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企業無論數量和質量都上了一個臺階。如今全球化投資規模快速增長,制造業投資增長領先趨勢明顯,海外并購尤其是以技術與品牌為目標的并購活躍,民營企業快速登上世界經濟舞臺是這一時期中國企業發展的主要標志”
三一集團日前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就備受關注的三一集團起訴美國總統奧巴馬和在美投資委員會(CFIUS)給予解釋和回應。
盡管勝訴比較困難,但分析人士認為,近來受經濟和政治雙重因素影響,我國企業涉外法律糾紛案件有所增加,對于部分無端指責,企業不可采取息事寧人的態度,應以一個國際化企業的態度積極應訴。同時,中國企業也應該適應走出去的陣痛,積極積累全球化的“軟實力”。
一場維護企業尊嚴的訴訟
10月1日,三一集團在美關聯公司羅爾斯公司向美國哥倫比亞特區聯邦地方分區法院遞交訴狀,將奧巴馬和CFIUS共同告上法庭。
早在今年3月,羅爾斯公司收購了位于美國俄勒岡州的4個風電場項目。此后,CFIUS以涉嫌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為由,要求羅爾斯公司立即停工,且在所有設備移除完畢前禁止轉讓。9月28日,奧巴馬簽發總統令,要求中止該風電場的項目。
三一集團認為,由于羅爾斯公司控制人為中國公民,奧巴馬和CFIUS對羅爾斯公司的風電場項目做出選擇性執法,侵犯了羅爾斯公司享有的平等保護的憲法權利。
近段時間以來,美國以所謂“國家安全”為由頻頻阻撓中國企業進入美國市場。就在11天前,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發表調查報告,稱中國企業華為和中興在美的經營、投資活動構成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威脅,警告所有美國公司不要與這兩家公司做生意。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副教授馮鵬程認為,對于企業來說,學習了解國際投資方面的規則,并利用這些規則服務企業未來的發展很有必要。即使這次失敗了,但是對于三一來說,在國際舞臺上表明自己的觀點,也是一個很好的公關機會。
正略鈞策管理咨詢高級顧問孫開友表示,對于一些目的不純的訴訟絕對不能息事寧人,這樣會有更多針對中國企業的訴訟出現。如果能夠獲取勝利,不僅有助于提高我們企業應對訴訟的能力,還有助于爭取類似訴訟的勝利。
中企在經濟全球化中越顯重要
美國頻頻阻撓中國企業進入美國市場,原因在于經濟、政治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羅蘭貝格管理咨詢公司全球高級合伙人丁杰表示,美國經濟低迷、疊加美國大選的政治因素,促進制造業回流成為美國政府近期的主要訴求,而且貿易保護主義也有所抬頭。
孫開友表示,也有少數中國企業的競爭對手通過游說議員以達到阻礙中國企業進入美國的目的。
而更深層的原因,則在于中國企業在經濟全球化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
中國企業日益強大的科技實力是美國最為擔憂的。以華為、中興受調查為例,兩家公司早在21世紀初就已在美國設立子公司,在十多年后的今天才受到“國家安全”調查。光大證券行業分析師周勵謙認為,通信產業鏈的全球化趨勢和中國通信設備商國際地位的日益提升加大了美國對通信行業安全性的擔憂。
丁杰表示,近年來中國企業無論數量和質量都上了一個臺階。如今全球化投資規模快速增長,制造業投資增長領先趨勢明顯,海外并購尤其是以技術與品牌為目標的并購活躍,民營企業快速登上世界經濟舞臺是這一時期中國企業發展的主要標志。
外方應接受中國企業的強大
專家認為,中國企業影響力日益強大已是不爭的事實,中外雙方都需要接受這一事實,并且順應這一趨勢。
“中國企業全球化過程中出現摩擦不可避免,國外政府和企業對中國企業迅速發展起來需要一個適應過程。這個過程對他們來說可能會很痛苦,會很漫長。他們會抵制,但最終會接受中國企業崛起的事實,而選擇和中國企業合作。”孫開友說。
2011年美的電器成功收購了位于巴西的開利拉美空調業務公司51%權益,掌握了對該公司的控制權。美的制冷家電集團副總裁、海外戰略部總監顧炎民表示,隨著中國自主品牌影響力的逐步增強,不僅中國產品在海外消費者中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中國企業在海外并購時也正逐步被國外企業所接受,并受到歡迎。
而對于中國企業來說,既需要正面成長中的陣痛,也需要積極積累全球化“軟實力”。為改變以往走出去單純獲取資源和市場的思維,丁杰建議企業應將實現產業鏈整合、競爭能力互補與資源共享共同作為海外并購的核心價值創造模式與目標,積極實現與當地政府、員工和消費者的雙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