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佳
正在“過冬”的體育品牌——匹克正在感受到雙重壓力。
一方面,在終端渠道方面,匹克門店相較2011年年末大幅關閉;另一方面,訂貨會也不容樂觀,根據日前發布的 2013年第二季度訂貨會情況,此次訂貨會訂單總額(按批發價格計算)與2012年同季相比下降幅度為20%至30%。
“體育運動品牌今年為什么這么慘?我認為是(品牌)精神的問題,所以要總結、反思、調整。”匹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01968.HK,下稱“匹克”)董事長許景南日前在北京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頻頻提出“需要反思”。
三大應對方法
在他看來,上市之后,被資本市場牽著鼻子走,盲目擴張開店,讓很多體育品牌都出現了很多問題、犯了很多錯誤。如今正是必須反思的時候。“用資本市場的錢開直營店,再打折,什么(品牌)精神也沒了。”
針對匹克未來發展,許景南提出了三大應對方法;第一是統一思想,保證經銷商和匹克一起走,創品牌是一個長期工作,不能讓經銷商有短期行為;第二個是建立標準,通過建立標準的“第七代門店”將匹克精神滲透到終端;第三是加大服務,包括產品數量增多、供貨效率提高等等。
據許景南透露,從明年第二季度開始,匹克將對經銷商調整折扣,公司3.5折供貨,零售商4.3折批發(此前是5折),希望出讓利潤空間來促進公司發展。
雖然對這次“冬季”到來,許景南樂觀地表示,“是個機會”。但從許景南親手抓“統一思想”來看,匹克已經站在了變革的十字路口。
匹克歷史上曾經經歷過兩次大的變革。第一次是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當時的匹克正處于高速發展時期,對資金的需求量非常大。金融危機的突然到來,銀行銀根的突然收縮讓許景南一籌莫展,很多的發展計劃就此擱置。1998年以后,由于安踏等一大批運動品牌開始興起,競爭的加劇讓運動用品行業的渠道體系由“以商場為主”轉向了“以專賣店為主”。由于歷史包袱重,且缺乏相應的資金支持,在這一輪渠道轉型戰役中,匹克的步伐相對遲緩。直到2002年,匹克才完成渠道全面改革,比預計的三年多了整整兩年。
另一次則是匹克決定要走國際化道路。“一沒經驗二沒資源。當時很多老員工沒信心都走掉了,也有犯錯誤被辭掉。”
回顧當初匹克決定走國際化道路遇到的阻礙,許景南至今記得上市融資時,香港港交所登記的工作人員不肯把“以創國際品牌為宗旨”這句話寫上。“她擔心寫上了沒有機構肯買我們股票。”中國沒有一個真正的國際化品牌。做國際品牌成本高,風險大,但經過了幾年的發展,匹克已經在全球180個國家注冊了匹克品牌。
對于今年的這次調整和變革的影響,許景南坦言,不亞于決定走國際化道路。早在兩年前,許景南就想要優化渠道和統一標準,但由于匹克在渠道終端上依賴經銷商。因此進展緩慢。而對于未來“統一思想”同樣艱難,經銷商重視短期利益,害怕壓貨。因此出現了惡性競爭等打折現象。只有公司上下統一思想,才能杜絕價格不統一等問題,共同渡過難關。
“(匹克業績)明年能和今年保平就很不錯了。”許景南說。
加速國際化
今年匹克內貿銷售下降,外貿出口增加。許景南認為,提前布局國際化給匹克帶來了更多機會。
“全球勞動力密集型行業,20年一個大轉移。”許景南這樣告訴記者,過去我們已經看到勞動密集型行業從韓國、日本、中國臺灣地區逐漸轉移到中國大陸沿海地區,然后轉向內地。但是隨著勞動力的月收入超過500美元,這種產業的優勢就不存在了。
匹克于山東省菏澤市興建的另一個服裝生產設施(山東項目),主體建筑工程已開始興建。“現在山東的人工價格比廈門低一些,但隨著勞動力月收入的增長,這種優勢馬上就不再。因此需要全球化采購和全球化布局。”據介紹,目前匹克在海外最大的市場是在中東地區。目前有70多個國家的30多名代理商已經與匹克展開合作。
“基本全球已經布局完了。以中國市場為依托,加速國際化。”許景南向記者介紹,目前從歐洲、非洲到亞洲,匹克都選擇了不同的當地專業球隊與之簽約。通過贊助體育賽事來打開當地市場。“我們有3個100計劃。在100個國家/地區注冊,在100個國家/地區銷售,銷售額未來超過100億。”
許景南表示匹克的戰略沒錯,中國對體育用品的市場需求也依舊在增加。“明年的情況依舊不理想,但我希望過了明年,匹克就能夠呈兩位數持續增長。”
港交所最新資料顯示,匹克主要股東許景南、吳提高、永聲發展于2012年11月20日,場內增持公司200萬股,耗資271.2萬港元,成交均價1.356港元,持股占比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