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產經 > 茅臺注冊國酒商標遭質疑 > 正文
茅臺“國酒”之路可謂荊棘叢生。自7月20日茅臺申請“國酒”商標初審通過,到10月20日異議申請提交截止,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共收到來自業界和自然人的數十份異議書。
業內人士表示,根據相關流程,初步裁定結果最快也要一年半之后才能出爐,公示期結束對于“國酒之爭”,僅僅是個開始。但無論最后結果如何,“國酒茅臺”在爭議中又一次賺足了眼球。
“國酒茅臺”挑動同行神經
自2001年至2010年的十年間,貴州茅臺曾9次提出“國酒茅臺”的商標注冊申請,但前8次均被駁回。最近一次申請是在2010年6月9日,最終于2012年7月20日通過初審。根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的公告,如果在7月20日至10月20日公示期內并無異議,茅臺將正式加冕“國酒”。
然而,“國酒”商標通過初審迅速挑動了同行業神經。以山西汾酒、洛陽杜康、五糧液為代表的多家酒企加入“反對陣營”,質疑茅臺的國酒資格。
8月6日,洛陽杜康遞交異議申請書,從歷史文化底蘊、市場占有率、行業發展等方面,對茅臺申請“國酒”商標表示強烈反對。
同日,山西汾酒集團也提出異議,圍繞著茅臺是否應申請“國酒”商標旁征博引,提出各種理由予以質疑。
五糧液集團董事長唐橋也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酒類博覽會高峰論壇上公開提出質疑。
各界熱議茅臺“國酒”資格
在白酒行業的質疑聲中,社會各界對茅臺加冕“國酒”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
廣東省酒類行業協會秘書長彭洪表示,“國酒”二字是一種巨大的隱性資源,代表著行業領頭羊的地位和社會對其品質、企業文化的高度認可。披上“國酒”的“黃馬褂”,企業能在市場上獲得更廣泛的關注和認可。“酒企打出‘國’字牌,無非是看中了國字號背后巨大的壟斷性、排他性利益蛋糕。”
對于茅臺的“國酒”資格,知名白酒營銷專家鐵犁指出,從目前白酒流通的香型產銷量來看,“濃香型”產銷量占所有香型之首,而茅臺是以“醬香型”為代表。從白酒行業的發展史來看,五糧液、汾酒、瀘州老窖、酒鬼酒等企業都有深厚的歷史底蘊,都先于茅臺為公眾所熟知。
一些業內人士表示,茅臺價格那么高,90%以上的中國人都沒喝過,國人“喝不起”,又如何稱之為“國酒”?
在幾乎一邊倒的異議中,也有部分支持的聲音。有一種聲音認為,茅臺歷史悠久,幾十年前就作為國宴接待之用,而中國也確實需要一款奢侈品酒與世界名酒媲美競爭。茅臺若當不得“國酒”,誰又當得?
此外,還有些業內人士對茅臺此舉可能引發的“國”字號商標申請熱表示擔憂。廣東省酒類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李唐認為,如果“國酒”商標真給了茅臺,會造成社會資源分配不公。此舉無異于鼓勵企業投機,眾多品牌可能會加入申請“國奶”“國茶”“國衣”等“國”字號商標的隊伍中。
漫長“轉正”路疑云密布
由于異議眾多,10月20日,茅臺并未等來確切的結果。知情人士介紹,初審公示期結束后,商標局會根據相關流程給茅臺寄送答辯通知書和異議材料等相關文件,初步裁定結果最快也要一年半左右才能出爐,而最終塵埃落定可能需要長達4到5年的時間。
事實上,業內專家對于“國酒茅臺”的“轉正”結果并不看好。彭洪說,申請“國酒”是茅臺獨占公共資源的表現,對其他酒企有失公允。異議期內又收到多方反對,最后能否順利注冊,現在仍不明朗。
鐵犁指出,公示期截止當天不會出結果,商標局隨后要針對異議書進行綜合考慮,然后再給出是否通過的判決。
有專家表示,無論最后“國酒茅臺”能否“轉正”,在眾多的爭議和關注中,茅臺已經成功地實現了一次品牌營銷。
李唐說,這個申請遭受爭議是板上釘釘的事,但能不能拿到這個商標對茅臺來講都不重要,茅臺提出“國酒”商標申請本身就不失為一次高明的宣傳營銷。 (新華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