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10月至今,以創新能力起家的蘋果一直沒有新產品發布,而是在發債、iPhone5返工、創新能力遭質疑等風波中‘吸引’公眾視線,而此時,競爭對手們正欣然接手這段難得的空窗期,紛紛發布各自新品。人們不禁疑問,下一個令人感動的蘋果產品,用戶還要等多久?
創新遭遇瓶頸
6個多月,對于一般企業來說,不過是普通的半個財年,而對于一直沒有新品推出的蘋果來說,卻是個史無前例的空窗期。
按照以往的規律,蘋果一向習慣在一年中給用戶兩次期待,上半年發布iPad,下半年發布iPhone。然而,自去年開始,這一成不變的新品發布規律被打亂,先是在北京時間3月8日,發布了The new iPad,隨即在北京時間10月24日,又同時發布了iPad4和iPad mini。
事實證明,蘋果這次改變新品發布節奏的做法并不成功,新品被“透支”,導致蘋果iPad產品線至今都沒有新品推出。在短短的一年時間里接連發布三代iPad新品,蘋果這一舉動被業內解讀為方寸大亂,如今的蘋果已進入被市場牽著被迫革新的境地,曾經向用戶“恩典”新意的時代早已一去不復返。
同樣,至今也沒有關于新一代iPhone產品的消息從蘋果官方發出。
面對前所未有的空窗期和公眾的疑問,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庫克終于不再保持緘默,而是首度開腔透露新品的大致發布日期。近期,庫克在做完公司第二季度的營收報告后發表講話表示,“正在努力研發系列令人震撼的新硬件、軟件和服務,它們將分別于今年秋季和2014年正式發布。”然而,對于人們關注的下一代iPhone、智能電視、智能手表和移動支付服務等核心內容,庫克并沒有提及。
蘋果公司負責京津兩地連鎖賣場渠道的相關人士對新金融記者表示,對于新產品何時發布并不知情。與此同時,新金融記者嘗試發郵件給蘋果公司,不過至今未得到回復。
據某大型連鎖家電賣場的3C類產品的負責人透露,一直以來,不論是授權經營店,還是連鎖家電賣場,任何渠道都得不到有關蘋果新品何時上市的消息,“并且,任何一家賣場蘋果產品的鋪貨量都由蘋果公司直接控制,至于實際的市場需求,蘋果方面從不理會。”這位負責人表示,“一直以來,我們只能從蘋果方面發過來的備貨量的變化來猜測新品發布的大致日期,一般來說,賣場開始消化庫存就表明,新品可能要來了。”
不是在發布新品就是在研發新品的路上,是蘋果曾經留給用戶的深刻印象。然而,自2011年8月開始,新任掌門庫克接手后,蘋果曾經引以為豪的創新能力卻開始不斷遭到行業和用戶的質疑。和蘋果之父喬布斯相比,庫克在成本管理上的表現可圈可點,但在技術創新上卻鮮有建樹。
無論是iPhone4S和iPhone5,還是The new iPad、iPad4和iPad mini,后喬布斯時代的蘋果每次推出的新品,都被業內毫不留情地定義為前代產品的升級版,在原產品框架下的“小打小鬧”傷害的是用戶的期待,得到的終將是冷淡的市場反應。
富士康深感寒意
隨著市場熱情的逐漸熄滅,作為一根利益鏈條上的螞蚱,代加工蘋果產品的鴻海,此刻也正深感寒意。
近日,富士康鄭州港區工廠的一名普工向新金融記者透露,工廠幾乎全部代工iPhone產品,并且只有黑色,沒有其他自主生產或代工的業務。“由于iPhone5市場反應不好,工廠接到的代工量已有所下降,早前全部用作代工iPhone產品的車間現在已關掉一半有余,看得出來代工量確實少了不少。”
另外,有富士康淮安工廠的員工在網上發帖稱,之前為了趕制iPhone5工廠大量招工,結果導致現在工廠內幾千人無事可做。近期,鴻海停止了多個內地廠區的招聘,業界猜測此舉是由于受iPhone5減產影響。
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公布的數據也證實了這一點,從今年2月起,蘋果生產線的產能出現大幅下滑。2013年1至2月份,富士康(鄭州)公司手機產量達到1439.67萬部,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02.2萬部,同比增長36.16%。但其中2月份手機產量僅為526.3萬部,比去年同期僅增加了13萬部。同時,河南省2月份主要商品電話機的出口銷售金額為10.6億美元,同比下降26.4%,環比下降51.6%。而去年12月和今年1月正值iPhone5發售時期的數字分別為18億美元和21.9億美元。
就在業界對蘋果生產線產能下降展開各種猜測的時候,近日,關于“蘋果向代工廠富士康退回超過500萬臺iPhone5,要求返工”的消息甚囂塵上。據報道,3月15日,蘋果公司退回500萬部手機,原因在于外觀不符合標準或者是出現功能不良的問題。而質量不合格的蘋果手機總數甚至高達800萬部。按照蘋果手機“重工”(即重新生產出來,還用原來機器的部分原件)每臺約200元的人工成本核算,僅上述500萬-800萬部不合格iPhone一經重新處理,鴻海需要支付10億-16億元的額外成本。
對此,富士康鄭州港區工廠的普工向新金融記者透露,“應該遠不止500萬臺,從制定的返工計劃來看,數量應該接近1000萬臺,從這個月初開始,一部分車間已經開始進行返工工作,預計完成時間為2個月,返工方案是4月初開始研究的。”
“對于iPhone5的良品率,應該比外界猜測的還要再低些,生產線做成成品后,品管用儀器檢測是否合格,對于不合格的產品,要進行報廢處理,就是徹底砸壞外殼,重新組裝,每天都有大量的成品報廢,雖然市面上的產品質量依然不能讓人滿意,但之前已經是經過重重檢驗的了,由于生產難度大,很難保證良品率。”
同時,據一位接近蘋果國內元器件供應鏈的業內人士向媒體透露,由于采用鋁制外殼的iPhone5工藝過于復雜,從去年生產至今,實際良品率僅為80%左右,而按照和蘋果簽署的代工協議,鴻海需要保證整機組裝良品率在90%以上,這意味著,這些未達標的iPhone5,最終需要鴻海為返工費用買單。
由于蘋果受到創新能力下降和產品質量問題的雙重夾擊,導致鴻海的營收也受到了重創。根據近日鴻海方面發布的第一季度營收報告顯示,公司第一季度銷售額和去年同期相比減少19%,創下7個季度以來新低。
值得注意的是,為蘋果代工產品的營收占鴻海營收比重高達四至五成。對于一季度業績下滑的原因,鴻海法人代表對外表示,今年一季度,iPhone5銷售熱潮已經退去,蘋果進入了新舊機的空窗期,加之沒有新一代iPad產品的支持,沒有全新的主力產品帶動,從而導致業績同比下跌近兩成。
對于iPhone5良品率和何時開始代加工下一代蘋果產品等問題,深圳富士康科技集團媒體辦的工作人員對新金融記者并沒有回答,而是僅表示“關于產品和客戶資料等相關問題公司不發表任何評論”。
競爭對手動作頻繁
其實,自2007年iPhone誕生的那一天起,所有的廠商都在模仿這種成功模式,而半年多以來,在沒有蘋果新品發布的日子里,行業也并不會因此顯得冷清,對于蘋果難得留下的空窗期,競爭對手們更是“欣然”接手。
最值得一提的首先就是三星[微博],iPhone問世后,三星成了最“焦急”的手機廠商。三星不僅立刻推出大量Symbian系統智能手機,還推出多款Windows Mobile手機,2009年,更是“傍上”安卓系統,發布了第一款安卓手機,其后,為了利用安卓系統與蘋果抗衡,三星推出了Galaxy系列智能機,產品覆蓋高端、中端和入門級的全系列。
與一年只推一款iPhone的蘋果不同,三星撒大網的追趕方式被形容為“機海”戰略,而事實證明,這一戰略也確實讓三星在短短幾年內,從一個普普通通的手機廠商 ,成為目前唯一能與蘋果抗衡的品牌,親手締造了智能手機市場雙寡格局。
“機海”戰略給三星帶來了絕對的市場份額優勢,根據市場調研公司Gartner的統計數據,2013年第一季度,三星智能手機出貨6474萬部,占全球市場30.8%的份額,遠遠領先于其他手機廠商,而蘋果的出貨量僅為3833萬臺,市場份額為18.2%,比上一季度下降1.2%。
對蘋果來說,更為可怕的是,在銷量上奪取冠軍后的三星,并沒有停止野心,近期內直搗蘋果后院,在硅谷大量建設研發型機構,意圖揭下追隨者的標簽,成為像蘋果一樣創造神話的創新者。
眼下,在智能手機市場,試圖趕超蘋果的遠不止三星,而是同時驚現諾基亞[微博]、華為、中興、HTC[微博]、LG、索尼、黑莓[微博]七雄搶位的格局。
在多重夾擊下,蘋果在智能手機市場上頻頻失意,而在作為支柱的平板電腦領域,蘋果的日子也并不好過。
自第三代產品The new iPad上市以來,蘋果平板電腦難創昔日輝煌。不論是蘋果平板電腦史上最為短命的The new iPad,還是升級版的iPad4和定價過高的iPad mini,市場反應都過于平淡,無法推出革命性iPad的蘋果,似乎正給后來者留下了機會。
雖然,目前在平板電腦市場,蘋果的老大位置仍然無法撼動,但自2011年以來,三星、聯想、華碩、宏碁[微博]等眾多PC廠商爭相發布各自平板電腦產品,以絕對的價格優勢,還是分得了一定的市場份額,聯想等國內傳統PC廠商更是發布了千元機,將平板電腦固有的定價格局打破,成功揭下平板電腦高價的標簽。
后喬布斯時代何去何從
此前,每當人們的注意力有所轉移時,蘋果都能發布一款新產品吸引公眾視線。如今,沒有新產品的蘋果,一舉一動仍然備受關注。
4月30日,蘋果對外發行170億美元的債券,到當地時間4月30日中午,已經引來了500億美元資金發出了購買債券的訂單,就目前債券市場情況而言,這個成績令人震驚。
這是近20年來蘋果首次發債,也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非銀行債券發行案例。此前,蘋果公司在公布2013財年第二季度季報時宣布了股東的股票回購和分紅計劃。蘋果表示,發債融資是為了進行股票回購,將在2015年之前利用1000億美元現金回饋股東。
然而,業界對蘋果通過發行債券來回饋股東的說法并不認同。一位不愿具名的IT行業分析師向新金融記者表示,按照規定,在國內使用海外資金需要繳納35%的稅金,蘋果發債行為是否是為了躲避高額稅金暫且不能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本次發債與近期股價下滑有直接關系。
在沒有新品發布的6個多月里,蘋果股價一直處于下跌通道中,股價縮水超40%,市值蒸發高達2700多億美元,業界看衰聲音不斷。事實上,蘋果股價下跌深受其iPhone業務影響,由于過去幾年蘋果表現過于強勁,iPhone市場已接近飽和狀態,而情況暫且令蘋果“心安”的iPad,一年多以來,后勁不足的創新力也被業界熱評。
市場從不說謊,當用戶熱情散去,忽視質量下的“饑餓”營銷最終不會再奏效。某大型連鎖家電賣場天津分公司的總經理向新金融記者表示,以最新的數據來看,“五一”三天蘋果iPhone的營收占比僅為9%左右,而三星手機則以高達75%的壓倒性優勢遙遙領先,“近兩年來,智能手機不僅加速了一些電子產品的消亡,并且行業內也快速發生變化。”
盡管庫克對未來的蘋果信心滿滿,但近日,蘋果發布的截止到3月30日的最新一季財報表明,凈利潤為95.47億美元,同比下滑18%。這是十年來蘋果凈利潤的首度下滑。
增量不增收,曾是掙扎在邊緣的廠商面臨的難題,如今,輪到了曾顛覆智能手機市場格局的蘋果。
對于靠創新能力起家的蘋果,如今,要想重振威風,最重要的還是重拾喬布斯的創新理念,發布令人感動的新品,一位IT行業資深研究專家對新金融記者表示:“另外,在行業競爭越來越充分的今天,除了具備革命性的創新技術,還要豐富自身產品線,定位各階層消費群體,才能抓住更多的市場份額。”
本文來源:天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