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濟南9月19日訊(記者 崔濱) 在19日的商務部例行發布會上,發言人沈丹陽著重提出了歐盟以及印度對我國光伏產業的制裁。而就在商務部赴歐洲磋商的同時,國內光伏巨頭無錫尚德與江西賽維,已被迫以裁員、賣地等方式止損;出口同樣受阻的山東光伏企業,則把目光轉向了國內市場。
18日,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宣布,基于美國雙反和歐盟反傾銷調查對中國光伏出口的影響,公司決定暫停在無錫地區部分電池工廠的生產。在這次關閉部分產能后,尚德電力有1500余名工人面臨轉崗分流,該公司CEO金緯稱,暫停部分工廠的生產主要是為了降低生產成本、改善現金流。
與尚德一樣,另一光伏巨頭江西賽維今年也已裁員5500余名,占全部員工的22%,而且還于17日宣布已向所在地新余市政府轉讓了部分房產和土地使用權,籌集資金。同時,天合光能等光伏企業也頻傳裁員消息。
眼下,在美國對我國光伏組件征收高額懲罰性關稅后,歐盟又對我國光伏企業展開雙反調查,再加上印度傳出的即將對我國光伏出口產品啟動雙反調查,90%產品出口的我國光伏產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
如今,江西賽維二季度已虧損2.2億美元,陷入破產邊緣;而尚德二季度財報顯示公司現金流僅為500萬美元,即將到期的債務卻有5.75億美元。目前國內光伏行業的利潤率已經從2007年的139%下滑到20%左右。在全國500多家光伏企業中,1/3的中小企業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狀態。
面對日益惡化的產業市場,光伏大省山東,則開始“出口轉內銷”的轉變。13日,力諾光伏在山東啟動屋頂電站工程,意圖消化光伏產能減少對外部出口市場的依賴。東營、濰坊等地的光伏企業,也紛紛投標國內的光伏電站建設項目。
對于眼下光伏產業面臨的層出不窮的貿易制裁,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石定寰指出,出口受阻和產能過剩,將導致一些光伏企業可能未見盈利就要草草收場,預計未來兩三年內被踢出局的光伏企業將超過30%。
|
|
|