“中國石化新疆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雙方分別持股90%和10%。該公司董事長由中國石化(600028.SH)高級副總裁兼財務總監戴厚良出任。
經過一年多的前期工作,4月2日,中國石化新疆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正式揭牌,并同時啟動了年產80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項目總部基地工程建設。中石化將投資約40億元,建設集發展規劃、決策管理、科研培訓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總部戰略基地,打造準東煤制天然氣項目的“神經中樞”。
中國石化新疆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瑞生對記者表示,新疆準東年產80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項目將立足于中石化在新疆準東148億噸煤炭資源,將建設2座各年產1500萬噸的煤礦和年產80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裝置。
以此為標志,中石化的煤化工項目正式落地。目前,中石化新疆煤化工項目已經列入了國家煤炭深加工示范規劃。中石化官方消息對外表示,預計2017年6月,該項目有望于全面建成投產,可實現年銷售收入150億元。
千億圖謀
在中石化龐大的煤化工發展規劃中,新疆準東僅僅是個起點。
履新中石化不足一年,傅成玉即在中石化內部成立煤化工領導小組,并親自擔任組長。2012年9月,中石化掛牌成立了中石化長城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作為中石化旗下推進煤化工業務的專業化平臺,全面負責公司煤化工業務的投資經營、項目建設。
在一次內部會議上,中石化高層定下了如下目標:“十二五”期間,將建設內蒙古、新疆、貴州、安徽、河南和寧夏等六大煤化工基地。外界預計,如果中石化的煤化工項目全部鋪開,其總的投資額將超過2000億元。
“中國的天然氣市場是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公司看中的正是這一點。中國的煤炭資源豐富,煤制氣可有效利用煤炭資源,與煤制甲醇等煤基化工項目相比,煤制氣的耗水也相對較低。”中石化內部人士告訴記者。
與新疆準東煤化工項目相配套,中石化還將建設一條覆蓋十幾個省、市、自治區的“新粵浙”煤制氣外輸管道。該項目西起新疆伊寧首站,東至廣東韶關末站,全長達8280公里,總投資將達到1590億元。
“新粵浙”管道的建設,將直接解決新疆煤制氣外輸市場問題。管道設計年輸氣量為300億立方米,覆蓋范圍與中石油投入巨資建設的西氣東輸二線在很多區域重合,中石化試圖分羹國內天然氣市場大蛋糕的意圖昭然若揭。
“新疆建設煤化工項目的資源優勢很明顯,但是外輸是一大瓶頸。新疆規劃的煤化工項目很多,中石化建設這樣一條大規模的輸氣管道,將有效促進新疆煤炭資源的開發,能起到很好的帶動作用。”西北化工研究院氣化所副所長賀根良評價說。
目前,中石化已將管道項目申請呈送至國家發改委。此前有媒體報道稱,中石化已經拿到了國家發改委的“路條”,但這并沒有得到中石化官方的證實。按照規劃順利推進,中石化新粵浙煤制氣管道將于2016年建成。屆時,將與中石油的西氣東輸管線形成貼身肉搏之勢,中石油在天然氣市場的一家獨大局面將被改寫。
成敗關鍵
公開資料顯示,新疆擁有豐富的煤炭資源,預測資源量為2.19萬億噸,占全國總儲量的40%。但在2012年,新疆煤炭產量僅為1.4億噸,這意味著,新疆煤炭幾乎是一塊沉睡的處女地。
中石化投入巨資開發煤制氣,看好的正是新疆豐富、低廉的煤炭資源。
賀根良告訴記者說,新疆煤制氣相比其他地區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從理論上計算,以新疆本地煤炭資源開發的煤制氣,成本大概在1.6元/立方米,最多不超過1.8元/立方米,這樣的成本價是比較低的。
即便如此,新疆煤制氣能不能確保盈利還存在不確定性。以北京為例,目前的民用管道天然氣價格為2.28元/立方米,如果中石化的新疆煤制氣輸送到北京,其管輸成本不能超過0.7元/立方米,否則將面臨虧損或者微利。
“管輸成本這么低,基本不大可能。”中石化天然氣分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訴記者,“現在的管道建設成本與十年前不同,再過五年又不一樣,現在要說新疆煤制氣能不能賺錢,還不太好回答。”
中石化煤制氣的大投入,面臨的更大系統性風險還是在國內天然氣市場的變化。雖然中國目前的能源消費中天然氣占比較低,但在自產氣、進口氣、海外LNG(液化天然氣)多股氣源涌入后,中國的天然氣市場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
前述中石化天然氣分公司人士在天然氣行業工作多年,早期還曾負責中石化“川氣東送”的市場開拓,對于天然氣市場的變動有著切身感受。他告訴記者,由于市場發展太快,而管線設施、儲氣庫等配套設施沒有建設好,過去天然氣市場長期供不應求。
“但那是中石油西氣東輸二線投產前,此后就沒有那么緊張了,大體上是市場上供應不是太富裕,但是也不是嚴重短缺,基本是處于一種緊平衡狀態。未來的市場供應,可能還會進一步增加。”該人士說。
而據國家能源局的預計,2015年中國天然氣消費量為2300億立方米左右,用氣普及率將進一步提高,供應能力將超過2600億立方米(包括煤層氣、頁巖氣及煤制天然氣等非常規天然氣和進口天然氣)。這意味著,天然氣市場將在2015年出現供大于求的局面。
這將是中石化新疆煤制氣等幾大煤化工項目未來面臨的局面,市場環境的變化和政府天然氣價格改革將成為中石化押下重注后的成敗關鍵。
“在目前的天然氣價格體系下,煤化工的市場并不會太好。但長遠來看天然氣漲價是遲早的事情。如果控制好成本,煤化工項目的前景還是可以看好的。”賀根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