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產經 > 茅臺注冊國酒商標遭質疑 > 正文
本報記者 潘潔
貴州茅臺申“國”之路走得并不順暢。按照國家工商總局的公告,10月20日前,若無人提出異議或者異議無效,“國酒茅臺”商標就能獲得核準,而茅臺多年非官方的國酒身份也將得到轉正。
不過,記者昨日獲悉,在離公示期大限還剩4天之際,茅臺酒卻多次被曝出質量不合格,這無疑成了茅臺注冊國酒商標的“絆腳石”。
根據相關媒體的報道,茅臺產品4年3次檢測不合格,而最近一次則是由南京工商局在食品抽檢中發現集團生產的高級干紅葡萄酒存在商標不規范問題。據悉,南京工商局在食品質量抽檢中,共抽檢了37批次葡萄酒,其中23批次被判為“不合格”,其中就包括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昌黎葡萄酒業生產的茅臺高級干紅葡萄酒。另外,記者獲悉,從2008年至今,4年的時間內茅臺被抽檢出的不合格產品包括茅臺特制酒、迎賓酒等,被質監部門認定質量不合格。
茅臺酒遭遇的麻煩還不止這些。此前,酒企、個人及單位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遞交異議書多達20多份。另外,多省市律師自發組織的反對茅臺注冊國酒商標的律師公益訴訟活動也在繼續。
茅臺酒之路走得如此艱難,在北京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法律系教授王世海看來,主要原因在于但凡中國高端白酒打上“國”字旗號后,身價就大不相同。而白酒打“國”字號招牌做宣傳只是一種營銷手段,在消費者印象中,這類產品往往能與高品質、權威性畫等號,也就導致白酒企業紛紛盯上“國”字招牌,搶占先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