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
白酒“勾兌門”續演多空大戰 殃及經銷商
古井貢(000596.SZ)曾對媒體回應稱,古井貢酒及年份原漿系列均按照古井貢酒傳統工藝純糧固態發酵生產,均未添加食用酒精等任何外來發酵物質;為了滿足消費者的不同消費需求,公司部分低端產品采用固液法生產。古井貢稱:“兩種方式均完全符合國家標準。”
行業人士分析,古井貢試圖將戰火引至銷售和利潤貢獻均較低的低端產品:“固液法生產即為大眾意義上的食用酒精勾兌。”
然而,古井貢“勾兌”風波還是將戰火從資本市場擴大至渠道市場,一位中低端白酒銷售總監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勾兌”風波發生近一個月以來,來自經銷商的要貨量明顯萎縮。
多空對峙
“勾兌門”事件打擊的是近年來盲目擴產的白酒企業,對于川酒和貴酒等傳統產酒大省來說,則是趁勢擠占市場的一次好機會。
追問“勾兌門”事件,大多數行業人士認為古井貢的半年報捅了“馬蜂窩”。古井貢半年報顯示,古井貢酒各檔次系列酒中,低檔酒營業收入約為4491萬元,占總收入比重為2%,中端酒和高端酒收入占比分別是38.13%和56.3%;營業成本方面,低檔酒約為2908萬元。
古井貢酒承認“采購食用酒精4551萬元的關聯交易”屬實,但高爐家酒董事長林勁峰質疑,古井貢酒生產低檔酒僅需1000萬左右食用酒精,剩余的3000余萬食用酒精去向成疑?
事實上,古井貢酒已是今年第三家身陷“勾兌”旋渦的白酒企業。此前,郎酒和洋河,均被媒體質疑實際產量低于實際銷售量,存在對外收購散裝酒勾兌自有產品的可能。
“對整個白酒行業來說,古井貢酒自曝‘勾兌’事件無疑是給了市場一次做空的機會。”國金證券的一位食品業分析師告訴記者,不僅古井貢在股市上走出了一波7連陰的行情,低端酒產品占比較高的幾家三線酒企也遭遇了一波拋售,低端白酒上市企業板塊到9月初已跌逾20%,僅靠茅臺公布的提價消息勉強走出了一日飄紅的行情。
“古井貢的此番遭遇讓人想起了上世紀90年代的秦池,當時這種食用酒精勾兌白酒的標準化工業模式造成了白酒行業多年的委靡。”知名白酒行業專家魏志宏表示,盡管國家允許白酒生產使用食用酒精,但添加食用酒精勾兌與純糧釀造酒成本懸殊至少在2倍以上,一旦食用酒精勾兌白酒的潛規則公之于眾,將對大多數白酒廠家,特別是中低端酒的產品和品牌升級造成極大的阻力。
在白酒專家鐵犁看來,幾十塊錢的白酒使用食用酒精勾兌的可能性極大,古井貢酒事件將會對整個白酒行業的誠信問題提出一次嚴峻的考驗。“去年全國的白酒產量在550萬噸左右,而純糧發酵的白酒可能在200萬噸左右,肯定不會超過一半。”鐵犁認為。
但在白酒行業人士趙鵬看來,“勾兌門”事件打擊的是近年來盲目擴產的白酒企業,而對于川酒和貴酒等傳統產酒大省來說,這是趁勢擠占市場的一次好機會。“因為川、貴兩地的品牌酒企大多采取純糧固態發酵生產,而且基酒資源豐富,使用食用酒精勾兌概率較低。”
四川一位基酒生產商負責人告訴記者,古井貢酒“勾兌”事件曝光以來,其生產的基酒訂貨量同比上漲了10%左右,“這對于采取純糧發酵的企業來說是個機會”。
經銷商徘徊
經銷商為了逐利,投入了大部分身家進貨、建渠道,一場秦池風波就讓上百家經銷商血本無歸,而古井貢的事件也可能同樣讓部分經銷商做出轉變。
盡管部分行業專家認為,經歷過秦池事件的洗禮之后,白酒行業有能力度過古井貢“勾兌門”的影響,并轉危為機,但整個行業無疑還是陷入了一次嚴峻的考驗。
重慶一位中端白酒經銷商李松告訴記者,8月份本是經銷商備貨的傳統旺季,而“勾兌門”的發生無疑讓很多經銷商不敢過多備貨,“我們正在做此次事件對市場的真實影響統計,一旦發現中低端酒銷售下滑嚴重,將會做出適時調整。”
與李松一樣身處猶豫徘徊的還有成都一家做高端酒團購的負責人。他表示,“原本八九月是銷售旺季,公司也簽下了不少銷售訂單,而現在一些客戶紛紛要求提供非勾兌酒的證明,這讓經銷商感到極為難堪。”
“雖然大多數經銷商都明白白酒行業存在的勾兌潛規則,但是這種潛規則一旦被揭開后最受傷的還是經銷商群體。”李松表示,經銷商為了逐利,往往在酒廠的忽悠下,投入了大部分身家進貨、建渠道,一場秦池風波就讓上百家經銷商血本無歸,而古井貢的事件也可能同樣讓部分經銷商做出轉變。
“‘勾兌門’事件也讓更多的經銷商驚醒。”趙鵬表示,近幾年白酒的瘋狂增長已經讓部分經銷商失去了理智,他曾經接觸到部分經銷商為了取得經銷資格甚至不顧中原、新疆一些酒廠根本就沒有生產廠房,沒有純糧發酵的釀造技術紛紛打款進貨的瘋狂。而勾兌事件的發生正好給了這些經銷商一次冷靜的機會。
中國經營報微博:http://weibo.com/chinabusinessjournal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