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億的投資計劃,不僅有產能的擴張,還包含了公路等非盈利性的基礎設施建設,這更像是配合政府的投資需要,難言是股東利益最大化之舉。
本刊記者 羅麗娟 杜鵬/文
深滬兩市市值最大的白酒公司——貴州茅臺(600519.SH)上市以來在“進化”的過程中卻與政府利益互相糾葛,使得茅臺的股東利益并未最大化,當地政府和經濟卻受益匪淺,此次史上最大的資本開支——63億投資,只是其中一個縮影。
配合地方政府而為
自2011年以來,貴州茅臺投資總額達137億元,僅2012年前10個月,計劃投資額已達109億元。
但記者調查發現,公司多項投資項目在運營過程中時有當地政府的身影出現,且和公司所在地貴州省和仁懷市財政計劃相融合。
在政府的指導下,貴州茅臺的計劃投資額大增,最近63億投資計劃中市政公路工程投資項目被指“為政府買單”,大幅增加的土地預收款為當地財政帶來豐厚的收益。
2011年,貴州省發布“十二五”(2011-2015)規劃,要求“十二五”期末貴州茅臺控股股東貴州茅臺酒廠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茅臺集團”)實現茅臺酒(不含系列酒,僅為貴州茅臺一家公司所生產,下同)產能4萬千升。
因茅臺酒多為53度,還有部分為48度、 38度、 33度不同低度酒,按照酒水密度計算,1千升53度白酒=(1000×53%×0.8)+(1000×47%×1)=894千克=0.894噸,加上低度酒的水密度更大,綜合計算,那么1千升白酒約為1噸。即貴州省對茅臺集團的產量要求為:2015年實現白酒產量50萬噸,茅臺酒產能4萬噸。
為響應仁懷市政府的號召,茅臺集團迅速做出反應,2012年7月16日,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貴州茅臺董事長袁仁國出言道,今年茅臺集團將確保茅臺酒產量達到3.3萬噸,系列酒產量4.2萬噸;到2015年,茅臺酒產量將達到4.5萬噸,系列酒產量7萬噸以上,實現銷售收入800億元。
可見,年產能增加2000噸的貴州茅臺正加大步伐積極配合政府規劃。
“在政府指導背景下,貴州茅臺開始大幅擴張。”資深白酒分析人士葉資本如是說。
記者查詢貴州茅臺歷年公告得知,自“十二五”規劃下達的首年2011年以來,茅臺相繼通過董事會發布投資公告達7條,計劃投資金額共計136.77億元,截至目前,實際投資額僅16億元。也就是說,未來幾年,貴州茅臺還將繼續大規模地支出資金。
其中,貴州茅臺史上最大的計劃資本開支在近期發生,2012年10月24日,貴州茅臺發布公告稱,將投資63億元建設多個項目。
“公益”茅臺
但記者調查發現,這63億的投資額中有多項投資計劃將榨取茅臺的利潤,投資結果或將有違貴州茅臺的國酒稱號。
根據貴州茅臺63億投資公告其中一項投資顯示,公司擬投資建設茅臺循環經濟科技示范園壇廠園區、茅臺廠區道路工程(下稱“茅臺至壇廠公路”),項目建設地點為茅臺廠區、壇廠園區,項目投資金額約為6.3億元,項目全長約10.5公里,采用一級公路標準建設,路寬20米,平均投資額6000萬元/每公里。
記者從多方查詢到,一級公路為供汽車分向、分車道行駛的公路,一般能適應按各種汽車折合成小客車的遠景設計年限,年平均晝夜交通量為1500-30000輛。
對于這個投資項目,有業內人士表示“太貴”,他引述一位造價工程師的話說,目前市面上一級公路造價不包括土地成本,成本約為1000萬元/公里。
因貴州一級公路稀少,記者無法查閱到仁懷市公路造價資料,僅參考省內和南方省份公路造價資料后了解到,離仁懷市300多公里的麻江縣城至碧波白秧坪一級公路(二標段)BT建設項目,全長5.927公里,設計速度60公里/小時,路基寬度32米,中標價為1.94億元,平均造價3271萬元/公里。
江西319國道蓮花縣境內的壘里沖至升坊段一級公路全長為10.121公里,路基寬度24.5米,投資近1.35億元,均價1334萬元/公里。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市政40米寬的一級標準公路均價在2000萬元/公里。 記者采訪的當地農民告訴記者,壇廠園區至茅臺廠區之間路段皆為平地,因此不算山嶺重丘區,故不會產生技術上的附加費用。
因茅臺投資公路路寬僅為20米,按照市政一級公路平均造價2000萬元/公里保守估計,該條壇廠園區至茅臺廠區的公路建設成本應為2.1億元。
征地成本方面,記者查閱到仁懷市廣播電臺在今年4月份播出的節目顯示,該項目在動工之初已完成茅臺至壇廠公路11公里的土地、房屋、林業和涉農設施的清點登記工作,兌現補償款上百萬元。
因當地農民的壇廠地塊恰好被政府征收,記者從多位當地農民處了解到,仁懷市政府對壇廠一帶的土地征收價格為33140元/畝,有的價格更低。
按照長度10.5公里×路寬20米×征地價格33140元/畝得出,貴州茅臺建造壇廠園區至茅臺廠區的一級市政公路征地成本為1044萬元,高出仁懷市廣播電臺給出的官方數字。
兩者相加,大約可以算出,茅臺至壇廠公路建設成本共計約2.2億元。
而貴州茅臺對該公路的計劃建設成本為6.3億元,高出實際成本近3倍。
即使按照最高規格的公路造價計算,該價格也過高。記者就此和買方研究員溝通后,其表示,該公路造價偏高,不排除非經濟因素的存在。
記者了解到,茅臺至壇廠一級公路是2011年4月貴州省委、省政府領導在仁懷調研時確定的重大工程項目,原設計公路全長24.651公里,工程概算總投資17.33億元。
貴州茅臺負責出資建設其中的壇廠到茅臺酒廠10.5公里的路段。
“市政公路模式分為EPC和BT兩種,一般為政府投資,或為施工方出資,極少有非施工企業投資的例子。”上述買方研究員對記者如此表示。至于原因,貴州茅臺酒廠榮譽董事長季克良對記者表示,“廠區部分,應該由企業來操作。”
記者還從當地農民處了解到,“該項目已于2011年12月破土動工,已建好的約有400米。”在政府主導動工后的半年,貴州茅臺才接手參與建設,并公告此事。
“市政工程應由政府主導完成,不應由企業來接手,且站在資本市場的角度看,如由企業建設也應事先公告,企業這種行為是不規范的。”一位業內專家指出。
除此之外,貴州茅臺的土地預付款從2008年起驟增,也讓當地政府日益富裕。
截至2012年6月30日,公司預付款總額為30.10億元。其中,預付款金額最高的單位為仁懷市財政局10.75億元,其次為習水縣人民政府和仁懷市地稅局共1億元,均為預付征地拆遷款和上繳征地拆遷稅金。
“仁懷市地方財政收入的60%直接來自茅臺,間接貢獻達80%以上。” 仁懷市委書記房國興曾經指出。
“貴州茅臺控股股東是茅臺集團,茅臺集團控股股東是貴州省國資委,所以當地政府控制茅臺是正常的。茅臺當然要為當地政府服務,這一點是必然的。”葉資本對于茅臺與政府關系密切如此解釋。但也有投資者提出了反對的意見,一位投資者表示,“貴州茅臺寧可把賺來的錢用來污染環境,也不會留給股東。”
保量難保質茅臺擴產正在大肆進行,但對于擴產的異議一直沒有中斷過。上至赤水河污染、中至原材料需求壓力、下至市場競爭均是茅臺擴產過程中應該考慮到的問題。
2010年9月,一份關于赤水河流域水資源環境的權威報告顯示,赤水河上游因過度墾殖、濫砍亂伐和土法煉鋅,森林覆蓋率已從1950年的35%左右下降到現在的20%左右;隨著水土涵養能力下降,赤水河最近20多年的水量已減少了6.5%,上游沿岸和支流紛紛建起煤電、化工和礦產等重污染企業,嚴重影響了水質。
由于貴州茅臺生產白酒所用的水均需來自赤水河,因此赤水河污染使得茅臺酒的生產環境受到嚴重威脅。
2012年5月,貴州省人大常委會將對赤水河保護情況進行執法檢查,對破壞生態環境的將當即處罰,并責令其限期整改。
季克良曾經說過,國酒茅臺具有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原產地域保護產品的三重品質屬性;公司高管也曾表示,“最好的地域用來產茅臺,”足以證明,地域保護對茅臺的重要性。
記者根據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委會共同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 18356-2007》(下稱“《標準》”)條文得知,茅臺酒的生產必須在規定的區域內,對水質、原料、空氣等都有嚴格的要求。在規定的區域之外生產的酒不能叫做“茅臺酒”。
但記者調查發現,在63億所投項目中,“中華片區第一期茅臺酒技改工程及配套設施項目”主要生產茅臺酒,根據計劃,該項目投資總額約為41.39億元,擬新增5800噸/年茅臺酒基酒生產能力,新增8000噸/年制曲生產能力,新增23740噸貯酒能力。
項目建設地點在茅臺鎮的中華村和太平村。
但記者對比Google最新衛星地圖后發現,此次投資地中華村和太平村并不在《標準》規定生產茅臺酒的區域內。
《標準》對產地的要求明確,并有具體的地圖圈出了茅臺酒的生產范圍。地圖中,茅臺酒生產產地范圍南端離鹽津河小河電站2.5公里,西接赤水河,北端為茂春酒廠。中華村和太平村在此區域范圍之外。
當地村民也告訴記者,中華村和太平村相鄰,離茅臺酒廠約有5公里的距離。
“如果不是在規定范圍內生產茅臺酒,那么將因為環境不同而導致酒的品質不同,這樣的酒不能叫茅臺酒。這個實驗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已經做過,均告失敗。”一位白酒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但季克良表示,上述兩村在茅臺版圖范圍內,并已申報至國家質監局。
按照貴州茅臺發展規劃,2012年茅臺集團將確保茅臺酒產量達到3.3萬噸。擴產之下的貴州茅臺是否能承受原料壓力還不得而知。
據了解,貴州茅臺酒生產原料主要為高粱、小麥。高粱下沙、小麥做曲。其中,《標準》中對生產茅臺酒的高粱產地要求為貴州省仁懷市境內,少數產地為東經105度、北緯27度附近與仁懷相鄰的川南地區。
一位白酒勾兌師對記者說,“茅臺酒與高粱用量比例為1:2.5。” 也就是說,2012年茅臺如若達到目標產量33000噸,茅臺酒需要82500噸的高粱作為原料。
記者調查農業部資料得知,2012年仁懷市高粱產量將超過6萬噸,同比增加9%。即使仁懷市所有的高粱全部用來做茅臺酒,這個數字也與茅臺酒原料需求相差22500噸。
按照貴州茅臺發展規劃,在今年3.3萬噸茅臺酒滿產的情況下,到2015年3年間,茅臺酒的產量每年要增加4000噸才能完成任務。
“但是如果茅臺酒產量一旦大幅擴張,還將面臨下游消化受阻的壓力,茅臺的‘奢侈品’地位將不保。”眾多業內分析師對記者這樣表示。
茅臺擴張還在繼續,記者發現,此次63億投資計劃中,除去以上所述兩個項目,還包括“茅臺循環經濟科技示范園壇廠片區第一批建設工程項目”、“茅臺規劃展示中心”、“科技大樓”、“品鑒中心”、“中華片區第一期茅臺酒技改工程及配套設施項目”等五個項目,其中“中華片區第一期茅臺酒技改工程及配套設施項目”為技改項目,其他四個項目均為主業外的附加項目。
茅臺股東是否實現利益最大化?
政府號召一出,公司立即也相應推出了大規模的產能擴張計劃。這已經充分表明,公司以前給出的關于茅臺酒不能大規模擴產的理由是無法站住腳的。
那么在近十年來的白酒黃金發展時期,符合股東利益最大化的做法應該是盡早實現茅臺酒產能的大規模擴張,而不應該是在政府的規劃下做出決定。
如此這般,股東們無法最大程度分享白酒行業的盛宴。
隨著土地購置、設備采購等成本的不斷上升,公司產能擴張的時間點越晚,那么公司的單位產能投資成本就會越高。“十一五”期間茅臺酒每年新增產能2000噸,實際投資金額分別為7.25億元、6.77億元、7.18億元、11.54億元、6.34億元,噸酒成本分別為36.23萬元、33.87萬元、35.92萬元、57.72萬元、31.71萬元。而本次項目的噸酒投資成本高達71.36萬元,遠遠高于“十一五”期間的平均投資成本。如果公司能夠從股東利益最大化原則出發,能夠盡量早的擴大產能,那么投資者就不必承擔這些遠超過去平均水平的成本。
盡管茅臺分紅一直比較高,2011年度公司每股分配4元,占當年凈利潤47.4%,但相對于目前股價的收益率仍不到2%。
做一個極端假設,以公司如此高的ROE,社會的財富會不斷被公司吸收,如何回饋社會呢?招商證券[微博]朱衛華認為,公司賬上富余現金高達180多億元,未來還將不斷增加,未來向股東提高分紅率是必然的平衡選擇。
公開資料顯示, 2007-2011年的貨幣資金分別為47.22億元、80.93億元、97.43億元、128.89億元、182.55億元,今年剛公布的三季報則顯示公司貨幣資金高達186.9億元。
此外,作為白酒行業的后起之秀,洋河股份(002304.SZ)10月18日稱,擬制定公司股份回購的長效機制,將在滿足一定條件下,長期實施股份回購計劃,計劃分兩期執行,時間從2012年到2014年。按其回購計劃測算,一期回購金額或不超過8億元。
作為白酒行業龍頭,無論貨幣資金還是發展前景都向好的茅臺是否應該向洋河學習,積極踐行股東利益最大化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