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4
自4月11日至18日,京華時報[微博]陸續發表6篇評論,解說“飲用水標準之爭”的由來、意義,敦促企業負起自己的社會責任,開誠布公改進標準漏洞,讓消費者喝放心水。諄諄之言,意在促其反躬自省以留住市場信任。
4月11日
飲用水標準不是橡皮筋
【摘錄】產品標準,是市場經濟社會的必備要素,正所謂有規矩才有方圓。但是產品標準,特別是飲用水這樣的標準,絕不能像橡皮筋一樣,忽緊忽松。像浙江的天然飲用水標準,竟然比自來水國標還寬松,就實在是松得太離譜了。
此次事件,還暴露出我國產品標準從制定到執行,很是混亂。
4月16日
飲用水標準不可任人玩弄
【摘錄】此次爭端的核心議題——“飲用水標準之爭”,實則已超出了農夫山泉可以一家回應的范圍。經由媒體的努力,現在發現的問題是“國標”與“地標”的沖突。
就農夫山泉公布的幾份檢測報告,中國民族衛生協會健康飲水專業委員會提出批評稱:農夫山泉一直執行的浙江地標(DB33/383-2005),就是不如自來水標準。
標準面前誰也跑不掉
【摘錄】國家標準是國家為企業劃定的一條底線,突破了這條底線,往小了說是產品不合格,往大了說就是違規違法。
我們堅定地認為,任何地方出臺并實施的產品標準,都不應低于國家標準,否則國家標準就會被架空。
飲用水標準之爭見諸報端以來,農夫山泉先是指責競爭對手抹黑,后又咒罵媒體無知,唯獨不肯在標準問題上給出一個站得住腳的理由。
我們想對農夫山泉說,標準面前,誰也跑不掉。
4月17日
較真水標準關注健康權
【摘錄】在此番爭論與質疑中,核心問題圍繞標準展開,因為其關聯著公民的身體健康權益。
標準之爭,關乎消費者的健康權。立足于標準混亂的現狀,輿論以“有錯推定”的思維對“就低不就高”的產品進行監督,不僅是保障公眾健康權的需要,同時也是推動標準規范化管理的需要。
企業舍棄更高的全國性標準,選擇更低的地方性標準,究竟為何?
4月18日
標準不透明山泉澄而不清
【摘錄】為了更大程度地減少公眾疑竇,應有更高層次的監管部門回應農夫山泉事件。浙江的標準是浙江相關部門和農夫山泉一起制定起草的,農夫山泉是唯一的參與企業,兩者是利益共同體。更高層次部門回應方更有公信力。
不擠干水分,減少雜質,弄清水的來龍去脈,就會澄而不清。
企業自省才能留住市場
【摘錄】企業不是只需要追求利潤的市場主體,而總是天然帶有社會責任。越是知名的企業,社會責任越大。將媒體的合理監督,解讀為“習慣于自己的新聞權力的使用,并成見在心”,并不適宜。
危機公關也好,自辯也好,固然都是企業捍衛自身利益的權利。但在諸多回應中,還缺少應有的建設性。這不僅包括對媒體和社會公眾的開誠布公,也包括對于其標準漏洞的積極改進。反躬自省,才是最好的應對,才能留住市場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