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卓穎
隱匿的光伏巨頭:恒基偉業“煉術”起底
10月22日晚間,賽維LDK發布公告稱,江西恒瑞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稱恒瑞新能源)簽署了股權購買協議,恒瑞新能源將購買發行前賽維LDK總發行在外的股本約19.9%的股份。
新余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信息顯示,恒瑞新能源于2012年9月29日成立,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敖翔。
根據賽維LDK提供的材料,恒瑞新能源是一家從事太陽能、投資和相關事業的公司。其60%股權由北京恒基偉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恒基偉業)持有,剩余40%股權由新余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擁有。
至此,賽維收購案背后的大股東,恒基偉業總裁張征宇浮出水面。
“這個人很神秘”是大部分業內分析師對于張征宇的評價。就公開資料顯示,恒基偉業在全國十多省市建有光伏基地,其宣布已建成和在建的產能達到8.3GW,超過目前出貨量前三的企業總和,總投資約370億元。而其出貨量據業內分析師稱“根本擠不進前20”。
除此之外,張征宇還頭頂無數政、商、學界頭銜。其個人和恒基偉業與光伏業內兩家企業漢能和吉陽新能源都有著從緊密合作到分道揚鑣的相似經歷。
張征宇是誰?他是否是一位光伏界的隱形大佬?
張征宇前傳
張征宇最為人所熟知的事跡,無疑是其創造了“商務通”這一產品。多位IT業分析師告訴記者,在商務通產品推出市場后,他們便沒有關注過張征宇,也不知道他其后的投資軌跡。
公開資料顯示,張征宇出生于1958年1月,在恢復高考的第二年1978年,張征宇考入北京理工大學。
隨后,張征宇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究生,學習多級系統。在碩士畢業分配研究課題時選擇了人工智能在多級系統的應用,并以此作為其讀博時的研究方向。
1987年1月,還在讀博的張征宇和朋友合伙成立一家名叫北京市海淀四達技術中心的公司。主要做技術服務的項目,如汽車的模擬訓練器、大理石切割機和一些軟件。
1992年至1997年,張征宇任民政部中國福利企業總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
1996年,是張征宇事業的真正起點。當年,張征宇決定做一款“PDA”產品。“做這個產品和我讀博士是有關系的。我上博士的時候的課題是人工智能在力學中的應用,我是國內第一個做人工智能算法的。畢業后,對人工智能的算法非常感興趣,一直做這方面的工作。后來就做語言識別和手寫識別的結合,還在部里獲了獎。再后來就致力于把語言識別轉化為產品。”張征宇當年接受記者采訪時曾經這樣說。
1998年,第一臺“商務通”面世。也正由于此,張征宇兩次獲得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被團中央授予“全國杰出青年企業家”和中央國家機關“十大杰出青年”稱號,被評為國家級中青年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1998年10月,張征宇先后組建了恒基偉業電子產品公司等三家公司,分別經營“商務通”全中文掌上手寫電腦和一系列自主開發的高科技產品。而后在短短一年的時間里,恒基偉業公司發展了控股公司和參股公司15家。
1999年,“商務通” 實現銷售額7億多元,市場占有率達到60%多。“商務通”產品家喻戶曉,成就了一個“商務通”時代。而邁入2000年,“商務通”銷售突破10億元。
而就在2000年,北京凌訊華業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張征宇也參與了該公司的創立。
2004年6月,張征宇加入北京銀行董事會,任董事至今。但資料顯示其在北京銀行沒有股份。
2004年開始,“商務通”由于技術老化,再不能給張征宇帶來現金流,甚至銷售都已基本停止。張征宇面臨創業以來最艱難的時刻,急于找到新的突破點,為此做了很多不同的嘗試。他投資OK960.COM,收購深圳訊時公司開發股靈通證券交易平臺,參股國內一家尋呼臺。
2005年,張征宇將最終目標鎖定在手機領域,那一年推出“商務通隱形手機”。這一手機產品在2006年賣出50萬部。
2007年,張征宇第一次和“光能”有了正面接觸。那一年恒基偉業發布了一款“光能”手機,其廣告語為“燭光、燈光、陽光。有光就能通話。”其賣點為可利用光能給手機充電。與此同時,恒基偉業在九江設廠,生產太陽能熱水器。
相比2007年的光伏圈,尚德已經上市2年,股價直逼80美元,賽維也已經上市。光伏行業迎來了第一輪致富潮。
在此鼓舞下,各地政府都掀起了一輪建立“光伏基地”的熱潮。張征宇也適時地把握了這一時機,正式大規模進入光伏制造業。從2008年開始,恒基偉業在重慶、河南、廣西、北京等地投資興建多條太陽能電池生產線。
與漢能、吉陽的關系
而張征宇在光伏產業的投資,在2009年出現一個重大的變化。從這一年開始,張征宇以恒基偉業開始了與光伏業內另外兩大企業的深度合作。其一是漢能,其二是吉陽新能源。這一切,從2009年6月,漢能控股董事局主席李河君繼任新能源商會會長,張征宇出任執行會長,吉陽控股董事長孫良欣出任常務副會長開始。
張征宇于2009年通過東江電力入主漢能。公開資料顯示,東江電力由四位自然人出資,其中第一大股東就是張征宇,出資比例高達92.02%。張征宇入主漢能后,在漢能控股中的實際權益高達73.616%。而與此同時李河君名下的漢能控股的實際權益只有17.106%。
而就在張征宇入主后,在2010年7月,多年未得到批復的漢能金沙江中游金安橋水電站建設項目獲發改委核準。漢能也成為唯一一個獲準在金沙江水電開發中獲得一杯羹的民營企業。
2011年6月,漢能股權再一次發生變更,變更后,肇慶市粵電機電設備有限公司持股40%,廣東東江電力開發有限公司和北京華勤高科貿易有限公司各持股30%。
也是在2009年9月,恒基偉業與北京中聯科偉達(下稱中聯科偉達)共同投資的桂林尚科光伏技術有限責任公司一期竣工投產,該項目總投資額25億元,一期產能為300MW。中聯科偉達是吉陽控股的子公司,其產品幾乎全部用于吉陽在各處的基地。
2009年10月,一個名為吉陽恒基的光伏基地開工,計劃投資16億元,建設800MW晶體硅太陽能電池和400MWCIGS太陽能薄膜電池的光伏基地,投資方除了吉陽和恒基外還包括順福達科技電子(惠州)有限公司。
而多位業內分析師告訴記者,就和張征宇最終離開了漢能一樣,恒基偉業與吉陽目前已經分道揚鑣。有人說是由于投資過程中的分配不均導致,也有人說是由于吉陽要準備上市所致,其中的具體原因不得而知。
與此同時,2009年到2011年,恒基偉業也沒有停止它在全國各地建立光伏基地的腳步,據不完全統計,這期間,恒基偉業在吉林磐石、桂林、湖北儀征、重慶涪陵、張家港、成都、江蘇海安、河南寶豐、河北曹妃甸、獨山經濟開發區、大慶都成立了光伏基地,并有項目投產。
特殊的商業模式
恒基偉業的商業模式,被許多業內人士稱之為“基地”模式。即在各地與地方政府簽署建立新能源基地的協議,換取土地和初始的建廠補貼,還可以通過抵押土地、廠房和設備獲得銀行貸款。
有媒體曾經報道,截至2011年,恒基偉業簽訂意向書、已開工建設及竣工投產的項目就已經多達11個,項目總投資額超過370億元。如果順利投產后,恒基偉業系的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總產能將達到了8.3GW。而當年,無錫尚德的年產量也只有1.5GW。
一位業內分析師稱,雖然恒基偉業所宣布的產能在全國穩居第一,但是其出貨量從來沒有進入過全國前20。
他還透露,雖然從商業模式上看,吉陽、漢能和恒基偉業同屬于一種,即基地擴張模式。但相比之下,三家公司的投資重點還是略有差別。
而談到資金來源,多位業內分析師認為,主要還是依賴銀行貸款。
對于在這個關鍵時刻出手營救賽維的舉動,一位業內企業高管告訴記者,恒基此前向賽維提供了大量電池片和設備,這使得恒基深受賽維拖累。但奇怪的是恒基沒有選擇債轉股,而是成立合資公司來收購賽維股權。
另外,也有業內分析師認為,目前恒基以這個價格收購賽維股權,只是看好賽維未來的發展和對新能源產業未來的信心,總的來說,至少表面看來這個生意還是不錯,不僅只花費了1000多萬美金的代價,還有3名董事進駐賽維,也不能排除恒基獲得政府某種許諾的可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